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宝根 《老年人》2015,(1):35-37
红军长征在湖南经过的地域广、影响大。湖南既是红六军团西征的落脚点,又是红二、六军团长征的出发点,更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起死回生的转折点。红六军团:浴血开道挺进湘西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围剿”。在共产国际派驻中共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领导和王明“左”倾错误指挥下,中央苏区第五次  相似文献   

2.
红军诗人蔡会文阿柳蔡会文,生于1906年,湖南攸县人。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秋收起义。曾任红四军第三团党代表、红三军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湘赣军区总指挥、粤赣、赣南军区司令员等职。1936年春,由于叛徒出卖,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相似文献   

3.
范凡 《当代老年》2006,(11):28-29
在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支长征时间最长的部队,它就是肖克、王震将军率领的红六军团,也即后来举世闻名的三五九旅。  相似文献   

4.
在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位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勃沙特。进入新时期,为寻找勃沙特其人,还费了不少周折。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肖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传教士勃沙特帮助红军的往事  相似文献   

5.
孝文 《当代老年》2008,(12):20-20
1935年的松潘大草地,是阴雾弥漫、水草丛生、方向难辨的一片泽国,被当地人们形容为“魔草地”。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都经过此地,死伤严重。但许多女战士,却神奇般地走出了“魔草地”。那么她们是靠什么“秘密武器”创造了人间奇迹呢?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大革命时期,10万人口的桑植县有5万多人参加革命,2万多人牺牲,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奉献.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桑植县各族群众的生活至今还比较困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7.
张家界 ,人杰地灵。这里是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的故乡 ,也是红二方面军的根据地。当年成千上万的健儿从这儿追随贺龙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如今回到家乡安度晚年的老红军战士已经屈指可数了。龙年初始 ,我们有幸拜见了几位“老革命”。在桑植县城西 ,有一个依山傍水的院落 ,老红军战士肖瑞林就住在这里。86岁的肖瑞林 ,经历传奇 ,德高望重 ,满城都流传着他的动人故事。他1934年参加革命 ,1936年入党 ,是跟随贺龙长征到达陕北的老红军之一。他自豪地说 ,在所有的长征队伍中 ,贺龙的二方面军减员最少 ,出发时1万余人枪 ,抵达陕北时还是1…  相似文献   

8.
上将傅秋涛     
石海 《老年人》2014,(8):36-37
正平江籍上将傅秋涛是开国将帅群体中可圈可点的传奇人物。他18岁当选乡雇农委员会委员长,23岁担任红军赤卫团政委,26岁成为湘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率部坚持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党保存一支千余人的红色武装。"皖南事变"时,他所指挥的新四军第一纵队,  相似文献   

9.
甘荔  杨必军 《老年人》2006,(10):39-39
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因当时军情紧急,会议是边行军边召开的,所以又称“飞行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的瑞金、于都与福建的长汀、宁化突围,开始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但红军在西进途中暴露了战略意图,蒋介石于1934年11月17日发布《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计划大纲》,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待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的城步、绥…  相似文献   

10.
覃葛  蒋小英 《老年人》2006,(10):26-26
肖瑞林是张家界市的名人,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1915年,肖瑞林出生在常德澧水河畔一个叫肖家峪的小山村。1934年,贺龙领导的工农红军来到桑植,打土豪,分田地,播撒革命火种。肖瑞林受到革命思想影响,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在红二方面军某团当战士。1935年11月19日,肖瑞林跟随红军大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老年人》2015,(4):38-40
长征,给予了极具诗人气质和才华的毛泽东丰富的创作源泉。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长征的一年时间里,毛泽东诗兴勃发,创作了一系列长征诗词,记录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远征。作于长征前夕的《清平乐·会昌》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特别是宁  相似文献   

12.
1928年8月下旬,湘赣两省敌人纠集4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素有井冈山“北大门”之称黄洋界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3.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30余万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完成了从南方各革命根据地到大西北根据地的战略转移,不仅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而且为中国革命积蓄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其中,最主要的是依靠人民群众的长征精神。时光荏苒,长征胜利已经81年,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依靠人民群众的长征精神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谭普珍 《老年人》2005,(8):40-41
我的母亲谭木兰,原名娇仔,1922年5月10日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舲舫乡氵兆水村。1926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我的外公谭余保舍身忘家,参加革命,担任茶陵县农民协会主席,入党后,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先后担任湘赣苏维埃主席、湘赣省委代理书记和游击司令部司令。期间,蒋介石先后5次“围剿”苏区,并派飞机轰炸我外公的老家,一家人差不多都被炸死了。那时,我母亲不到8岁,幸好跟着乡亲躲进大山,才留下一条命。后来,母亲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外公。从此,她当上了小红军。在外公身边,我的母亲聪明伶俐,大家都很…  相似文献   

15.
弘扬长征精神,汲取红色精神精华,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以红军在长征中的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为主题,从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对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红军在长征中的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内容和红军在长征中的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的现代启示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外书摘》2006,(12):45-45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相似文献   

17.
贺吉元 《老年人》2005,(1):14-15
毛泽东和彭德怀都是湖南湘潭人,但直到1928年11月才第一次相见相识。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井冈山上突围1928年11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红四军会合。这是彭德怀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也是毛泽东第一次见到彭德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的历史轨迹姚涤新今年,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60周年。回顾当年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必将激励我们继往开来,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红一方面军长征1934年10月1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9.
从吕贝克到布来梅 大约9点多。瑞典HN运输公司的司机鲍·尼尔森,驾驶着斯堪尼亚卡车在吕贝克港口和我们会合了。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前,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美国记者斯诺据此完成了著名的《西行漫记》,日本学者冈木隆三也有《中国革命长征史》传世。而在我国,虽然回忆长征的文章数不胜数,但却没有人对这段“家史”进行全面的记述。直到《中国红军长征记》问世,才有了第一部由中国人写成的长征史。该书的作者就是现年71岁的老人郑广谨。郑广谨本不是作家,也未曾投身红军长征,他能完成《中国红军长征记》这部煌然巨著,有着极为艰难的跋涉和攀登。1930年冬天,郑广谨出生在皖南绩溪一个大山沟里,因为家穷,他只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