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5岁的夏清明,是辽宁省沈阳市某机关的退休干部。他和老伴相敬如宾,两个儿子事业有成,但他觉得没个女儿是一大遗憾。小儿子结婚后,夏清明对小儿媳视如己出,甚至小两口闹离婚时,他仍像疼亲生闺女一样疼儿媳。没想到,他的“女儿情结”伤害了老伴的感情,以致老两口分居了。对此,夏清明苦恼至极,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近日,夏清明向本刊倾诉了他的遭遇和苦恼。  相似文献   

2.
《老人世界》2011,(10):62-62,30
从前,有个财主开了个店铺。经常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坑骗顾客。为了壮大门面,他央求一位著名书法家给他题字。书法家欣然挥毫写了个“恳”字。财主如获至宝,将字幅挂在商店中炫耀。一天,一位老者见了这幅字,微笑着对财主说:“这字是条谜语,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我的一生都是传奇:打过仗,唱过歌儿,画过画儿,写过字……尤其是写字,我写字“写”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写得最辉煌的字要算是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胸前佩戴的缎带名牌了。但81岁的我,仍然会时时想起,写字写得——  相似文献   

4.
交际表情     
快乐辽宁省蒲城县62岁的老农孙志厚的处女作——80万字的长篇小说《冬季到春天》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62岁发表处女作,一出手就写长篇,引起了圈内人的好奇和关注。孙志厚是蒲城县三合乡孙东村一名普通的农民, 吹鼓手和兽医的“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农村形形色色的人物,为后来的小说创作积累了素材。据孙志厚讲,完成这部80万字的小说,他共写了10年。因为不会使用电脑, 孙志厚的手指上磨出了老茧。写完后,他背着18斤重的手  相似文献   

5.
一个家境很不好的年轻人,到一家叫“威龙制衣” 的公司做小职员。他很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对自己的公司也很热爱。 他每次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姓名后面加上一个括号,写上“威龙制衣” 四个字,在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上也这样写,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北方,跃然大红纸上的那个“福”字,是烘托春节喜气洋洋气氛的一道风景线。去年春节,我们楼下搬来了一家新邻,主人是个离休干部,大家称他老陈。他的书画在远近有些名气,结交了不少文朋墨友。所以,尽管是卸任在家,门前仍是车水马龙。乔迁新居是人生大喜事。为了抒发自己的好心境,也为了欢迎来客,老陈就在家门上贴了一个自己写的大“福”字。正是这“福”字,留驻了不少来访者或过路人的脚步,赢来了声声赞叹。有说字写得浑厚、庄重、雄健,有说字点画间孕育的流贯之气脉、飞动之神韵,显现着生命的节奏和力的旋律,更有人说,…  相似文献   

7.
正江祥说开茶楼就像文火慢炖的那壶水,心急不得,滋味慢慢才会出来。他计划把这个偶然开始的“副业”做长久,把“顾客自报年龄收费”做成红泥公社的招牌。35岁的玄机江祥开红泥公社纯属偶然。他的“正业”是运作“阿春家”蟹黄生煎包。谁也没想到,在他的创意下,和时尚美食从不搭边的包子竟然身价倍增,排队的白领居然乐此不疲。“阿春家”还从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扩展到江北商圈——江祥为此在江北商圈的黄金位置租下了一层楼。但是,“阿春家”现场  相似文献   

8.
沉沦毒海数载的广州青年黄伟金,在戒毒期间创作了一部1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这是国内第一部吸毒者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阿金说: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滴血的过程,一个“增强免疫力的艰苦的精神治疗过程”。阿金相信,他的小说不仅能够“治疗”自己,而且能够“治疗”更多的“粉友”,同时警戒世人远离毒品!苦难少年的似锦前程72年6月,阿金出生于广东省增城市一个小镇的干部家庭。8岁时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父亲对他呵护备至,天天教他习毛笔字、画画。11岁时,阿金就能帮邻居写春联了,乡亲们都称他是“小神童”。阿金13岁…  相似文献   

9.
海珠 《当代老年》2013,(4):24-25
年近七旬的蒋继林是福建龙岩连城人,他自创的“太极悬空书法”,即用左手写反字,被称为“八闽一绝”。蒋继林从小就喜爱书法艺术,写得一手好字。1991年的一次“书友”笔会上,他看到大伙都在案台上写字,觉得没劲,就想到离了案台试试。有了这种想法,他开始练习“悬空书法”。起初,老蒋搬来两条凳子,  相似文献   

10.
小文 《当代老年》2007,(10):50-50
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江南,看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对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问他:“这是什么人?”张答道:“他是个农夫。”乾隆问:“农夫的‘夫’字怎样写?”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赴“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宁夏西吉县三全村三合中学支教。有一天,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同学们纷纷指出他的字写错了,他很惊讶。询问缘由,原来班上学生使用的大多是盗版字典,他们一直把错误的字当成正确的字。  相似文献   

12.
大友不大,今年才10岁。 10岁的大友爱上了同班同 学小梅。那是在元旦前,大友跑到书店里精心选 购了一张贺卡,贺卡的画面是一男一女两个小朋友在 高高兴兴荡秋千。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漂亮极了。 大友就在贺卡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五个字:“小梅我爱 你。”然后在当天下午,他走到小梅跟前,把贺卡双手 递上,并一脸郑重地说出了跟贺卡上相同的那五个 字。小梅先是一愣,继而就伏到课桌上嘤嘤地哭起来。 大友一脸困惑,说:“小梅你怎么啦?”小梅就哭得更厉 害了。先是旁边的女同学低下头吃吃地笑,继而有些 男同学开始嗷嗷地叫,…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董行 《当代老年》2009,(11):40-40
简化 单位新成立“下岗分流办公室”,主任让小张去做一块牌子挂在门口。 小张:“这七个字也太多了,小牌子恐怕写不下。”主任开导他:“你不会简化一下?人家计划生育办公室不是简化为‘计生办’吗?” 于是第二天,办公室的新牌子被小张挂了出来——“下流办”。  相似文献   

14.
刘俊 《现代交际》2006,(2):50-51
“你打算怎么写我,写多少字,发几个版,登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出?”刚一坐下,还没等开口,高峰就先抛出了这一连串的问题,言语中透着几许霸气。看来,这位传说中的“中国第一谈判专家”绝非浪得虚名。“第一”的头衔,他远不止拥有一个,其中还包括“国内公共危机干预权威”、“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中国第一人”、“中国反劫持谈判专家总教头”等。高峰掰着手指头很得意地回顾着这一个个让他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号,然后又话锋一转:“这不是我自己说的,都是媒体给我封的。”  相似文献   

15.
彭国梁 《老年人》2011,(2):40-40
与百岁老人有关的文章,我写过3篇。其中一篇写的是唐代药王孙思邈,101岁升天。他在长沙呆过,现今长沙还有“药王街”和“洗药庵”两处遗址。另外两位百岁老人却是我亲眼所见。其一为文化老人章克标,108岁。他老先生在一百岁时征婚,找了57岁的林青女士,一时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6.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相似文献   

17.
秋瑾的丈夫     
有邻居写了篇文章,问秋瑾的丈夫是谁?文中说到,他想知道秋瑾的丈夫姓甚名谁,遍查各种辞典而不得,只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找到寥寥五个字:“湘乡吴某妻”,连名字都没有。这引起他极端的好奇,又问,秋瑾既然已婚,  相似文献   

18.
见到袁桂君的时候,他掏出两样东西:一根香烟,一张名片。 烟是好烟。“我不领津贴,他们就送盒烟给我。”名片上则写着:“上海市浦东新区江临天下居民委员会主任、业主委员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19.
张珠容 《女性天地》2013,(11):30-30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在十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二。从八岁开始,他立志要当一名成功的作家。有一次,父亲问他:"十二,你长大后要干什么?"他回答:"我长大后要当作家,写文章给别人看。"父亲接着问:"作家具体做些什么?"他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一写字寄出去,然后等着  相似文献   

20.
陶湘宁 《老年人》2006,(11):13-13
当代中国画大师王憨山先生临终前,曾打算给他10位最亲近的人每人画一幅画或写一幅字作为身后纪念。当他画到第8幅画时,他76岁的生命嘎然而止。先生的绝笔是一幅《双鱼图》,题款为“鱼为奔波始化龙”。有幸得到这幅遗作的,是他的得意门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