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据埃及《消息报》报道,阿拉伯著名大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名作《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已被译成波斯文.在德黑兰举办的1992年国际书展上展出了《三部曲》的波斯文译本.这是埃及长篇小说首次译成波斯文出版.  相似文献   

2.
<正>《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一部著名小说。文章讲述的是一个英国女人与儿子的未婚妻一同去印度看望儿子,以及她们在印度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本文选择从人物角色入手,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和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现出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人物自身前后的矛盾以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引发矛盾的根源是种族主义,尤其是白人至上主义。一、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和《印度之行》1、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  相似文献   

3.
全文选取现当代小说中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老舍《月牙儿》中的"她"等三个典型妓女形象加以论述,从她们的悲剧经历中分析出,造成悲剧的原因,概括出旧社会的黑暗丑恶对妇女的禁锢及摧残,说明作家与人们渴望光明美好的降临。  相似文献   

4.
英国19世纪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生活,通过少女苔丝短暂而悲剧的一生,揭示了英国社会道德和现实生活的冲突。反映传统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苔丝的悲剧,其实是传统道德,传统观念和底层生活造成的,使原本一个纯洁的女孩,最后变成一个堕落的女人和杀人凶手。  相似文献   

5.
埃及作为一个中东大国,在19世纪默罕默德?阿里统治期间采取了最为迅速及有效的改革。然而在这样的一个动荡的社会里,埃及妇女的政治地位仍需要家庭的庇护,但埃及妇女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当时的社会进行反抗,维护其在社会中的基本地位,为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妇与猫》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著名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作品中猫与老妇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对猫与老妇人形象的塑造,将社会对下层社会人民的压迫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妇女参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力度明显提高。穆巴拉克政府重视妇女工作,注重从立法层面保障妇女权益和大力改善妇女经济与社会地位,推动了埃及妇女事业的发展。同时,埃及妇女事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穆巴拉克政府的妇女政策存在局限性;埃及妇女失业问题严重,生存压力大;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频发等。尽管在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妇女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妇女的政治与社会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妇女依然是埃及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埃及妇女的解放与发展,除政府推动外,妇女自身也需要更多地参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早在公元十七世纪,欧洲就有了报刊。至于阿拉伯国家的报刊,实际上那是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与此后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的产物。最初问世的阿拉伯文报纸是十九世纪初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时代出版的《埃及时事报》。阿拉伯报刊业从它的产生发展到今天,不仅大量地记录了阿拉伯社会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和社会变化,而且也真实地反映了作为阿拉伯人民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阿拉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现在,阿拉伯报刊使用的是通用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出身经历不同,性格迥异,或是纯真善良的童养媳,或是任人鄙弃的娼妓,蕴含了"爱"与"美",而这正是大部分湘西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沈从文的《萧萧》和《丈夫》这两部作品中萧萧、老七女性形象的探究,认识作品中女性的回环式的宿命感。在这些乡村女性的身上,同时也体现了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蒙昧悲凉、无奈的文学意义,寄寓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1部历史剧,剧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性体现在他运用多种技巧塑造了多个个性的角色,他把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进行加工。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如康斯丹丝、凯瑟琳、玛格莉特进行分析,以探讨莎士比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高仓辉作为日本无产阶级理论的实践者,其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凄惨的生活,反映社会矛盾。《狼》是以日本当时的生丝业为背景来揭示垄断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箱根风云录》是以一个水利工程为背景揭示幕府与下层民众的矛盾,同时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对先进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幕府统治的失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大量古代遗迹被发掘出来,尤其是近东与北非(主要是埃及)考古成果的不断推出,使《圣经》中的某些历史记载愈来愈多地得到证实。本文结合埃及考古学的成果,着重论述《旧约》从约瑟夫到摩西这一时期以色列入在埃及历史上所翻下的足迹。 1890年,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纽伯里得到埃及官方的同意,并在埃及考古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始在位于法老古都孟菲斯与底比斯之间的拜尼·哈桑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经过数星期的努力,纽伯里发现,在墓厅入口处有象形文字记载着的墓主姓名——赫努姆霍坦普。他是该地区的统治者,生活在喜兹多利斯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19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3.
小说是一个时代的体现,能够在深层面反映现实,使得人们在心灵上达到共鸣。《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小说,其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文风以揭露社会社会现实、讽刺黑暗的统治阶级为主,作品主要围绕男女青年的婚恋故事而展开。《曼斯菲尔德庄园》被称为简·奥斯汀作品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小说,理由与出发点是极为丰富的。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小说,能够得到作者对于小说环境最深层面的体会与思考,现实主义角度作为文学作品分析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曼斯菲尔德庄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线几乎就是围绕几位女性人物而展开的,以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形象,对于小说的探究分析,有着很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据埃及官方统计,与外籍人结婚的埃及女性已达50万。由于这些涉外婚姻往往得不到对方国家的承认,因此埃及妇女在配偶国家享受不到合法权利,特别是财产继承权。她们上告无路,投诉无门。根据埃及现行法律,这些埃及妇女的子女不享有埃及国籍,他们因此也就失去了埃及的公民权。这样,在这50万的数字背后便出现了一个相当棘手的社会问题。 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会议上,与会代表就涉外婚姻问题进行了研讨。埃及总理西德基提议,埃及成立一专门机构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据统计,在涉外婚姻中,有40%的埃及妇女处境困难。 一位埃及妇女倾诉遭遇时忧伤地说:“他给了我父母5000埃镑和一堆礼物,便在市区租了一套房间,和我共同生活起来。过了一段日子后,他就开始偶尔回来住上几天。他的国家不承认我们的婚姻,我们的婚姻得不到宗教和国家法律部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作者通过艺术虚构映生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启发,借助想象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6.
《幸福蛋糕店》是英国作家加莉·帕金的著名作品。书中的各种蛋糕与仪式均和故事融合在一起,由蛋糕诉说非洲的历史。该小说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包括后殖民主义、国际援助、女权主义、女性主义、人物原型、民族主义、文化入侵等。本文选取了后殖民主义视角,根据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中核心的话语范畴——"他者",审视该作品中的后殖民意识与表达,有助于加深读者理解该小说的主题,每个有故事的蛋糕烘焙出了人们对甜美幸福的向往,即使历经了腥风血史,人性之美仍能战胜极端主义,主宰世界的不会是仇恨,而是与往事和解。  相似文献   

17.
《飘》是上个世纪的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的重要的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塑造将整部作品变得极具感染力,让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感受郝思嘉身上所独有的形象魅力。其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坚强的品质和身处逆境却顽强不息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爱情的执著的追求。这一系列郝思嘉形象所包含的特质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真实丰满,其通过选取独特的视角契合现代读者的心理状态、情感因素以及意识形态等,成功塑造了女主角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并通过郝思嘉向读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据此,本文将就郝思嘉这一人物的形象魅力进行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埃及的乡村小说发端于本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渐趋成熟。乡村小说主要描写乡村生活,是真实反映埃及乡村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的一面明镜。本文试从埃及乡村小说的时代背景、作家、文学特点及语言特点四个方面作一浅述。 一、乡村小说的时代背景 1902年,埃及作家马哈茂德·赫伊拉目睹遭受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埃及农民的现状,创作了埃及文坛第一部反映乡村生活,体现农民强烈要求社会变革的小说《乡村青年》。1906年,丹沙微事件爆发之后,马哈茂德·塔希尔以这一历史事件为社会背景创作了《丹沙微的少女》。从此埃及出现了第一代乡村小说作家及其作品。 20年代,埃及社会上倡导公正,要求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为此创作了长篇小说《宰娜白》(1914)。三四十年代,埃及陷入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危机,为了填补挥霍殆尽的国库,统治者们对农民课以重税、盘剥无度,使农民的处境极度悲惨。这一状况使“社会小说”成为埃及作家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是:陶菲克·哈基姆的《乡村检察官手记》(1937)、阿伊莎·阿卜杜·拉赫曼的《庄园主》(1944)、阿卜杜·拉赫曼·谢尔卡维的《土地》(1954)。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已为众多调查结果所描述。女性的家庭地位与其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她们更多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中,通常对家庭角色投入更多,也更直接、更深切地感受到性别角色的境遇。那么,社会转型期中国女性的家庭生活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她们的家庭地位有哪些改善?还存在什么问题? 近日,妇女绿皮书《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其中“中国妇女的家庭生活状况”一文从各个层面描述了近10 年来中国妇女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取材于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极具真实性的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透露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基于此,本文就司汤达《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表述为探索主题,从当时时代背景、文学精神和反抗反动统治的悲剧典型的塑造等方面进行扼要的分析和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