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 ,要保持经济平衡发展 ,主要依靠扩大内需 ,而扩大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程度。但农村市场的开拓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如农民消费观念落后 ,产品不适应农村需求 ,收入预期不定 ,农民收入水平低且不平衡等。要开拓农村市场 ,需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农民的收入 ,减轻农民的负担 ,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等  相似文献   

2.
开拓农村市场 扩大市场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我国将启动农村市场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措施之一。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的关键,农村市场的开拓不仅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开拓农村市场势在必行众所周知,去年我国新一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已经得到落实,下半年,中央又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提出1999年农村的四大重要任务是改革农村电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开展大江河治理。这表明中央和各级政府将更多地加大对农村电力、水利、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建设的投资,以…  相似文献   

3.
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国内需求的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在当前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的情况下,如何启动国内市场,特别是开拓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并使之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开拓农村市场,必须顺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一、农民收入不足和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应大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快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98年的2150元,翻了将近4番。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波动增长的阶段特征:1.高速增长的“六五”时期。1978—1984年间,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农民实际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6.5%。2.步入调整的“七五”时期。1985—1988年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4.9%;1989-1991年间,农民收入趋于徘徊减缓,年均增长率为1.9%。3.新一轮加速增长时期。1992—1997年间,农…  相似文献   

5.
农村市场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佳、商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村消费环境差等原因,致使农村市场难以启动。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力,改善商品供给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切实启动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6.
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 ,开拓农村市场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紧迫课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应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练 《天府新论》2002,(4):46-49
农村商业寿险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在当前的农村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 ,农村居民风险保障需求的迫切程度不仅不亚于城市 ,在某些方面 ,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城市 ,这是大规模拓展农村商业寿险市场最大的障碍。开拓农村寿险市场 ,要争取国家对农村寿险政策扶持 ,加强农村寿险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在农村服务所推行个人代理营销机制 ,改变原有农村业务单一的经营模式 ;营销展业要有农村特色  相似文献   

8.
市场需求约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开拓农村市场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开拓农村市场必须以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为前提,如果...  相似文献   

10.
谭云霞 《学术论坛》2001,(Z1):24-26
一、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开发 1.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我国农村居住着占全国70%左右的人口,但消费品购买额却只占40%左右.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只拥有电冰箱8.4台、彩电27.3台、洗衣机21.8台、摩托车10.8辆,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不到20%.我国农村有2.3亿个家庭,工业消费品的普及率在农村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二百多万台件的需要量.据推算,如果农村家庭的家电普及率达到1997年城市的水平,则农民需要彩电1.68亿台、冰箱1.8亿台、洗衣机1.7亿台,全国彩电的生产能力就能在1995年的基础上扩大9倍、冰箱能扩大13倍、洗衣机能扩大15倍.可见,农村工业品的市场容量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扩大内需、降低成本等消费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 ,剖析了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以农村市场为消费热点 ,并阐明了原因。另外 ,就如何启动农村市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村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机制的交换、信号、传导、实现和调整等功能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无法适应扩大内需的要求。因此,开拓农村市场势在必行。一、农村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低。早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由于受传统经济模式影响,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形式仍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还很强,换句话说,我国农民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市场,至多只能算是在市场经济的路口徘徊。其表现是:(1)农民没有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技术市场正在蓬勃兴起。它作为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联结的纽带和桥梁,在加速科学技术商品化、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真研究和把握农村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探索相应的对策,使之完善,对农村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市场向农村扩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市场是发达商品经济的产物,也是社会化生产力向纵深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技术成果是否采取商品的形式,要不要建立技术市场,曾经是多年没有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乃至成为一个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实践和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几个决  相似文献   

14.
经过 2 0年的改革开放 ,新疆的市场已由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向过剩的买方市场转变 ,彻底扭转了长期经济发展缓慢 ,商品匮乏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局面。在看到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 ,目前新疆的买方市场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即忽视了近1 1 30万人的农村市场 ,因此 ,扩大国内需求 ,开拓农村市场已成为新疆工商企业开展营销的新课题。一、新疆农村市场的现状分析1 .农民购买力增强 ,但消费水平总体不高。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深化和完善 ,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 ,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 980年的 2 0 1元 ,…  相似文献   

15.
在现阶段 ,开拓农村市场不仅具有必要性 ,而且也有可能性。为此 ,国有商业必须要以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 ,加大工商联手力度 ,发挥新型营销方式作用 ,坚持行之有效的促销办法 ,以努力开拓农村市场 ,为提高农民的收入服务 ,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农村消费市场的主体,他们的消费需求对我国市场商品消费量的大小、商品的消费结构和商品生产经营的效益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外需不旺、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研究和探讨如何开拓农村市场进面拉动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市场为什么启而去、拓而不广?这是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购买积极性和主动性角度,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村市场顺利开拓的三个主观原因,进而论述了开展农村消费者教育对有效开拓当前农村市场的作用;并对农村消费者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现阶段开展农村消费者教育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市场的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村能源、交通、农田水利、邮电通讯。住宅环境以及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类生产和生活设施,它们不仅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和制约性的基础作用,并且它的建设对于农村这个广阔而潜在的市场的开发意义巨大。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充足的能源,能够保障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高效运转;便捷的通讯,能够加快农村信息的交流;通顺的运输,能够带动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流通;良好的水利灌溉,能够获得农业的稳定。高产;美化的园林住宅、先进的医疗卫生…  相似文献   

19.
20.
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端正认识,走出开拓农村市场的误区;其次要认清开拓农村市场的必要性,从而找到有效途径,加速农村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