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中西的理性分歧介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环境的差异分析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蓓蓓 《经营管理者》2009,(22):350-350
由于自然、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思维方式与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了解中西思维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对跨文化交际大有裨益。本文将着重从分析中国与英美思维的差异对这一问题进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西管理哲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隶属于不同的文化源流,因而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丈从分析管理哲学的内涵入手,详细比较了中西管理哲学的差异。并且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中西管理哲学必将慢慢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绘画艺术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元素,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绘画艺术的差别,二者很明显的差异之一就是在构图表达语言上的差异。该文讨论的要点为:中西画表达的意蕴不同:真实的反映与意识的再现;中西绘画表达语言的不同:遵从视觉规律与形为意驱在先;中西画表达视角的不同:受制于现实与掌控于意识。  相似文献   

5.
陈丽君 《经营管理者》2009,(16):284-284
思维、个性、生活习惯等文化的差异致使语言的差异,也必然带来对翻译的影响。因此,深刻理解各自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跨越语言的鸿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承载的思想和含义。本文就围绕中西语言结构、词汇缺失、思维趋向和缺乏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来谈谈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侯婷婷 《经营管理者》2012,(2X):354-354
人类交际有两种,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体态语在非言语交际中占重要部分,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西体态语进行比较研究并从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旨在减少跨文化交际中障碍。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然而因为地区的不同、各国的习俗甚至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商务礼仪进行比较和研究,以便实现更好的交际。  相似文献   

8.
中西对比研究表明,中西教学各有特点: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而我们以课堂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封闭式教学。本文结合就中西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不同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思维和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思维模式在英语写作中对于词语选择、句子结构和语篇构建等方面的表现,指出其对策是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重读写译结合和语篇教学。  相似文献   

10.
黄帆 《决策与信息》2011,(4):211-212
量化研究方法在行政管理研究中应用由来已久,它随着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成熟,并日益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文重点分析了中西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差异,然后就此提出了几点加强我国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钱穆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是阐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中西文化比较是钱穆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钱穆指出中西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是中西文化不同的本质原因。本文将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内倾性与外倾性;融合性与分别性并分别进行阐述。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代议制的核心价值在当今世界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各国代议制又有各自独特之处.本文从人大代表与议会议员这一代议制度的组成细胞入手,通过分析代议制下我国人大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的差异,管中窥豹,力透中西代议制度的差异.并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当借鉴西方议会制为我所用的东西,为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以期使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不失代议民主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3.
罗家德  侯贵松  谢朝霞  方震平 《管理学报》2013,10(5):639-648,656
通过对S镇行业协会个案的分析,并对比既有研究中协会的运作过程,将拓展个案法和二手数据分析法相结合,辅以中西自组织差异的比较,集中探讨了地方企业集群中的行业协会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本建立监督机制,以制约成员"搭便车"的动机并促进合作的,验证了能动的社会网、第三方信任和社会网结构内的封闭性在自组织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际商贸往来使得对外商务谈判迅速增加,国际商务谈判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是各国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中西谈判文化的差异并提出了对应策略,以促进谈判的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5.
陪审制度源自西方,是近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普通民众参与国家司法活动最典型的一种方式,而中西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状况和效果却不甚相同。通过比较中西方陪审制度在产生的历史基础、法律基础、对人员规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希望能吸收借鉴,更好地运用在中国的陪审制度上。  相似文献   

16.
王静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368-368
中西绘画有着各自纷繁多样的发展轨迹,虽然他们走过了一些相同或相近的道路,中途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色彩观念系统与形式法则,本文以中国和欧洲绘画加以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找到中西绘画色彩在历史长河中的共同点,确定他们的分歧标志,更为重要的是辨析中西绘画色彩相互借鉴、交叉、融合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中西领导学研究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借鉴西方领导学相关理论,是中国领导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领导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要做好对西方领导学理论的消化和吸收,前提之一就是要正确地认识中西领导学研究的差异,在对比分析中明确学习借鉴的对象,在甄别评判中找寻中国领导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电影无疑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影片名的翻译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也是电影翻译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电影名汉译进行解读,旨在分析翻译策略及翻译差异的原因,从而加强理解与宽容,促进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李约瑟难题”和“汤浅现象”实质上引发的是一个“科技中心生成和转移问题”,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的多方位的解答可总的归结为科技发展的内外因说,本文认为中西或各国科技发展的内外因的差异推动了中心的生成和转移,即可称之为“差异变动说”而差异和变动的最初因素是自然环境,至于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众多因素中哪个或哪几个较为关健则是个具体的历史的问题,但可将这些因素分为“力”的因素和“向”的因素,关于后者的研究要先于前者且比之更为重要,这就是研究李约瑟难题和汤浅现象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晨晨 《决策与信息》2013,(12):164-164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美术史的研究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美术研究要不断创新,美术研究要中西融合,创造课题、新方向,从而促进美术的繁荣发展。本文就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中西研究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