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雪燕 《现代交际》2010,(7):124-125
女性主义、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把性别研究的视角引入了翻译,然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烈主张凸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做法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些偏激。"双性同体"的提出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指明了方向,引导女性主义翻译健康发展,也为整个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指导着翻译实践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翻译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构建出了翻译活动中多个认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为翻译的主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选取《远大前程》的两个译本作对比,通过具体的语言层面的分析,揭示在翻译过程中作者与译者,以及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表明翻译过程是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过程,每个主体都不容忽视,且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古典文学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赖于作品翻译的水准,更离不开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受众意识。对翻译者而言,如实翻译作品仅仅完成了初级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受众意识,则将原作带到全世界面前,是文学典籍翻译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交流,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作为翻译主体,"求实"与"生动"两者相结合成为不可相悖的翻译要求,这是进行翻译活动的主要目的。结合实践中的翻译要求,致力于发扬翻译者的积极性,对于翻译作品的优质与否产生重要作用,并且由此为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引导目标,在知识的掌握期强化意识,就会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翻译事业及研究的繁荣昌盛,翻译主体这个群体对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非被动、机械地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者实际上处于能动地位,在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作者—译者—读者的三元关系出发,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的二重性,并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再创造,以传神再现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7.
语言意识充分表现出了民族思维与表现手段的差异性,可以说是民族思维呈现的核心与精华。本研究从俄语语言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并对语言意识在俄语翻译方面的关系为分析,探究其重要性。翻译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俄语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在俄语方面具有十分优秀的基本功。最后,需要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形成语言意识能力。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未来俄语翻译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翻译在进行语言转换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以及所包含的意识态度,对文化的交流和相互接受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汉法互译的具体情况,阐述翻译对文化交流的影响,不仅是对理论的检验和总结,也有助于启示建立与时俱进的翻译模式,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使命。  相似文献   

9.
于君 《现代交际》2010,(11):48-48
本文浅析了关于导游词在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词语翻译的语境差异,词汇本义与引申的差异,成语阐译的差异等,反映了导游词翻译过程中的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差异,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问题。准确如实地翻译人文或自然景观情况,更好地使外国游客在观光过程中领略中国独特的旅游风光和魅力。  相似文献   

10.
甘婷 《现代交际》2015,(4):60-61
模糊性是反映现实世界中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的模糊性一定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因此,翻译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人的认知的不同,模糊语言的翻译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而反之,不同的审美价值对模糊语言翻译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不同的美学价值来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来提高模糊语言的翻译水平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从中国古代文人的编辑活动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范式确立、经典确立、搜集整理、文化积累、精选普及、整理评点、应需编创等七种类型的编辑活动的分析,发现中国悠久的编辑文化传统中所存在的对编辑的主体意识的高扬,由此对当前业内一些同行将编辑职业意识定位于为他人作嫁衣裳进行质疑,提出应强调编辑的文化主体意识,并从编辑的文化使命、编辑在整个编辑活动中的主动性以及编辑的过程意识等方面对编辑的主体意识的内涵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尤其在中国典籍文化翻译中,译者更要充分发挥主体性。许渊冲先生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雨霖铃》为例,从译者的翻译目的、美学观和文化观三方面,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朱生豪翻译的莎剧在中国莎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将结合译者主体性,从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对整个翻译操作过程和译文质量的影响,提出可以把翻译看作是在忠实传达原作、克制自我的前提下译者发挥主体性、张扬自我的过程。以更好的领略朱译莎剧的独到魅力,为译者适度发挥主体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重点关注语用翻译过程中多元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类似多元互动给翻译教学实践的启示和教学模式的再构建。尝试重构以培养交互文化意识为导向的语用翻译教学模式,提升外语学习者交互文化调解能力,以实现语用翻译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翻译是一门独立学科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翻译的种种理论探讨也得到了不断深化。在众多的理论探讨中,译者的身份及地位的论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人们对译者主体性也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讨,尤其着重探讨译者在目的论视角下其主体意识的体现。本文拟借助德国学者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来阐释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娱乐亚文化的实质是后现代的消费文化,以“解构”传统和权威为目标。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反映了青少年崇尚公平、重视参与的行动取向,凸显了当代青少年强烈的主体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困惑与迷茫。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更加感兴趣,交流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翻译研究为各国的交流提供了契机,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文化历史等信息的传播。而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则越来越重要。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深度贫困地区主体意识存在培育意识淡薄、培育资源供给不足、培育方式实效性低等问题。培育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包括主体地位意识,主体能力意识,主体价值意识),应该加大转变传统扶贫观念的力度,树立贫困群众主体意识,加大供给资源,政策支持保障创新培育方式,促进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和鼓励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最终达到彻底摆脱贫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丁洁瑶 《现代妇女》2014,(6):286-286
对翻译的主体研究,经过了从译者主体到以原作者、读者、译者的多元主体。主体间性为翻译多元主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阐释学视界融合理论为怎么处理好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理论的研究,认为译者要不断检验、深化自己的视界,走出自己的封闭的视界,站在原作者的历史视界上对译文进行阐释,并最终达到读者、原作者、译者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20.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译者对原著进行再创造。但作为主体的同时,译者同时还担任着"仆人"的角色。看起来这两个角色是相悖的。一些人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戴着镣铐跳舞的过程。即便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译者的主体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译作里抹去。这种主体性可以轻易的在中国古诗英译中找到。而文章正是基于古诗英译展开了对译者主体性的分析,并附上一些例子以作说明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