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澄海县在广东省东部,地处潮汕平原,韩江的入海口处,东南临海,西南靠汕头。境内的樟林埠是历史上有名的海运港口。汕头开埠以前,樟林港是潮汕及兴梅一带人民的主要出海口。尽管古樟林港因泥沙淤积而后退成为内陆小镇,澄海县仍由于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成为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重要侨乡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环顾当今世界,城市化已成为一股税不可挡的潮流,迅速地波及到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城市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差异甚大,当今世界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有较大差距。对现阶段胜界城市化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并对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分析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进fi比较研究。一、现代世界闹市化的发… 相似文献
4.
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利用济南市民工调查资料,描述迁移(流动)决策中家庭作用和性别特征。我国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特征决定了农村人口外迁大多采取家庭决策、劳动个人迁出的方式。由于同等劳动力素质的女性,外出打工收入低于男性,按照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家庭收入最大化原则,女性外出频率大大低于男性。而那些实现转移的女性人口,又具有发展动机高于生存动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首次登记了1985~1990年间的迁移人口,并记录了迁移发生的9种原因: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其他,从而为深入分析全国范围内不同原因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特征提供了空前详实的资料。笔者除了依据“四普”10%抽样资料外,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大学人口所的帮助下,对“四普”l%抽样记录进行了直接交叉汇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文的省际迁移原因别流场系列图,以为同好者玉正。1省际迁移的总体流场特征图1清楚地反映了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的三类典型流场形态1.1以四… 相似文献
6.
7.
改革以来中国永久性迁移人口和流动性迁移人口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人口迁移规模的增强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以是否有户口伴随为根据,迁移人口被分为两大类。有户口伴随的为永久性迁移,没有户口伴随的为流动性迁移。永久性迁移需要公安部门的批准,并且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而流动性迁移则是人走户口留,无需公... 相似文献
8.
1986年12月,我曾有机会访问中国,与有关部门和人士就人口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考虑到联合国对人口问题的介入,此次中国之行之所以重要至少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个,也是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就是美国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之间关于该基金参与中国计划生育方案所进行的无休止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之一,即国际社会对多边人口活动,尤其是通过联合国进行的多边人口活动是否还要继续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中国本身的人口状况。这个大国的出生率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的预测是何结果?计划生育是否正按其目标进行?从世界人口前景看,鉴于中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女性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从1985年至1990年全国直接报告以婚姻为动机的女性迁入者共4325747人,占同一时期女性迁入者总数的28%和全国迁入者总数的12%。因此,无论从婚姻迁移问题的复杂性来看,还是从女性婚姻迁移者所占的绝对及相对数量来看,从女性研究的角度来深入分析中国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基于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一些典型调查资料,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婚姻迁移态势、特点及婚姻过程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自1979年美国发现第一位艾滋病患者后,艾滋病人口的急剧增长已构成了对美国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卫生、教育、医疗保健、就业等领域相当广泛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巨额政府及私人赞助的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科研、教育及宣传已经带来了可观的成效,例如艾滋病患者权益的保护,新的病疗产品和方法的不断产生,患者生存寿命的提高以及病痛的减轻等。尽管如此,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趋势穆光宗中国人口迁移交象中华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有关史料历朝历代均有记载。但人口迁移作为人口变动的三个重要因素之一,建国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主要是开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甚至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背景下的80年代...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化研究,包括全体人口老化研究和劳动力老化研究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是否老化以及老化程度,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当时劳动力的社会活动效益,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未来全体人口年龄结构及其老化趋势。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劳动力老化研究,揭示劳动力老化规律和效应,建立完整的老化理论体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业人口的迁移分析伍理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对在业人口的迁移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量的汇总资料,为全面分析80年代后半期在业人口的流动迁移态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在业人...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90年代中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峰回路转,走出 80年代的阴影,开始新一轮的转移。本文主要根据已有调查结果分析了9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量、方式、产业、人口学等方面出现的新特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实质性提高的作用,最后探讨今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梳理1950~2018年世界各国(地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并通过同原点比较模型观察中国和典型国家的人口负增长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1950~2018年全球共107个国家(地区)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中由人口内在机制导致的有20个;(2)自然负增长国家(地区)除日本外全部集中于欧洲,最长负增长域平均为19.05年,且面临严峻的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形势;(3)与德匈俄"进入早,发展慢,程度轻"的模式不同,中日呈现出"进入晚,发展快,长期加速,回弹乏力"的负增长模式,且劳动年龄人口早于总人口缩减,老龄化、高龄化更严重,少儿人口占比更低。人口内在机制导致的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是一国人口变动模式的分水岭,应尽快探索负增长时代人口发展新规律、短期应急措施和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17.
家庭变迁是探讨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结合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策略3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变迁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代际结构转向以一代户为主,家庭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化和民主化,家庭生产功能日益扩大化,家庭赡养功能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特点,一些家庭问题开始凸显;在城乡中国和全球化背景下,家庭策略选择表现为当代中国家庭在应对复杂多元社会变迁时的主动调整与适应。未来中国家庭类型在日渐多元化的同时,将依旧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而这30年中国的人口问题也经历了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过程.随着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并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乃至21世纪中叶前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十七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广东汕头市的澄海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侨乡。在十九世纪中叶起的一百年间,曾形成人口国际迁移的高潮。这一迁移过程,对迁出地和迁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建国后,澄海的人口国际迁移仍有继续,并且具有一些新特点。本文在澄海1950—1979年国际迁移总体调查材料的基础上,抽取547个样本进行男女迁移 相似文献
20.
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人口科学》1998,(5)
本文通过计算和分解地区收入及发展水平差异,描述改革以来地区差异的具体特征;并根据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空间特点,揭示地区差异与劳动力迁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农村劳动力迁移以省内为主,跨省迁移中以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为主,以及农村到农村迁移具有重要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