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何筱敏  周海泉 《职业》2014,(23):95-95
本文介绍了如何根据职业岗位群定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应分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岗位能力课程模块三个层次,实现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以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钱卫钢 《职业》2014,(14):20-21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笔者学院积极推进以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技能养成模式改革,以期探索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核心技能。  相似文献   

3.
范震宇 《职业》2014,(36):79-80
以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构建与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研究、开发与行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以传授或培养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直接相关的职业中的技术技能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在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职业素质;学生要注重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健全学生素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调研了解的专业职业岗位情况,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理实并重"为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王进军 《职业》2013,(15):118-119
本文阐述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为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等,以工作过程导向。  相似文献   

7.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基于工作过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就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课程开发展开研究.基于工作过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要求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在仿真环境中学习理论以及进行专业实训,体现技工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优势,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尽可能地创造逼真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英语实训教学才逐渐成为  相似文献   

9.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职业时空》2012,(7):71-72,75
目前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中职毕业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却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以能力为本位进行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学生机电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必然选择。根据机电专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了岗位能力要求,从而确定了本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基于职业能力和项目化的学习情景,以求改革原有的课程设计理念,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工作任务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徐顺志 《现代交际》2011,(6):192-192
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愿望,更是企业的需求。根据MIS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并针对“教学手段缺乏情景启发性”“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实践能力弱、创新能力缺乏”等难点,将课程内容按照项目和任务线索进行重构,即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能力本位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育成实战化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汤少红 《职业》2014,(21):21-22
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活动策划与执行一体化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电子商务活动策划专员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学习课程与岗位要求更好地衔接。  相似文献   

12.
吴卿  沈伟 《职业》2016,(30):48-49
在对软件及其周边产业所衍生的职业岗位、岗位群按专业关键能力进行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软件行业发展和软件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以软件高技能人才对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作为技工院校软件人才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以及实训教学环节的改革、优化的依据,探索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填 《职业》2010,(23)
一、课程构建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要求,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对服装设计与营销(高技)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准绳、以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根据岗位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工作任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课程主线,以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高职公共模块综合实训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李建 《职业时空》2007,3(2):37-38
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岗位职业素质要求,制定各综合实训模块.通过按各模块综合实训,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知识点和知识面进行加深和拓宽,并加以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和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5.
张建玲 《职业》2017,(31):18-20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即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生产装备、制造流程和操作工艺中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需求,尤其是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由此界定专业课程内容和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为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工学结合、产学一体"的教学改革原则,创建以"六步项目教学法"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行动过程为核心、以生产装备为载体、以职业情境为支撑,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职业行动、生产装备和职业情境,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落实学生主体、过程核心和任务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过程方法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岗位职业素质要求,制定各综合实训模块。通过按各模块综合实训,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知识点和知识面进行加深和拓宽,并加以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和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7.
左海龙 《职业》2012,(12):34
"考"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可或缺,高职教育也不例外。所以,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将"考"纳入其中,即"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不仅要体现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还应将考核职业岗位工作成效的标准引入其中。这样,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过程中,才能使教师完整地接受以综合职业岗位能力为驱动的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8.
张春 《职业》2013,(24):54-55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群)需要为依据,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因此,技工院校需要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本文探讨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阐述职业功能模块项目化教材运用于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对英语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职生职业英语能力,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新挑战。本文基于职业能力导向,明确"岗位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行业英语导向的教学内容+岗位任务引领的教学过程"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刘晓 《公关世界》2022,(22):21-23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急需大量会核算、善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是重要的人才供应库。但目前,贵州省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产业、企业要求不符,为此,本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对贵州省中小微企业、农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类岗位进行岗位职业能力调研分析,以此确定贵州省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及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