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市县域经济主要包括林甸、肇州、肇源和杜蒙四个县.对大庆市县域经济现况进行透析,从中可以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和对策.大庆市发展县域经济地缘利好,大庆市正处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中间地带,已确立打造"一横四纵"的经济带,可以借用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资源独特,如地热、湿地、草原等;基础坚实,各县都具有了不同的产业形成.但是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主要对策是要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明确产业竞争方策;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加强园区规划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确保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业走向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经济(包括企业集群经济)内涵、特点的学习、认识,结合茂名的实际,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茂名必须抓好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重化工业衍生产业集群、产业转移集群三大集群经济的要求,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充分利用茂名特色资源优势,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选择、承接好珠三角产业转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以三大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国云  葛峰 《理论界》2007,(12):91-91,170
比邻国际化大都市的郊县,要抓住大都市经济社会加速提升,工业结构大幅调整转型的难得机遇,依托大都市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优势,利用大都市的辐射效应和扩张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努力实现与大都市协调、同步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选择特色产业加快辽宁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岩 《理论界》2005,(9):19-19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然是区域经济的全面振兴.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划--县为单元的区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于特色产业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县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辽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中郡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看菏泽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宗建 《东岳论丛》2006,27(4):76-78
在全国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菏泽市所辖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彻底改变菏泽县域经济面貌,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必须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县域经济的成长过程中,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一些县域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集团模式、技术创新模式、产业分工模式、区位带动模式和生态园区模式等是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模式。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既要依托县域资源优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和吸引相关企业集中布局,也要采用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科技带动和市场带动等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部分县 (市 )脱贫致富所走过的道路以及所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回顾与思考 ,本文认为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在山区 ;尽快开发利用山区丰富的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应形成产业经济群落 ;异地开发是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扩大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县域经济有较快的发展 ,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 ,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全方位促进县域金融发展 ,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县域金融需求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而县域金融供给则仍是由政府主导的、完全外生性的,因此,实体经济内生的金融需求不断增长与外生的金融供给不断萎缩之间的矛盾成为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基本矛盾,金融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必须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前提,调动县域金融活动主体的内在动力,构建内生于县域经济的、适合我国县域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特点的县域金融新体系.同时,县域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还必须有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充分认识、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 ,合理进行辽宁县域经济的产业布局 ,加快辽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发展特色经济 ,不仅是增强辽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为此 ,要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促进县域经济走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论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经济结构演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产业集群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县域经济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途径、运行机制、政府定位和应注意防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观的基本依托和主战场。为肩负起这一重任,必须对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做出战略部署: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范宝学 《理论界》2006,(11):66-67
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城镇化进程迟缓、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速度慢、市场化程度落后等诸多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制度是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从调整财政政策入手,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的财政政策等促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坤奇 《理论界》2011,(2):49-50
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辽宁通过加大对县域产业园区投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区域特点打造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大力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辽宁县域产业园区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体制束缚严重、园区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升级缓慢、园区配套不完善和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引领,创新管理体制,拓宽县域发展空间,完整产业链条,促进辽宁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峥 《理论界》2011,(5):31-32,60
本文试图以一个地区为例,为达到"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的目标,阐述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重点阐述如下观点:以农业区域布局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发展集约经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增加产业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实际出发,提出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强调改革、政策、投入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强调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领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层次,是区域经济最基层的环节,也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常州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常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常州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与对策,对常州乃至江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供应不足,县域经济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制约了县域经济自身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邯郸东西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邯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着眼于建设邯郸整体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通过对邯郸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邯郸东部十县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邯郸东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有效路径和科学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中的个体私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妥善处理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同时,要立足本地,结合实际,制定新的方针和策略,从而做大做强个体私营经济,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单位的区域经济总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小企业在各种模式的县域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县域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以促进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