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简要论述了模糊语言的类型及其交际功能,指出模糊语言作为言语交际的一种策略手段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从而更有效地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恰当使用模糊语言能加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使语言表达更礼貌更委婉。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有目的、有意图的认知活动.言语交际中广泛存在的模糊语言是言者、话语、听者和语境四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综合考虑这四个要素对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的认知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提高交际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揭示人类模糊语言的一些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交际中,虽然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做到准确、鲜明,忌讳模糊、含混,可实际上人们的交际活动却存在着大量模糊的语言形式,而且这些“模糊”的表达是得体的,是可以取得良好表达效果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浅析话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指出其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话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使语言表达更自然更得体。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是人类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从模糊语言的功能等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传递,发现模糊语言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模糊语言的研究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环境,交际双方为了遵守会话原则不得不使用一些模糊词语,并且强调了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有效作用,它可以使话语显得更模糊,更有效、更礼貌。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策略,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措词用语的礼貌客气和模糊语言的妙用是商务交际中的常见现象,体现了商务交际语言的文体特征。以语用学理论为框架,结合礼貌语言、模糊语言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情景,对社交中礼貌语言和模糊语言的使用进行了语用认知推理分析。认为礼貌原则比合作原则更能解释措词用语礼貌客气的现象,是遵守礼貌原则的结果。模糊语言的妙用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有关,但关联理论对模糊语言的妙用的解释力更加充分。这是动态解释模糊语言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对商务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现象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在认知系统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制约言语活动(从编码到解码)的机制——模糊机制.言语交际的实践证明:模糊语在语用上有正负值之分,带正值的模糊语能丰富语言的表现活力,因而有助于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语言模糊现象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交际中频繁使用模糊语言,这种用法可以被分为两种情况,即非故意使用和故意使用,文章的研究重点是后者。写信者使用模糊语言是为了顺应不同的语境及不同的写信目的。由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模糊语言是写信者进行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的结果,它是写信者在商务交际中为了实现交际意图采用的一项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2.
略论体态语与体态语交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态语研究的发展历史、体态语的分类、体态语的特点、体态语与语言语的异同和体态语交际几个方面说明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的跨文化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现象存在于各种文化中。模糊语言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中可以产生独特的功能,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模糊语言的人际功能、跨文化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文化功能。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有礼貌;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育最终目的之一 ,而交际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共同完成的 ,其中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占有重要位置。围绕非语言交际行为现象 ,针对其不可代替的交际作用 ,着重阐述了母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非语言信息的区别。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 ,旨在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跨文化交际素质  相似文献   

15.
障碍性模糊语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者语言能力的缺陷而造成的。这种模糊表达,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使交际产生朦胧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本文通过对模糊语产生原因的分析,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同时从非语言行为的总体功能和语义定位功能两方面对模糊语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只有借助于体态语这一非语言行为,才可以解决障碍性模糊语这一交际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渠道和非语言渠道,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及作用,以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语用模糊是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为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而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同时表达数种言外之意的一种交际策略,反映了说话者的元语用意识.本文从非语言因素的三个方面: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分析人们选择使用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意识,说明从顺应性的角度能对语用模糊的功能作更好的阐释,并有助于在语境中澄清语用模糊.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应着力培养其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