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在新形势与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而人才被视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全面实施,分析并探索释放三地人才红利的模式与方法,有助于补齐河北经济这一块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促进京津冀整体经济的发展,也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和京津廊实现同城对接的发展构想,对廊坊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廊坊市的自身条件和发展实际,提出了廊坊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新模式和途径,以期为廊坊市解决人才资源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可娜 《城市》2015,(3):10-13
一、京、津、冀三地产业特征与结构差异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从2014年初开始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京、津、冀三地政府、各方专家及社会各界对此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论证,力求突破各方面的局限,在产业发展、大气治理和铁路交通等诸多领域共谋一体化发展大计。京、津、冀三地在优势互补、相融共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北京和天津作为全国两大直辖城市,集聚着众多各类人才,科技优势显著,工业基础雄厚,金融、商贸、交通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河北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环绕京津,空间广阔,为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是京津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三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梯度的落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途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论述了廊坊与京津加强产业对接的主要环节及实现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位于京津之间的廊坊市主导产业选择应把握好的问题主要是:坚持依托京津,服务京津,在京津周边地区中形成最能承接京津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的环境和平台,形成廊坊独有的、京津及周边地区难以抗衡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在区位分工中找到适合廊坊发展的优势产业,做到以我为主、合理分工,平等竞争、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5.
建立我国空间规划机制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兵 《城市》2002,(2):7-11
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在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意义重大。我国在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国家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和科学健全的体系和机制,来综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协调发展和人居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消息,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十二五”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廊坊的城乡规划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不断做出调整。在调整规划中,既要立足京津之廊的区位优势,又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实际;既要有取有舍,又要特色、高效、和谐、环保;既在城市群构建、在产业布局上与京津合理、和谐相融,又在乡村现代化中充分吸收京津工商金融,面向京津定位农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汝涛 《职业》2012,(25):118-120
2002年6月,中央批准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人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和建设的进程加快,人才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人才强国战略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而深化。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北京经济圈已从概念设想进入规划实施阶段。而位于大北京经济圈中心地带的廊坊市,受京津辐射之先,得近海开放之利,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枢纽性城市。打造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加速与京津的对接与融合,高端外语人才是关键。在对廊坊市高端外语人才队伍的现状和供需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廊坊市高端外语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以及实施该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京津产业动脉、 推动天津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动力.近两年,天津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步伐加快,承接模式和机制不断优化.但依然存在承接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化自发承接转化不活跃,科技服务支撑力较弱等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天津应主动超前谋划京津科技研发转化布局,构建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科技成果转化承接新机制,以及多渠道、 多层次、 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体系,同时将外引与共享相结合,用足用活京、 津两地的人才和优质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1.
陈斌 《职业》2022,(22):8-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曾发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讲话,并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杰 《城市》2002,(3):10-13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与京津两市密不可分,多年的实践证明,京津客源市场有利于该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是京津旅游向高层次发展,疏解京津旅游点游人过度拥挤的最直接场地。只有将京津冀北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才能培育世界级旅游品牌,发展都市郊野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把京津冀北地区建成国际商务、国内购物、国内外会议展览、文化体育、都市郊野风光、休闲度假等专项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3.
郁春梅 《职业》2015,(9):4-6
黄帝故都,钢铁迁安,迁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铁矿资源、强大的钢铁产能赢得了"河北首强"的称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加剧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在机械制造自动化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开始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机械制造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人类更多地依靠知识的创新、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进入了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知识的发展关键在科技,科技的发展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上海要直面新常态下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奋力攻坚克难,大胆先行先试,力求在构建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显著进展,为上海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议推进五大改革举措:一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改革,二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开放发展的改革,三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协调发展的改革,四是加快推进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改革,五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共享发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孟祥林 《城市》2015,(1):26-32
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的位置关系与发展定位 (一)承德在京津冀的位置关系 承德是河北省北部的省辖市,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旅游避暑胜地,1998年被列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也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承德(包括张家口)还是京津的生态屏障,在京津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京、津、冀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同样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与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相比,地处渤海湾地区的京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怎样加快包括河北、山东、辽宁、山西和天津、北京六省市环渤海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它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些地区的高层领导、有关  相似文献   

19.
高建凤 《职业时空》2008,4(9):168-168
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新建高师转型院校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积极做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方面的工作,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工作的新突破。要科学制定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和计划,致力于改善人才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学位)结构、专业(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完善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和管理体系,真正使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  相似文献   

20.
创新集聚区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近年来,我国已开展了大量的相关规划建设工作,但对于创新集聚区规划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是指导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领域。理论方法的欠缺不但影响了创新集聚区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而且会对创新发展的速度、质量产生负面作用。本文在概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协同互动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机制,认为创新集聚区规划的本质是通过规划设计促进协同创新关系的培育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关键协同创新关系为基础的创新集聚区规划研究方法,并提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实现路径。研究内容厘清了创新聚集区的本质内涵、关键机制及其主要的规划研究策略,对于创新聚集区的发展研究、规划设计、组织管理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