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企业的合并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问题。在国际上,对于企业合并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基本方法。但在两种方法的使用上,会计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考虑改变现行的两种方法并行的规定,美国已经取消了权益结合法。那么,在我国的企业合并业务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方法呢?下面笔者主要从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区别、采用的理由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国对于合并方法的现实选择。一、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区别(一)从定义上看购买法是指把购买企业获取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行为视为资产交易行为,即将企业合并视为一家企…  相似文献   

2.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作为公司合并所使用的两种会计方法。前者为各国所公认。而后者作为可选择方法,仅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美国已于2001年取消权益结合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也在2004年3月提出全面使用购买法。我国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还未制定,面对众多会计“先进”国家对权益结合法的舍去,在我国,权益结合法究竟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对我国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50多年以来,企业合并会计一直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随着FASB和IASB先后废除了合并会计中的权益结合法,以及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对权益结合法使用范围的界定,会计学界必将掀起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选择问题上新一轮的大讨论。本文从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处理及其所产生的会计后果入手,假定在契约论三大假说成立的前提下,探讨三大假说对企业合并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并希望以此对会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而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却出现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二元并存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经济后果和会计后果进行分析,来解释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中二元并存的原因,同时对权益结合法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使用对我国现阶段来讲是一种比较理智和现实的选择,但应该进一步明确这两种方法各自使用的范围,并提出对于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新设合并应该采用权益结合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并有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主要形式。吸收合并和创立合并的结果都只留下一个单一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 ,控股合并所生成的母子公司则都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 ,合并后都必须进行会计处理 ,以反映整个经济实体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 :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合并方以现金、票据和其他资产或债权作为合并代价 ,实现合并 ,应采用购买法 ;如果合并方完全用自己的普通股票交换对方几乎全部的普通股 ,以实现双方股权上的集合 ,这时应采用权益集合法。在购买法下 ,合并方在…  相似文献   

8.
权益结合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之一,各国的会计部门对其使用的规定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性作出分析.并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蒋淑华 《经营管理者》2013,(15):165-16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往往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的方式,达到减少同业竞争,拓宽生产经营渠道、降低成本等目的。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以CAS2长期股权投资、CAS20企业合并和CAS33合并财务报表对并购重组事项的会计处理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实务中发生的某些特殊情形仍然没有规定可循,如股东以股权投资,新设立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和合并报表编制基础的会计处理问题上,出现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不同的观点。同一会计事项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会大相径庭,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事项的正确理解。本文拟以实务中遇到的一个资产重组案例进行分析,对以股权出资设立非全资子公司的会计处理中存在争议的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应用现状,以TCL集团换股合并TCL通讯的案例为分析对象,从我国现有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认为,以TCL集团换股合并案为典型代表,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权益结合法有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和继续应用的空间。本文分析的实践意义在于: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依据,除了取决于参与合并的一方是否取得了对它方的控制权之外,还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保留了权益结合法,这种做法在现阶段是存在着合理性的。本文通过对权益结合法特点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应用权益结合法的难点,并对进一步规范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使用给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购买法和权益法的应用一直受到关注.本文对购买法和权益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当前允许购买法和权益法并存,是立足于国情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财务报表的合并一直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原因在于财务报表合并的理论、处理技术以及方法的复杂多样性。本文就企业财务报表合并问题,首先介绍并分析了报表合并的制度和背景,继而从报表合并的范围、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商誉摊销处理方法等的方面解释了财务报表合并存在的缺陷以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和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并购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因基本会计假设松动而引发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变化,涉及的面较广。从我国近十年来的并购实践看,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资产评估:兼并和合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取得控制股权不应评估,资产评估的结果不仅是作为并购价的依据,还应据此调整帐面记录;(二)并购日的确定:应以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和在法定股份登记机构办理过户手续为标准来确定;(三)商誉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无论是正商誉还是负商誉,都应作为递延项目推销,而不宜采用其他方法;(四)并购的会计方法:应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并制定严格而又具体的操作指南来规范权益结合法。  相似文献   

15.
权益法和购买法是两种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权益法和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流程以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企业合并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用合并或购买其他企业产权的方式取得其他企业控制权,以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种经济行为。我国今年2月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明年将正式施行。其中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企业合并理论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实务中,记录企业合并的主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介绍了控股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处理的基本方法介绍,包括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平行法和顺序法。并探讨了权益法与购买法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分析了对控股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论文最后讨论了控股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控制权计算方法和控股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流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作了详细分类和明确规定。本文主要从国际国内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历史演变和我国现行规定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及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的几个方面对两种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交易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正确区分和界定两种企业合并,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限制企业通过合并或置换等手段制造利润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合并方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合并的交易价格受控制方操纵,控制主体操纵的合并价往往能在远离市场公允价水平上实现,合并中发生的评估费用、审计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合并直接费用可以理解为集团内部的管理费用,形成合并方的当期损益.由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都形成了合并方的单一会计主体,合并主体的会计处理规则类同,本文主要阐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