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他的这一思想有着科学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丰富达到一定程度,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就会大大提高。它要求人们更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这是一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刻,不能轻视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应当切实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使命,大力发展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宝成,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上发表了《新世纪要更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一文,该文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人类的实践活动要求各门学科知识共同起作用,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所起的支撑、导引、保证作用绝不能忽视;对“科教兴国”要全面理解,不能片面理解为“技术兴国”;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认真克服“重理轻文”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要更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划分是学科的划分 ,而非实践的划分。人类的实践活动要求各门知识共同起作用 ,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所起的支撑、导引、保证作用绝对不可忽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是自然科学一步一步地投向人文社会科学怀抱的过程。对“科教兴国”要全面理解 ,不能片面理解为“技术兴国”。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主要不是给自然科学提出的 ,而是给人文社会科学提出的。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认真克服重理轻文的倾向 ,使人文社会科学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那么,社会科学是否也是生产力呢?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思考: 一、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人类社会的认识而得出的,属于社会科学范围。所以,列宁明确肯定,马克思这个发现,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科学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 一、对“科学是生产力”原理的一个误解科学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这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真理。但不少人把这里的科学仅仅理解为是自然科学,这是不全面的。钱学森曾经就这一点指出:“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里说的科学技术要包括社会科学。”我认为,这是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时曾说过:“生产力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  相似文献   

6.
我们倡导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上树立起一种“老干部工作优先”的理念,这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一项政治职责,也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需要。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老干部工作优先”的理念,才能在行动上时刻把老干部的事装在心中,把老干部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思考,纳入到本地、本单位改革和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安排。这样,我们所强调的各级党委要把老干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的要求,才能真正付诸实施。明确倡导树立“老干部工作优先”的理念,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老干…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科学。理所当然地包括社会科学。然而。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远未被人们所认识,重视自然科学、冷落社会科学的现象俯拾即是。江泽民同志说过:“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专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协调管理工作的社科联。有义务加强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为此,我们从今年起,在本会会刊《江苏纵横》开辟“社科讲座”专栏,每期介绍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发刊词     
在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诞生了 ,从而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百花丛中增添了一朵小花。我们的办刊宗旨是努力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做一份贡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在“努力提高科技水平 ,普及科技知识 ,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 ,掌握科学方法 ,鼓励创造发明”的同时 ,强调要“…  相似文献   

9.
韩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出现了“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等一整套相关联的新词汇,这是以西方现代价值观(现代主义)作为衡量非西方国家社会的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优劣的基准,并把是否趋向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现代化)看作是开放和保守的基准的结果。一方面,我们不能排除本土历史发展深受外来思想影响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的学术研究不能丢失了本土社会发展作为主体这一更深刻的本质。把西方的特殊性理解为普遍性的潜意识,正使我们经临着忘记主体而使社会发展陷入全面西化的危险。西方社会的现实并不是东方社会的未来,我们应该树立全新的饱含主体性的思想现代性是由行为主体的历史性认识和展望中开始生成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最终形成的,是克服自身的局限,自觉进行实践努力的结果。并据此重新建构现代性的一般理论,克服社会发展领域的欧洲中心主义和学术研究上的“方法殖民主义”。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有必要共同反思“现代性”观念的历史,提高地域研究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的概括,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对观察、研究和分析国际问题、当代资本主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人们在理解和阐释这一论断的时候,却往往只限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不包括社会科学,这显然是片面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靠自然科学技术也要靠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也必然包括社会科学在内.  相似文献   

11.
树立科学的人才教育观,对于现代人才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抓好人才教育,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科学理性的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蒂芬·霍金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奇点证明”和“虚时间假说”是新的世纪之交物理学和宇宙学最重要的成就。奇点预言了时间的起点和终结,那是科学规律失去规定性的地方,而虚时间假说却又否定时空奇点,试图在量子不确定的前提下重新恢复科学预见性,这使得霍金的科学思想极富思辨特质。借助思辨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关“世界”、“时间”、“存在”的思想对霍金思想的思辨特质敞开一种可能的理解或说理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侯外庐运用唯物史观清理发掘清代学术史中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卓然成一家之言。他研究清代学术史是为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写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出对现实的深深关注。他始终以社会史研究作为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把社会经济视为解释、理解学术思想现象的基本立足点。他从明清之际社会大变动及思想剧变的历史关节点入手,探索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他运用跨学科等多种方法研究清代学术史,为我们树立起“实事求是”与“学贵自得”的一代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两次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地提出,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等思想.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的地位与功能的深刻洞见和高度重视,是对我们党50多年执政经验的深层次总结,是应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时代的战略和策略,也是他"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在理解上的困境出发 ,首先分析了唯物史观上的科学技术问题 ,强调科学不仅是理论的知识成果 ,更重要的 ,它是一种基本实践活动 ,从而重新厘定了科学和生产的辩证关系 ;其次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上的科学技术问题 ,指明了科学技术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从这两方面的分析论证 ,我们的结论是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科学报青年编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形势下 ,作为办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编辑 ,尤其是青年编辑 ,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肩负起历史使命 ,二是要树立现代意识 ,三是要增强爱岗敬业的精神。第一 ,肩负起历史使命。当前 ,我国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是我们的战略方针。知识经济正在崛起 ,信息社会正在到来。在这样的形势下 ,可能容易产生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我想 ,越是在当前的形势下 ,越是要看到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要正确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和作用。由于人文社会科学事关治国安邦的方向、路线 ,事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就是对劳动的存在论的重新阐明.这一阐明不仅消解了传统哲学对劳动的抽象思辨的理解,而且也堵塞了对人的本质作人类学或知性科学的理解,同时也本质重要地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部问题域.深刻领会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成果,不仅有助于厘清马克思哲学革命发生之进路,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下社会之生活.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主渠道”地位的确立,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历史赋予,是基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本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传播这一思想的教育手段不能是碎片化、感性的和随意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反思“主渠道”在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认识基础,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主渠道”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论述中,提出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重要内容,这为我们反对宣扬愚昧、迷信、伪科学的邪教组织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我们要高举崇尚科学的利剑,剥开邪教组织的反动画皮。揭露邪教组织的欺骗性、残忍性和反动性,认清邪教不是真善美而是假恶丑,进而认清邪教组织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实质。邪教和科学根本相对立什么是科学呢?科学首先是一种知识体系。其中,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体系,它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知识体系,它研究人…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 ,其自主性发展遭遇着来自政治、经济场域的力量。虽然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常因其受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受到质疑 ,但问题的关键 ,不在于摆脱意识形态的渗透 ,而在于转变政治意识形态导向的方式 ,使社会科学从各种权力话语和利益言说中摆脱出来 ,还原为独立、自由、开放的科学。另一方面 ,任由利益趋动的社会科学要实现其合乎科学的自主性发展也是困难的 ,它不能确保其在研究方法上的规范性 ,无益于社会科学内部的协调发展 ,也无力引导研究行为的合乎道德性。解决的办法在于要以科学本身的视角建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规范社会科学研究 ,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还原科学的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