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洪江 《社科纵横》2010,25(3):68-70
伦理精神是时代道德精神的精华。当前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政治化的伦理精神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时代的伦理精神":扎根历史":实现儒家伦理精神的现代转换";兼容并收":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汲取现实":发扬原有的社会主义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
周志锋 《探求》2001,(Z1):17-18
一、以“三个代表”为改造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共产党员是共产主义的斗士,是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者。每一个党员,都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但是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等,一些人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当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时候,有人觉得: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真的能战胜资本主义吗?当我们认清中国国情,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果断地实行市场经济的时候,有人就怀疑,我们现在还是社会主义吗?当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时候,纵观……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外灌”和“内引”东方朔认为,在理论上,市场经济与道德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寻求其联系与整合可以借由"外灌"和"内引"两种路径。时下不少论著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认为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便是将一种"既成的"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市场经营...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的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基础,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灵魂,以讲政治讲党性为特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统一。可以说是观点系统完整,内容丰富实际,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式的共产主义价值观体系。周恩来的崇高精神,光照世代;他的高风亮节,彪炳千秋。大力弘扬周恩来的共产主义精神,对于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王玉琢,曲艺,刘兰芝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如何把握住新形势给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的挑战和机遇,建立起新的办学机制,这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中,一个不容忌讳的事实是,大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关系很少关注和探究,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理论界似乎早已淡忘了所谓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审计监督的思考赵文华一、确立新的审计观念,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当经济基础裂变时,人的精神塑造应在其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事审计工作的人们有一种新的精神塑造,这种精神塑造还应具体体现在审计工作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8.
李勇强 《社科纵横》2010,25(1):45-46,54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终生探索的核心主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高价值诉求,是我党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反观市场经济下人的生存状态和传统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的重要指导方针,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郝明 《社科纵横》2023,(5):10-16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坚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现实状况的应然与实然的辩证要求,明确提出并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并要以文化自信为精神源泉和动力支撑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共产主义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演进的理想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内核契合共产主义文明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新征程的时代体现,是超越以往文明形态的新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向共产主义文明形态迈进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下的房地产业武恒聚一、房地产业的新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住房制度上,由"国家包、福利制"向一切积极因素解决居住问题、推行住宅商品化转变。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  相似文献   

11.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魏忠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强调要正确贯彻解放思想的方针,重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涣散软弱状态。党及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赵惜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  相似文献   

13.
在适应市场经济的配套改革中,干部人事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传统意义上的干部队伍中分化出一族———公务员。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职务都具有相应的权力,其举动言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整个社会起着示范、表率的作用。因而,公务员要真正树立起共产主义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发展市场经济和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的讨论中反映出来的理论认识问题,阐述了三个基本观点:(一)社会经济状况是思想、道德的基础,但思想、道德又高于经济生活;要坚持思想道德的先进性,并重视发挥其先导作用。(二)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但在道德上义务重于权利;要把尊重公民合法权益与提倡敬业奉献精神结合起来,只把重个人权益作为价值取向的观点是错误的。(三)既要努力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动纲领,又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现行政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长卷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培育和铸造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岁月风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如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等。今天,我们既要弘扬它的丰富内涵,更要弘扬它的精神实质。它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袖价值观。这是产生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思想基础。当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性层面分析市场经济建立所导致的精神文化活动方式的变化和在这种变化了的条件下人文科学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决定了精神文化运作方式的改变:其一是规范作用的相对独立性,其二是规范作用的非强制性。这一规范作用的转化便要求社会成员在接受精神文化规范时要具有相当的自觉性,而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是人文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在南场经济中继续寻找出路[越南]潘文阁中国的改革开放,摆脱了经济困境,同时也使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充满新生活力。在经过十五年改革开放后的1993年,中国文学在充满挑战和风波的市场经济中继续在努力"自我肯定",继续寻找出路。中国的文学既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8.
秦勃 《创新》2009,3(10):78-8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单位制度"已经囿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去单位化"成为一种社会的现实表现。单位功能日渐式微,单位办社会"的机制和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传统的单"位制度必然走向衰落直至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社区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试论社会保障体系崔家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社会保障问题十分突出。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似乎不成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加之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无论是整个社会保障指标体系,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20.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不斗争就不能进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专政是斗出来的,实现共产主义也必须通过阶级斗争。“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漫长而又艰难的革命征途中,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要有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革命战士为之献身。学习鲁迅为革命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对于我们提高共产主义觉悟,继承毛主席遗志,把毛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不惜生命,敢于抗争,这是鲁迅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