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中西南部丘陵地区双挂钩项目实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双挂钩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此方式是为了加强乡镇和村庄的规划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通过合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供城市发展,这既能缓解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过程中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又能改善农村宅基地利用率低下、农民人居环境差的现状。尤其是在川中西南部丘陵地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进城打工后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建新 《职业时空》2012,(1):16-17,20
作为培养新型农民主要途径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拓宽新型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文中从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培养新型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基于培养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升农村文化的软实力,让文化成果惠及每个农民,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肯定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价值,发挥各级文化职能部门的作用,用先进文化理念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推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以人为本视域下,探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理应关注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在提升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同时,注入社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因素,才能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所以自80多年前晏阳初及其同仁发起“新乡村建设运动”之后,关于农村发展的讨论和试验就没有停止过。2006年,国家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之后,农村发展问题走出了以讨论和试验为主的“新乡村建设”阶段,而开始迈向更为务实的“新农村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是针对当前农村不断衰败、农民处境艰难和农业发展缺乏后劲的大背景提出和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可以在其中实现生产和再生产,可以实现其人生价值和意义,村庄人际关系和谐,具有高度认同感的生活共同体。所以新农村建设应该不…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吴志德 《现代妇女》2014,(5):263-26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继税费改革之后,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新农村建设是通过改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调整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城市及工业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合理补偿农民利益,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以农村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找出制约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新农村的创新性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探究农村财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发现农村财务是农村各种利益集团矛盾冲突与协调的集中体现,是乡村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构建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管理民主为中心的农村财务会计与管理体系,使农村财务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服务,提供用于决策的有用信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接受民主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农村视角下保定市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进行调研,以期为保定市增加农村的体育人口,促进农民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民法律意识即是农民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认知和心理的总称。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培育农民法律意识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法律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培育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农民培训对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改善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是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民以绿色发展培训的实践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绿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水平、实现全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5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恢复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是一支新兴的职业群体,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生力量。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的综合素质,政府应予高度重视。依托高校建立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培训,能使他们成为即掌握基本经营理论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知识的新型农民,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完善农村交通和网络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建立和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农村潜在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而使农村电商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保证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不让农民既流汗又流泪,实现“惠农、富农、强农”目标,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建设农村文化事业可以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在分析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环境的建设一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要及时整治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促进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民切实体会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建设新型农业生产体系,需要大量的文化思想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其中,而发展群众文化正是改善农民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9.
詹水芳  齐峰 《科学发展》2014,(2):105-112
上海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是:通过有序流转承包农用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集中经营;通过归并、整理农民宅基地,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有序开发、规范利用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通过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确保农民利益。为此,上海要抓紧开展确权登记工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宅基地归并和土地整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完善"征地留地""征地留房"等补偿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一样     
张春荣 《老年世界》2010,(20):23-23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成果层出不穷。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和农民的生活,从而使农民的财富逐年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