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英 《现代妇女》2014,(5):208-209
数学作为高职学院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与许多技术专业课的学习有重要关系。然而,数学教学现状存在学科设置不当,学生基础较差,教育方法落后等问题,本文将从调整学科设置,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教学方法三个主要途径对高职学院的数学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教育模式,它和普通的高等教育有所不同,教学的方向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综合素养,使他们能 够和工作之间建立桥梁。而数学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 响大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都极为单一,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极为不利。因此,教育部门提出了对高职数学 教学进行改革的思考。咱们先阐述了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然后又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普及运动进行得十分迅速,高职学院的招生数量也增加了很多。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信息化水平和技术不断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高职学校的教育中。教师通过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良好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科目的学习,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数学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在学院设备要求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对基于微课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建构自然科学的根本。高职数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提高高职数学的教育质量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需要,也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提高高职数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有两条: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就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的意义,如何在高职数学课堂实施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以及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学作为我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高职开展数学教学的重点并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点与技能 , 重点是让学生能 够把已学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从而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的 方式还是理念都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会受到限制。而在科技不断发展下信息技术融入高职数学 教育以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才能进一步进行优化,这已然成为教育工作者所要重视的任务。本文从 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数学微课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下数学教育生活化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并对计算机 辅助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万香芝  于莹 《职业时空》2009,5(3):50-50
高职数学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围绕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开展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面的改革,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组织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对高职数学教学乃至高职教育都产生了巨大影口向.如何跳出数学建模活动本身,在更高层面来思考高职院校组织数学建模活动,也是值得探究的.高职教育的学制一般为"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校外顶岗实习1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简述了数学建模的含义与现状,着重阐述了数学建模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要在今后的建模实践过程中找到适用于高职院校所有学生的数学建模活动。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数学教学要实现由学科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变,应结合专业需求、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体现“必需够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发展,各个高校也开始把学习的教学理念改为素质教育。高职数学对学生智力和思想扩散发展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所以,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成为各个高职院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怎么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高职数学教师都应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现今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来提出一些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鹤 《职业时空》2008,4(5):86-86
数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数学素质成为影响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反映高职特色,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职数学教育,以适应培养技术应用型高职人才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数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对数学文化以及数学文化观下的高职数学教育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里,学校教育的理念也更加与时代发展的趋势接轨,现代化的新型教育理念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高职数学教学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今,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信息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职数学教学也要转变教学模式,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到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文本基于高职数学教学的实践发展趋势,分析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是国家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就是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来的.2006年,教育部发布16号文件,明确指出把高职教育当成一种类型的教育,今后的高职教育不仅有专科还有本科.因此,近年来高职对口升学不断升温,而数学是升学必考的科目.通过近几年对高职生的教学,笔者认为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牢固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呢?可以从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4.
皋古之 《职业》2013,(30):87-87
本文提出高职数学习题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设想,旨在通过习题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探索高职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范萍 《职业》2020,(12):80-81
随着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成为专家学者及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高职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提出了以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提供具有理论与实践性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呈增长态势,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学核心素养,正是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化和细化要求的体现。深度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有:注重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形成"量化精准"意识,提高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加强数学与专业的融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高等数学考核模式,发展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通过数学文化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展开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数学文化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史素养,通过数学文化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美素养,通过数学文化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语言素养等。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想是数学文化的精髓,是数学的灵魂。它对高职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开拓思维和提高想象力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分析了在我国的高职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力不够的原因,提出加强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索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有别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那么,高职数学教学如何才能更好的服从于、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如何充分体现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高职数学教学的教学目的:一是使高职学生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数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运算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及数形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应用能力;二是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必需、够用的工具,使他们具有学习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计算能力;三是联系实际,把数学中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与工程、经济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还应积极探索实现这个目的标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20.
金倩 《职业》2014,(3):130-130
本文讨论了建设高职类高考数学习题库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内高职类数学教学的现状,从教学资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些综合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高职类高考数学习题资源库建设的做法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