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市场和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生就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生学习情况、高职院校发展等方面可以看出校企文化对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从校园环境建设、师生文明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及校企文化活动等方面可以寻找校企文化有效对接的途径和方法,探索一条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有利于高职生顺利就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唐国娟 《职业》2013,(18):35-36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可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实现办学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本文记述了笔者学校进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孟光雪 《职业》2013,(18):117-119
职业院校要实现与企业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除了在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方面与企业和现代城市文明对接外,还应结合专业的特点,预知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企业,探究其文化共性,有所侧重地进行不同类型的文化建设,并渗透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奉献、诚信的价值理念和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4.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应该以与行业文化的对接作为其发展的关键举措,其能够实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行业文化的相互渗透,能够使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使认同和接受行业文化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好地发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对接行业文化可通过以下路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显性课程与行业文化的对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隐性课程与行业文化的对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对接。  相似文献   

5.
胡恒庆 《职业》2013,(32):34-35
本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三个主要途径,对推动校园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晶 《职业时空》2010,(2):181-182
国家十分重视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调查分析,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阐述了校企文化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婷婷 《职业》2011,(29):61-61
本文谈谈校企合作订单班班级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对接研究之物质文化建设对接问题。 一、企业物质文化的研究范畴企业物质文化也叫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是指由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相对核心层而言,它容易看见、容易改变,是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化图式是跨文化交际内容的有效填充,跨文化交际是文化图式提升并对接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间交流的重要方式。语言学习与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丰富与提升文化图式,有效对接全新的信息内容,顺畅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与IT领域的行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试图通过对二者对接的意义、价值及现状的研究分析,探索二者对接的内容、模式和方法,构建职业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品牌建设方案,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正能量文化是企业释放活力、凝聚共识合力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企业的每项举措与员工的言行举止,都无不展示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石化企业具有连续生产、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剧毒等行业特点,使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校企文化交融对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校企文化的对比研究,促进校企文化的对接与交融,并能够初步形成两者间的过渡带,使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能尽快地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并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与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秉承立德树人,使教育回归于人,道德植根于人,使人有立根之基。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必要性,文化育人的必然性,以及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文化教育结合,区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渗透,产业文化与专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对接,使文化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从而培养高职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是产业金融领域的一大普遍性难题。上海致力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成为全国文化金融创新的领头者。但从银行贷款、投资基金、上市融资、政府投资等几种模式比较来看,上海文化投融资现状不容乐观。调研发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难有着自身的特殊原因,需要在突破投融资模式政策举措的选择上引起关注。鉴此,综合已有研究及国内外成功经验,从信息对接、重点聚焦、主体示范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香青 《职业》2014,(5):56-56
本文对笔者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如何通过开展企业文化进班级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专业认同感,实现班级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促进专业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系统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界定,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入的目标,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选择,旨在为推动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拥有生活认知,还需要让学生生成情感、思想的认同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感情的歌唱,绘制出有生命力的作品,他们才能和外界进行有效的积极地信息对接。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究与实践之后,我们发现,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有效的实现这种教育目标。在将传统文化与幼儿的生活信息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幼儿会自然而然的生成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他们会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进而能够让自己的行动变得有意义。此时他们既会构建健康的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传承文化、文明。本文中就对学前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剑 《职业》2017,(11):28-29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能人才,学生毕业时就应具备对接工作岗位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就业实现对接的同时,也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与融合,即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特点的梳理,指出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关系到我国整体文化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蒋祖国  吴凤莲 《职业》2011,(9):77-78
加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企文化的无缝对接,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也蓬勃发展,与之相生的是旅游英语翻译的萌生与发展。虽然说旅游英语翻译现在已形成规模,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原因的存在,旅游英语在实际的翻译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本文旨在通过探析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融洽对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部分景区的旅游翻译实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