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基础 ,是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 ,也是人类学者的“成年礼”。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在 2 0世纪上半期开始由“异文化”逐渐转向“本文化” ,田野工作也随之更多地在本文化中进行 ,研究方式的转变使人类学者在进行田野工作时遇到了新的障碍与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类学的艺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依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盛,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开始出现学科建构的迹象,其显要标志是艺术人类学的诞生,这是一门介于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内在地具有审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艺术人类学还应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采取一种“间性”的思维方式,将对艺术的考评放在审美与文化之间,在它们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把握艺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田野工作基础上的文化诗学方法;而努力发挥其介入现实、介入生活的文化功能是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土知识与人类学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土知识进入当代视野,与人类学传统有着深刻的联系.第一,早期人类学的人文反思为本土视角的出现、本土知识的再发现奠定了基础.第二,战后人类学关注发展问题丰富了本土视角的内涵,照亮了本土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第三,人类学文化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形成本土知识的方法论基础,并使人类学成为沟通本土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作为后殖民思潮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人类学不但将其作为寻找学科定位的重要工具,更是将停留在文化批评层面的后殖民思潮推向田野实践,为后殖民思潮的反思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个案和实践路径。虽然中国在客观上不构成后殖民情境,但仍可在文化批评的层面上讨论国外人类学在后殖民反思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民族志个案,以此丰富和拓展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内涵和视野。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21日,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论坛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重庆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重庆永川(以下简称"永川会议")举行。会议期间的书展上,有三套远道而来的丛书引人注目:按出版时间来说,第一套是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主编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对法律人类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特色和明确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这一问题,提出可以以法律的民族志写作为其工具,进行法律的文化批评,用实践化的研究风格树立其独特的交叉学科形象。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学者,在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时,首先是调查它,弄清楚它的文化现象,然后来解释它,在这个解释中,要注重本土解释.重视本土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使我们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尽量做到研究的客观性,获得客观的资料,尽量克服本民族文化或其他一些文化观念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偏见和影响;做本土解释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视野下的风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9世纪上半叶以来,国内外人类学家对风水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文章对这些成果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土人类学需要面对个体自觉的文化转型而有所重新建构.这种建构的基础在于米娜对本土文化的问题意识的提出以及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的人类学文化处境的直观把握.可以从本文所提出的“三观六维”的角度重新思考中国本土人类学的解释架构,以此为基础而可能有人类学视野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10.
文学界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应该属于文艺理论批评的一个新学派,基本属于文化学范畴;而人类学领域内的文学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人类学目前存在更多的是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不够".首先,人类学界对文学人类学的关注不够;其自然结果就是投入不够(指投入的研究时间和精力);其三是理论建构不够,本土的和西方理论介绍均着力不够.  相似文献   

11.
30年来汉人乡村人类学发展的知识脉络与生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年来,中国的汉人乡村人类学告别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和苏联民族学范式,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立足本土经验,以文化视角认知中国,并与国外学术界开展对话。其学术立场也由自上而下转换为从文化持有者内部眼界来观察与判断社会,客观研究大小传统之间的互动,注重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历史变迁与过程。但是,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自省意识,却难以摆脱西方学术的阴影。要走出这种不彻底的反思困境,出路还在于以本土文化观研究本土社会,防止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内卷化。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 ,文化冲突的实质不应仅被理解为不同民族、国家、地区或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 ,还应被看作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 ,特别是强势群体的文化霸权与弱势群体的文化抗争的冲突。文化冲突不断地撞击着弱势群体的文化底线 ,使社会乃至世界陷入局部或整体的危机、混乱甚至战争状态。因此 ,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来消解文化冲突 ,尽量使冲突张力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内。人类学是在文化冲突中诞生的 ,它对民族文化、边缘文化、地方性文化价值的肯定与重视 ,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消解了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人类保留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房静静  袁同凯 《民族学刊》2018,9(2):80-86, 126-128
起初,饮食人类学分为两大理论流派,即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唯心派和以哈里斯为代表的唯物派;之后,受象征人类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兴起了以西敏司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而饮食也从最初维持人的身体、生命之延续功能发展到市场上的供应、交换和消费;从单纯感性的食物品位演变成政治事务的一环。以饮食为载体的人类学理论呈现出一种社会变迁的意味。由此,笔者试图从空间关系来分析饮食行为,探讨饮食意义的转变与饮食记忆之回荡,并总结与反思饮食由“空间的饮食”向“饮食的空间”之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人类学是近年来备受我国学者关注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于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为民族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契机。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中,民族教育的概念、民族教育的模式、民族教育的课程改革、民族教育的研究方法都获得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遗产的两种重要类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是从形态学视闽确立的两个概念.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特殊情境中两者具有尤为密切的联系,前者作为后者"生态场"的意义被空前突显,其中以物质文化遗产为展示空间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文化空间"最具典型意义.如今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大力推进时,唯有依循文化生态保护理念,在尊重两种文化遗产各自特性和保护规律的前提下,将两种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才能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存在着多链共生现象从横向上看,文化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相互连接而形成的文化链现象.并且,每条文化链都是以多走向为主要特征的.从纵向上看,无论是不同地区的单一文化,还是同一地区的多元文化,无论这些文化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存在着不依赖于其他文化而获得和保持自身文化发展的特征,我称其为文化的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7.
Inequality has becom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is at the forefront of media, political and practice discussions of the future of the arts, particularly in the UK. Whilst there is a wealth of work on traditional areas of inequality, such as those associated with income or gen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specifically cultural value, and inequality is comparatively under-researched.

The article considers inequality and cultural value from two points of view: how cultural value is consumed and how it is produced.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se two activit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social inequality, but that the two activitie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considered separately in bo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to British and thus international policy agendas. The article uses the examp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 to think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doing, so the article maps out a productive possibility for a new research agenda, by sketching where and how research might link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8.
民族过程:文化变迁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民族的视野来看,文化变迁就是民族和文化之间互动的历史,是此二者追求动态平衡的时空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原苏联“民族过程”理论的研究范式,具体分析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族体形态的演进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变迁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来探寻文化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建新 《民族研究》2006,7(1):93-101
本文大致以时间为纵轴,对以往的宗族研究进行了梳理,回顾和总结了人类学、历史学学者在宗族研究方面的理论视野、主要内容以及经验,并介绍了当前宗族研究的新动向和存在的不足。文章重点对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等框架下的宗族复兴和传统创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