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在医疗保障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地方化特征明显的医保决策体制。这一体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适应了医保发展初期制度扩面和有效管理的需要。但是这一体制导致的医保制度、政策的地方差异,不仅引发了很多问题,而且难以适应医保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改革的方向是提高医保决策重心,规范各级政府医保决策权力,建立统一的医保国家制度。当前正在推进的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是对医保国家制度的一个初步设计,值得关注和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对策,重点从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医疗制度的几点立法建议、依法强化中央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中的职能、依法规范农村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李想 《现代交际》2014,(9):10-10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在全民医保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相关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政策要求从2009年9月起将各高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范围。大学生参保,可以通过社会互助共济来解决大学生的大额和大病医疗费用问题,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学校和家庭经济压力,同时解决不同性质学校之间学生医疗保障待遇差别较大的问题。如今,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已经5年时间了,本文将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目前仍然普遍实行传统的公费医疗制度,但这一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已呈现出它的种种弊端。随着大学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数量剧增,这个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尽快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适当的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预防返贫的重要举措。在脱贫攻坚阶段,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结合,通过参保补贴、报销优待和自付部分的再报销等超常措施,解决了因病致贫问题,但在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承受性和公平性方面也受到学界和业界的质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医疗保障政策如何调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政策文本分析与地方实践专题调研,各地在过渡期脱贫户医保政策调整过程中探索出固定型定额补贴、梯次推进型的定额补贴、结合型资助补贴以及基本稳定型等多种调整模式。从政策调整效果和影响来看,救助性质的医保帮扶政策仍很必要,一部分脱贫户的医疗负担仍然较重,欠发达农村仍然需要一定的医疗保障的倾斜支持。面向脱贫人口的医疗保障政策的调整需要在保基本、公平性与可承受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未来政策调整或发展应兼顾基本性、公平性和可承受性原则,梯度推进逐步调整;应优化医疗保障制度结构、弱化政策身份捆绑,统筹解决目录外的大额支出问题;应强化重点帮扶地区医疗保障优惠政策支持,提高重点帮扶地区医疗保障水平;还要通过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挖掘医疗服务潜力,间接提升医保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看病难、看病贵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问题.解决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让居民病有所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需.在人口数量众多、医疗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好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资金不充裕、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存在差异等现实问题和难题,是医疗改革的关键,也考验着医疗管理部门和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2006-2009年,中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经过方案设计、内部酝酿、征求意见、政策出台等环节后,较为顺利地出台了改革方案并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7.
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问题(下)葛延风三、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在城镇实施的,包括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公费医疗制度和适用于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两...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政策框架、社会结构、社会福利制度、卫生保健体系、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和国人健康需要结构转型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卫生体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千千万万群众的生活,更与国民幸福度等指标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某些不足,医疗保障领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亟待解决。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学习和了解其他典型国家、典型模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将有益于开拓视野,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通过了解古巴的全民免费医疗体系及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体系,发掘其优点,寻找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索的措施、政策,将有益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为增进民生福祉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层次人才是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城市共融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支撑。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湾区城市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安排,亟须进行完善和改进。首先分析了珠海和深圳在2010年之后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在此基础上聚焦于珠海和深圳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从资金支持、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探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也在研究和实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综观世界诸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和理论研究,21世纪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反映这种改革的理论观点有以下几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难题,目前学生在校和就业后的医疗保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和医疗保障现状的基础上,从保险入手来探讨大学生就业后医疗保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20年度,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全民医保,但仍存在种种问题,集中体现在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不足,居民医保制度中的个人缴费责任偏轻,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力量未能充分整合,我国商业医疗保险险种为数不多这四个方面。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及发展,提出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具体包括促进医疗保障项目的多样化,调整对医疗服务供给方的支付方式,强调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优化医保支付范围和支付比例,保证参保率的稳定性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全方位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不同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加快完善我国三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及其衔接。建立起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体居民“病有所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对医疗的需求远高于普通人,因残致贫、返贫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对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京津冀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本文从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特殊政策三个视角比较分析三地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的沿革、特点及优劣势,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天津市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存在医疗费用过高、现行制度存在漏洞、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不大且针对性不强、残疾人异地就医难等问题。据此提出天津市应着力于完善残疾人医疗保障普惠、特惠政策,通过拓展和创新专为残疾人设计医疗保险项目及优惠,强化残疾预防工作和提高医疗救助力度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障 ,他们不得不为所需的医疗服务自掏腰包。这种非常传统的、同时也是高度市场化的模式 ,不仅导致我国卫生筹资体制呈现高度不公平性 (参见WHO ,2 0 0 0 :1 5 2 - 1 5 5 ) ,①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转不良 ,致使疾病开始成为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 ,2 0 0 2b)。为农民建立医疗保障 ,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一 ,但这一制度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在 2 0世纪 60 - 70年代 ,合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包括三种模式,单独的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文中就天津和江西樟树的农民工医疗保障状况进行考察,对相关数据以及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劳务输入地及输出地存在衔接不畅,医疗保障关系转移不畅,工伤保险有“长尾巴风险”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构建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中国做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确立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15年。新农合已惠及亿万中国农村居民,同时在新农合在制度的落实,政策执行中也暴露一些问题。本文从乡镇政府角度分析新农合制度的执行偏差,为基层更好的落实新农合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制度环境是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作为制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体制和政策环境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我国服务行业税收敏感度的实证分析,以及对发达经济体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指出当前我国税收体制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的税收体制与政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但贫困地区在落实惠农政策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健全完善惠农政策落实体系;进一步严格政策标准,规范操作程序;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使惠农政策落实机制更加完善,从而使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