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务必",本文在深入探究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西柏坡精神的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之一。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以敢于创新、艰苦奋斗、团结人民群众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这三种品质正是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最需要的品质。因此,以西柏坡精神为指导在河北省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是符合时代趋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孙大为 《职业时空》2012,(4):175-176
西柏坡精神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探索成果。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面对建设新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先进文化的政治诉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西柏坡期间,党中央毛泽东进行了许多重大活动,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西柏坡精神。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柏坡精神对提高执政党建设水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佳虹 《公关世界》2022,(16):138-140
高校大学生是担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各个高校开展红色教育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担当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而高校不仅要大力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更要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深入开展红色教育,让我国红色教育深入人心,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以及伟大精神激励青年学子们学习红色文化、领悟思想、争做实事、展开新局。  相似文献   

6.
让创新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现代交际》2010,(11):168-168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也需要教育的创新,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谈一下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刘进球 《职业》2011,(36):32-33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教育与创业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始终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砥砺前行。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爱国精神随着时代发展赋予了时代特点和精神升华。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提升高校育人工作质量的内在需求;是凝聚青年奋斗力量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需求。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创新教育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把教育教学各阶段学生的调查研究与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以英语为例,研究目前我国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时代,个人最重要的资本是知识和经验.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变迁加快,对人们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由于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两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正在努力克服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将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0,(20):F0002-F0002
8月24日下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指示,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和自治区文化斤、体育局联合主办,内蒙古党委老干部局等部门协办的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精神·内蒙古革命斗争史巡回展开幕式在内蒙古展览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杜光辉 《职业》2011,(14):82-82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爱国主义从来就是永不褪色的旗帜,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爱国主义从来就有着无限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撑力。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政治课又是主要的教育课程,所以应当充分利用政治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创新的时代,它的本质要求是创造,它需要创新的知识以及创新的人才.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高层次,更成为了21世纪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以及创造性思维几个方面阐述创新教育在职校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礼仪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钟贝  何临春 《现代交际》2010,(10):220-222
大学生历史教育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大学生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具有相同的中华文明的根基;大学生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具有相似的导向、凝聚和激励的功能;大学生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都以培养相趋同的思维方式方法为落脚点。在实施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也同时进行着民族精神历史、民族精神功能和民族精神意识的教育实践,简而言之,大学生历史教育具有民族精神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数字经济"时代的主题,网络信息平台正把教育教学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教育受体不但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7.
如今,西柏坡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有的精神家园,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八方蔓延,愈发繁华。我们欣喜地看到,西柏坡精神已穿越时空,昂然屹立在东方之巅。《西柏坡之恋——张志平诗词暨名家书法精品集(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正是通过作者饱含真情的诗词,以书法为主,以篆刻、图片为辅,把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世人捧出了一部内涵丰厚、意韵深远的西柏坡巨著(重达十斤)。  相似文献   

18.
"西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西迁精神"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完善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将"西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注重"西迁精神"弘扬的实践路径,将其与校园文化和新媒体平台相结合,进一步弘扬和继承"西迁精神",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责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是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不变的前提下的一种质变。在转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的特点,在教育目标上实现由传统的政治精英教育转型为现代公民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统筹兼顾各部分内容,构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载体上要由静态的一元化结构转型为动态的多元化结构,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时代都需要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了解时代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含义,认清这个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发掘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应采取的积极策略,努力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