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郑声 《领导科学》2004,(22):10-11
官场潜规则是官场运行中的一个顽症,久治不愈,约定俗成,并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它如风无形无踪,却又无所不在;它似水无色无味,却又无坚不摧。它悖于常理却常常被人遵循、仿效,成为古今官场的一大奇观。潜规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须言传。说白了,潜规则就是不登台面却势力强大的“陋规”。但是,不管官场潜规则如何千变万化,扑朔迷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存在形式。一是“显”“潜”互补。显规则是摆在桌面上的规则,是明文提倡的规则。潜规则与显规划的互补性有两种情况:一方面,当显规则不能为人们…  相似文献   

2.
<正>官场哲学,一度被解读为传统官场微妙而复杂的潜规则与生存哲学。自古以来,中国官场上就有很多不成文潜规则。这些潜规则,经过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人身依附、裙带政治、唯"上"是从等官场糟粕,在当下官场仍然有大批拥趸。局外人看官场,似乎总会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官员群体行为。十八大以来,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官风好转,整个社会风气也为之一新。一些官场"明规则"逐渐发挥净化政治生态的功能,并对污染  相似文献   

3.
被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卖官案主角的中共黑龙江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在狱中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大骂官场氛围,认为是官场的潜规则害了自己。在他看来,工作干得再好,不送还是上不去。他靠卖工程、卖“官帽”,成为日“收入”上万元的市委书记。他受贿的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也是为了送。在从一个有志青年沦落到肆无忌惮、几近疯狂卖官主角的经历中,不可否认马德的主观因素的作用,但其为官收与送逻辑的形成,又一次印证了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按照职位“肥瘦”定码标价、瓜分利益的权力市场化运作潜规则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肯定,马德案绝非“适者…  相似文献   

4.
解读官场潜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恩泽 《领导科学》2004,(22):12-13
一石激起千层浪。福建省连江县委书记黄金高致人民网的一封信公开后,舆论沸沸扬扬,一时间,官场潜规则被拎到台前示众,成为人们评说的焦点。心照不宣的护官符官场潜规则是官场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的一些不成文但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是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难以冠冕堂皇地摆在桌面上的非正式规定,这种约定俗成的官场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官场运作。官场潜规则是不登台面但颇具约束力的官场办事规则。官场进退维谷,只有深谙潜规则的人方能顺利通行。如果有谁不“安分”…  相似文献   

5.
曾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杜拉拉升职记》宣扬的观点是"所谓的显规则,只是摆在台面供别人瞻仰的,要取得职场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到潜规则"这样一种观点,然而又有多少人知悉杜拉拉之所以升不上去,根本原因是因为对潜规则有所了解,而对显规则的了解却明显太少.与此同时,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另一本畅销书《凭什么升职》,宣扬的却是另外一种观点:通过潜规则达到职场成功的人有,却微乎其微,要真正意义上取得职场成功,最终还需要依赖显规则.  相似文献   

6.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子是中国人情社会的潜规则。作者在书中运用“人情与面子”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历史上的官场运作规则给出了更透彻和深入的阐释,揭示了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样子 《秘书之友》2012,(10):44-46
与白纸黑字、公众认可的显规则不同,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从不会写在告示板上,却需要身在职场的你,心明眼亮地默默参悟,以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糗事。潜规则一: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显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孙小明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其他福利。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8.
葛兰素史克固然是罪有应得,但它也是行业潜规则的牺牲品.我们无法完善所有的体系,改变现行的商业规则,但不能因此把本来就混浊的市场搅得更浑,甚至把潜规则变成了"浅"规则.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选择做个好人. 7月11日,中国公安部宣布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公安部在公告中称,近年来葛兰素史克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采取直接或间接行贿等形式,分别向政府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和医生等大肆行贿.运转了几十年的商业潜规则在一夜之间被揭发,到底是我们打击力度加大了,还是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2):11-11
在中国“官场风水学”并非新鲜事物。多位风水师都认为.官员信奉风水的情况非常普遍。风水师与官场政治的结合.是大陆新一轮风水盛行的最大特点。二者的相互依赖.成为大陆风水业的“潜规则”。10月25日出版的《凤凰周刊》援引2006年一项对17个省区市900名县处级官员的调查显示.“很相信”和“有些相信”、“相信”风水的官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公务员法》,并于2006 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国家行政效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虽然官场潜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公务员法》的有效实施,但《公务员法》至少是对官场潜规则的一个挑战,一种遏制,它的实施必将使扑朔迷离的官场潜规则逐渐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11.
王垚 《决策探索》2011,(7):71-71
公众关注张翕飞的“高调退贿”,源于其行为佐证了公众对官员普遍接受贿赂的看法,用张翕飞的话说,送礼是官场潜规则。这一事件出来后,我们不知道张翕飞仕途将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调退贿”对于盐城官场来说震动必定不小。而无论震动多大,也不论张的结局如何,潜规则依旧不会发生变化,退贿特别是高调的退贿不会被普遍效仿。  相似文献   

12.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城市深圳,如今再次站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成为引领潮流的先锋。其最新表现在一场针对庸官的“责任风暴”,痛击官场流行病,直指官场“潜规则”,令全市官员哗然,让举国公众称道。  相似文献   

13.
清除集体领导中的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让”的原则,或是按照职务的高低,的类似议题讨论中,又会反过来还集体领导中的潜规则,是指那职务低者礼让职务高者;或是按照报“桃”之人以“李”,以实现“投些隐藏于集体领导中的显规则背资历的深浅,资历浅者礼让资历深桃报李”的不懈循环。后,为一些领导集体所默认并心照者;或是按照能力的强弱,能力弱者二不宣“自觉”遵守的非文本规则。这礼让能力强者;或是按照综合“实集体领导中潜规则的形成原因些潜规则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力”的强弱,综合“实力”弱者礼让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有四个。一锤定音型。这是一种领导集综合“实力”强者,等…  相似文献   

14.
听过很多官员朋友抱怨官场之累,其累在心,其中有一个高度共识便是没完没了的应酬挤占了他们几乎全部的个人时间。无法否认的是,当今官场已经形成了独特而强大的"应酬文化",尽管政府禁,官员怨,家人烦,但仍愈演愈烈;尽管应酬频繁导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官员选任制度改革提速 “70后”“80后”官员涌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歆 《决策探索》2011,(1):24-26
年轻一代官员容易遭到公众的"习惯性质疑",这是中国官场"潜规则"使然,实质是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法制有效作为、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的质朴渴求。年轻点不要怕,能力本事是关键。公众的质疑对新任官员是好事,有助于公开官员任用的细节,把官员的选拔置于阳光下,也可以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信任危机,以及如何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6.
官场有句顺口溜,叫做"跟对人,办对事,说对话"。这是官场很经典的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官场潜规则之一。有人甚至认为.这三个短句的排序还说明,"跟对人"比"办对事"更重要。现实可能有些官员会发现,身边很多老实人,事儿是办对了,可是因为没有“跟对人”,总是仕途不得志,郁郁寡欢,还真应了那句,“跟对人”比“办对事”重要。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跟对人”的官场文化呢?  相似文献   

17.
"官"随"观"转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识。但有一种人观念意识中掺杂了太多的其他成分,受到太多的羁绊,这就是官。人在江湖,固然身不由己,人在官场则更多的是心不由己。官的观念最易受上级影响。上级也是人,但在许多官的眼中又不仅仅是人,而是权力的化身,因而也是“真理”的化身。不管自己原先有什么想法,也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一旦上级发了话,马上就要与其吻合,稍稍慢了点心中就会不踏实,怀疑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怨自己没有及时从上级的片言只语中嗅出点味道来。中国历来有权力崇拜的习惯,把上级或管治一方的官员称为“父母官”,其实父母恐…  相似文献   

18.
张朝鸿 《领导科学》2003,(16):54-55
随着温州市副市长吴敏一的挂冠而去,“辞官现象”再度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温州市与吴敏一同时辞官的还有另一位副市长林培云,以及市政府秘书长何包根、副秘书长王运正。而在此之前,温州市已有近10名县级以上官员辞职。在吉林省通化市,自1995年以来已有44位地县级领导干部弃政从商。在浙江广厦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人员中,有46人曾担任过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离开官场奔商场,这似乎成了辞职官员惟一可以选择的人生道路。官员辞职经商,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同样以缴税、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5,(1):60-61
贪腐官员标配的"悔过书"高墙内外,落马官员摇身一变,之前夸夸其谈廉政建设,而今声泪俱下现身说法。日前,有媒体报道,落马官员中有近六成发表过自己的"悔过书",其中有不少人以"我是农民的儿子"开头。虽然不少忏悔者告别了官场生涯,但成为其标配的"悔过书",已构成另一种官场话语。浏览落马官员的"悔过书",你总能发现,他们坠入深渊,要么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要么是"在金钱(或者美色)的诱惑面前失去了抵抗",或者是"脱离了组织生活""法律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官二代事件频频见诸网络,从山东新泰集中提拔80后副局长到三亚社保局招考门事件,再到不久前曝光的江西省武宁县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限招正科级干部子女,官二代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已经从潜规则转变为显规则。有网友称,某些条件都是为官二代量身定做的,干部选用制度和规则已经被当权者为我所用、随心所欲地恣意肢解、扭曲甚至篡改。官二代不用试飞就直升,无疑会让制度公平坠落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