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占高校录取学生数的大部分。随着高校连续数这个高校大学生中为数不少的群体,在就业中面临着特殊的困境与艰难,其不能就业给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值得关注。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籍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目前就业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生源比例逐渐上升,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风险,承担更多的就业压力。大多数农村籍大学生因出身贫困、社会排挤、户籍歧视等不利因素,进一步挫伤了他们的教育积极性,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更大力度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是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也被整个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掩盖或是一视同仁。在三农问题中7亿多农民是核心,同时他们也是庞大的弱势群体,而农民的子女——农村大学生自然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群中的弱势群体。本文分析了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分析了目前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梳理,分析致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出现障碍的因素,针对障碍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严勇杰 《职业》2022,(11):34-36
在我国就业市场人才供求矛盾不断凸显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出,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高职农村籍学生就业难,既有自身的原因,如第一次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负自卑交织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也与人才市场就业机制不够健全有关。本文从学生思想教育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特定专业订单培养等途径入手,对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为解决高职农村籍大学生充分就业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薄弱,就业指导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网络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从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完善就业指导机构,拓展就业市场,加强创业指导工作力度等方面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基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危机影响依然存在,本文主要从我国现行的就业促进模式出发,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三种成功模式从而最终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依托、大学毕业生群体为基础的三方共担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九丽 《职业》2015,(8):135-136
学生的就业质量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共青团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路,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优势,并提出了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董西明  王松 《职业时空》2005,(18):58-59
就业压力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处于十分复杂和严峻的状态。具体来说,正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三流合一”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首先,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将升至峰值,新生劳动力较“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290万人,2001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万人,2002年达到1400万人。其次,据测算,今后几年中,社会失业人员将持续增加,2001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0万人,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00多万人,两者合计近1200万人。这表明,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将达到2300万人以上。按目前就业框架计算,全国每年实际新增的就业岗位只能达到800万个,年度缺口为1500万  相似文献   

11.
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府应在宏观上迅速提升我国产业价值链在国际中的地位,并在国内努力转变生产方式,创造出更多具有高智能、高技能、高专业技术知识的岗位。大学生除基本能力外.还需培养快捷的角色转换能力,客观的信息挖掘和整理利用能力,健康的求职心理适应能力。因此,大学生要增强对就业的自信,具有敢于竞争的勇气;政府应建立就业指导机构,设置经过国家考核合格的职业就业指导师并规范化运作。  相似文献   

12.
青年失业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现实课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具有多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和高校教育模式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成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就业困难。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和大学毕业生沦为边缘群体事件频发。2012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步入就业市场,未来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是“90后”的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发展问题也就是“90后”的发展问题。因此,要研究“90后”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建立与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就业社会政策和创业教育制度等相关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技工院校毕业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并且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就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各国经济的持续刺激,劳动强度增大与劳动时间延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不稳定性与失业的风险。同时,世界经济复苏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家庭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求职择业过程成为一次社会对大学生劳动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量。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显现的一系列心理特点。提出了对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就业心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敦化市为例,重点阐述了敦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藏族大学生告别了计划分配,了解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于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对于政府的就业政策制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绳发  丁义国 《职业时空》2008,4(2):127-128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就业需求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压力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为了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安康学院紧密围绕着“一个中心(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两个基本点(正确的就业观念、广阔的就业市场)”的目标,实施“走出去”的积极就业方针,“立足省内,面向西部和基层市场,建立稳定的东南沿海就业基地”的大学生就业战略思路,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关于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花 《职业》2008,(14):30-3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就业体系的日趋完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现状,列出目前大学生不愿意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扩招给高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这不是根本的.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十分迫切,说明高职教育毕业生不是过剩,而是高职教育中学生技能教育的欠缺.深入到高职院校,剖析高职教育状况,可以看出以下三种倾向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①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中学科型教育偏向浓重,影响实践能力的培养.②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安排偏重于少数学生的"专升本"上,有碍于大多数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③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本层次办学,院校领导把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最大的追求,影响办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马向阳 《现代交际》2014,(4):226-22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是全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的下降。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是一个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非中国特色。近些年来,韩国、日本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的问题。然而,除了世界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缓慢、集约化生产、总体用工需求降低的原因,也有我国特有的一些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等因素综合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较低的现象。本文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