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解释学的发展始终与语言问题相关。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认为 ,人是语言的存在物 ,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 ,理解中的视界融合就是一个解释者和本文之间无穷的语言游戏过程。语言的本体论意义意味着对生活世界的重新确认。伽达默尔由此展开了对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和实证科学方法的批判 ,显示了哲学解释学的文化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尼采悲剧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来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尼采认为哲学的使命是对生命的意义作出解释 ,并揭示了时代所患的虚无主义病症 ,“上帝死了”是他用来概括欧洲虚无主义的基本命题。他进而对欧洲虚无主义的由来作了追根溯源的探究并得出结论 :其根源在于欧洲的传统形而上学 ,即柏拉图奠基的世界二分模式。这一模式把世界分为变动不羁的现象界和不变的本体界 ,尼采指出 ,所谓本体界是用逻辑手段虚构的道德化本体。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尼采最重要的哲学贡献 ,其中 ,有两个观点对于当代哲学尤具启迪意义 ,一是对于语言在传统形而上学形成中的作用的分析 ,二是透视主义。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创新在于,他通过开放“理解和解释”的内涵,扩张“文本或本文”的外延,实现了其后现代解释学在理论上对传统解释学的积极突破。尤其将语言引入哲学和解释学,赋予语言和理解、解释以本体论的意义,强调历史传统在现实人们的处境及视域中融合创新,敢于肯定历史偏见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这是很富于时代人文积极创意的。但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无视理解、解释的客观实在性基础,淡化理解、解释的实践性矛盾斗争,漠视理解、解释的正当性与非正当性的原则区分及主导性与非主导性的原则差异,这是必须清醒加以批评鉴别的。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到透视,尼采对生命的解释变得更加深刻和完满。透视主义对生命的解释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也必须通过透视主义来完成对生命的创造性实践。尼采的语言透视论以语言为形式重新解释生命实践及其价值,进而实现对整个生命世界的修辞化解释和感性化审美。语言透视是解释生命世界的最好方式,是体验生命存在的最佳路径,也是权力意志向周围世界发出自己声音的最强音符。作为生命解释方法的语言与透视,两者具有本质的相互融合性和内在的彼此一致性,并共同探寻一种艺术化、审美化、诗意化和能动性的多彩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6.
尼采哲学具有鲜明的反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尼采对理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反对把逻辑、理性视作形而上学的根基,认为逻辑和理性都起源于非理性,反对把理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强调感官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其次,尼采主张用主观的相对的透视主义取代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从根本上否定客观的绝对的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透视既然是多元的,那么世界也是多元化的,是无限可解释的.正是尼采哲学的这些特点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其哲学具有反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库恩和伽达默尔对语言的重视、"先见"和范式在认识中的相似作用、是否可通约的分歧等,使我们直接把握到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库恩哲学与伽达尔的哲学解释学在文化领域的相通.这有可能导致将科学置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而不再超然.  相似文献   

8.
对于法国当代著名现象解释学家保罗·利科来说,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到底从语言意义解释出发,还是从此在分析出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与选择。充分重视可能采取的各种观点的辩证法,是他思想的基本风格。面对海德格尔“直接存在论”无法为抵达存在提供方法论的局限,他坚决主张从语言意义的解释出发“回问”存在的解释学思路。但是,海德格尔从此在分析出发追问存在意义所具有的视域革命性,无疑使他充分认识到,解释学哲学并不必须从“语言性”出发,而相反必须首先阐明什么东西来到语言。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既成为他高度关注先于语言并来到语言的东西的视域,也成为他从语言意义解释出发迂回接近存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六经注我”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解释学方法之一 ,它不是要求人们忠实于解释客体 ,而是强调了解释主体的中心地位 ,展示了与人的类本质息息相关的解释主体对解释客体的主动性和再创造性。“六经注我”的解释学方法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但也包含深刻的奴性内蕴 ,限定不足的“六经注我”还容易导致解释过程的随意性和解释结果的虚假性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对文学研究的一个最大贡献是 :提供了从读者出发进行研究的崭新视角 ,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的研究领域。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释学是接受美学的哲学基础。特别是现代西方解释学 ,它赋予人类的理解活动以变动性、不确定性和历史性 ,打破了传统解释学一直企图寻求本文客观存在的“原意”的迷信。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指出 ,任何理解都离不开解释主体 ,都是本文拥有的过去视界同解释主体拥有的现在视界融合后新产生的现时视界。所谓视界就是理解所具备的知识、情感、观念、阅历等前提要素的总和 ,是理解事物的立足点。因此 ,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私家解释”到“官方解释”的过程,目前依法由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分享法律解释权。然而,此种法律解释权配置现状却存在法律依据欠缺合宪性与合法性、立法与司法解释倒置以及实践中司法解释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据此,文章在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后,提出应制定统一的法律解释法、明确赋予法院法律解释权及实现个案解释与统一解释并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式解释即正式法律解释,是指由拥有法律解释权的主体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解释,是法律解释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式解释源远流长,在法制史上影响深远。本文采用定义、语义分析、历史考察、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古今中外正式解释进行梳理和整理,论述其独特性所在,寻求其产生和继续存在的真正理由。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研究,指出解决问题和不足的关键不在对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作细枝末节的修理,而在于对其进行重新架构,并且认为这一架构的重中之重是对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以使整个法律解释体系和谐,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行政解释、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都属于我国的有权解释,但在司法实践和行政管理权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相冲突的现象。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适用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构建和谐一致的法律体系;人民法院在尊重行政解释的前提下进行司法审查;强化司法审判的终局效力,保证司法独立;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限。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解释由解释的任务、标的和主体三项要素构成,它与审判活动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司法解释”的概念,应是对这种紧密联系的回应和强调。法律解释的平意方法以及解释中避免混入价值判断,并非保证法律适用客观性的关键所在。确立法官的解释权主体地位,使司法解释显性化,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必要性,这才是推进司法独立的当务之急。以最大限度保全或最小程度丧失法律的确定性为标准,在配置法律解释权的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来保障解释客观性,最终获选的是由法官进行法律解释。  相似文献   

16.
廓清立法解释程序的内容与范围,是研究与完善立法解释程序的前提,同时其本身也是立法解释程序的基本问题之一.对立法解释程序内容与范围的界定,应当从立法解释活动过程与立法解释程序内容的构成标准两个方面入手,以立法解释程序内容的构成标准为尺度来对立法解释活动过程的各个步骤进行筛选,是界定立法解释程序内容与范围的合理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司法解释体制的建立是司法解释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但不合理的司法解释体制会成为司法解释规范化的内生性障碍。在对司法解释界定的基础上,从制度、体制的层面上就现行司法解释的运作方式和过程进行反思,探讨了现行司法解释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原因,对我国司法解释的规范化与科学、理性的司法解释体制的建构等提出了改革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诽谤解释”以实质解释论为立场,扩张了诽谤、寻衅滋事等罪的成立范围。特别是“网络诽谤解释”借助“累积犯”理论解释诽谤罪的“严重情节”,本质上创制了一种新型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而网络诽谤公诉情形的增加为公权力介入言论自由打开了缺口。形式解释论以法律条文为中心,禁止司法机关的入罪解释,但不排斥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坚持形式解释论可防止传统犯罪网络入罪的异化,平衡名誉权与言论自由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彰显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权保障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与法律方法的基础与核心。一般的文义解释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和通常使用方式进行的解释,一般通过在立法与法学研究中对法律概念进行定义,对法律条文的语法与句法进行界定、解析完成。具体的文义解释是将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时,一般文义需与案件个体情况相结合,通过参照其他解释方法而确定法律文义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否合宪必须考察其与《宪法》第12条第1款的规定是否相抵触。对《宪法》第12条第1款进行文义解释,辅之于体系解释,并以法意解释加以佐证,可知在物权法中对国家、集体和私人享有的物权进行平等保护,既正确表达了民法的基本价值观念,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并不违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