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切的小说《耻》表现了南非在后种族隔离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殖民后文化冲突,特别是在白人特权消失后的社会里,黑人与白人的人性扭曲和道德伦理的严重错位。从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库切的小说,更能透视出作品的悲剧意识和对南非文化人生存窘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明冲突下的人性对话--评库切的小说《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是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的代表作.小说以极端特殊的社会环境--南非为背景,采用复调的形式,展现文明冲突下的人性对话.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对人类现实生存的困惑,意在探讨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适用性问题,小说因此具有了丰富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尖锐的社会种族矛盾.库切在小说中展示了后殖民语境下动物和女性的相似地位: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和动物同为父权制、种族主义和物种主义的牺牲品.并且,作品体现了库切对于动物权利和女性地位的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4.
《耻》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的力作之一,和库切的其他作品相比,《耻》引起了中国外国文学评论界的更大注意,小说里描述的黑暗让众多评论者们感受历史时空下人们的无奈和痛苦,笔者则认为小说给我们更多的是启示,是救赎,从侵占他者到超越自我,这样,我们就可以走出悲观阴霾的历史政治时空,迈向库切式乐园。  相似文献   

5.
在库切的小说《耻》中,主人公卢里始终处于一种尴尬境地。透过卢里所遭遇的种种尴尬,我们不难感受到作家对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南非历史、现状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无奈和焦虑。  相似文献   

6.
为库切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基础的《耻》是一部思想深刻的作品,小说以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为背景,讲述了白人卢里和露茜父女深陷生存困境的故事。他们的遭遇如实地展现了生活在新南非的白人如何一步步丧失话语权,陷入生存“耻”境,最终难逃历史性悲剧宿命的图景。故事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人性的思索和对个体生命历史宿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库切的代表作《耻》是一部振聋发聩的作品。在小说史上库切的独特贡献是把现实主义小说写实性的叙事传统与库切式的诗意品质完美地结合起来,成就了一部超越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库切对20世纪的制度与人性的双重异化有着先知般的预见力,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作品文本以文明社会的生命本能为出发点,凸现20世纪末制度与人性的双重异化;以简朴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真实呈现后现代社会人之困顿;以其深邃的思辨、简洁的语言、犀利的笔调描绘了现代社会西方文明中虚伪的道德和残酷的理性主义;展示作家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其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库切的《耻》尽管在他本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就被翻译到国内,但这个与后殖民理论暗相契合的小说文本在中国获得广泛关注还是获奖之后的事。《耻》是一部对南非种族制度所导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进行反思的文本,以话语与权力为基点,尝试探讨后殖民话语中个体与总体、历史与当下的复杂关系,是进入库切世界的重要前提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库切是一位"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的作家。本文主要从心理分析及创伤理论出发,对库切在其小说《耻》中所构建的脆弱个体及家庭罗曼史分析,进而分析其创伤主题。  相似文献   

10.
库切的小说《耻》2008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后,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电影无论在神还是形上都忠实于原著,仅在某些细节处理上与小说相异。电影与小说的相异之处,既体现了电影对小说进行增删替补意义,也揭示了小说与电影两种表现艺术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库切小说《耻》中,叙事者的卢里所经历的种种耻辱构成了小说的主题。“耻辱”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随着卢里身上中心主义的一一消解逐渐建构起来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耻》在叙事表达层面,运用“中心消解”式的叙述策略,主人公每一个中心主义情结消解的过程也是他新的耻辱形成的过程,这些看似独立又环环相扣的“耻”构成了小说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2.
南非小说家库切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人性的探讨和追问是库切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库切在其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并非一般意义上对人性善恶本质的讨论,而是对新南非制度下种种扭曲和变异的人性的探求、声讨和追问,实质上是对南非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痛斥和批驳。  相似文献   

13.
《耻》是南非著名作家库切199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开普技术大学教授戴维.卢里的道德之耻、个人之耻、历史之耻,揭示了人的本性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在欲望的凸显所导致的父女俩的人生悲剧中反思历史与现时,我们从中看到了在历史变革大潮的裹胁中生存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与他们纠结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导致了南非长久以来难以解除的种族间的矛盾与冲突。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耻》反映了"反向种族主义"在当今白人与黑人社会各个领域的动向,及南非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5.
库切作为"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家,其文学作品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在叙事技巧上大都有别于传统文学。其小说《耻》重视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动,运用了象征性描写,文体新颖但主题晦涩,表现了与以往写实主义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即运用象征主义与意识流创作手法(形式)来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等方面(内容),使形式和内容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结合,因而受到了世界文坛的瞩目。  相似文献   

16.
库切作为"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家,其文学作品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在叙事技巧上大都有别于传统文学。其小说《耻》重视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动,运用了象征性描写,文体新颖但主题晦涩,表现了与以往写实主义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即运用象征主义与意识流创作手法来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使形式和内容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结合,因而受到了世界文坛的瞩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库切以作品《耻》分析和讨论了南非白人种族在后殖民和后隔离时代的南非社会中所遭受的人性耻辱。他们像狗一样毫无尊严地生活在南非这片土地上。尊严的丧失是人性耻辱最鲜明的体现。男主人公职业生涯的堕落和女主人公的被辱和委曲求全是本论文主要讨论的两个方面。南非的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是造成主人公尊严丧失的深刻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8.
库切的小说《耻》展现了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社会面貌。在新南非的后殖民语境中,白人失去了话语权和土地,与动物他者一样沦为边缘群体。后殖民主义为种族他者发声,而后殖民生态批评则将关怀的范畴扩展至动物他者。在这两种学说所构成的后殖民视角中,南非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种族他者与动物他者的边缘境遇得以审视。在库切的叙事中,动物生存范式对于边缘群体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库切在《等待野蛮人》中展现了系统力量造就的“敌意想象”和情境力量场中的“去个人化”对施恶者人性和行为的强力影响,改变了人们对人性和罪恶行径的定势认知。虽然库切对人性之黑暗有着清晰的洞察,然而,他并没有对人性丧失信心。通过对主人公这一平凡英雄的刻画与褒扬,库切试图向人们传达:只要坚守人性之本分,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意志力抵抗住外在力量的影响,避免走向恶之端。库切对罪恶和人性的深刻剖析显示其作为一名哲学作家的深度思辨。  相似文献   

20.
库切的小说《耻》以南非殖民生活和冲突为背景,揭露了黑人和白人之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人公卢里态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卢里对狗的态度的变化,卢里和露西之间关系的变化,卢里和佩特鲁斯之间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