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出土医方中,量词以单音节居多,但也有一些多音节量词。本文对其中的“三指撮”、“刀圭”和“方寸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上古时期人类对语言本质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初迹于东西方的一些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生发于哲学意义上的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索的开启。以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古代先哲们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地对其所触及到的有关语言本质问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并不同程度地萌生出诸如语言工具说、语言符号说、语言本体说等诸多意识,取得了不少为后世语言哲学理论所瞩目的卓越成果。  相似文献   

3.
语言模糊现象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尽管长期以来,明白和精确是我们讲话或写作所追求的标准,但语言本身的特性和其语用决定了模糊语言大量存在。文章主要以语言学为基础,结合广告的运用,对模糊语言的存在、发展历史、出现的原因、模糊语言的分类、在广告中的运用(模糊修辞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有其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使新闻报道产生简洁美、形象美、准确关、平衡美、含蓄美,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增强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词源学、词汇学以及修辞学的角度探讨模糊语言的使用及其翻译,并运用实证法和分析法说明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不模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辨证的角度出发,对模糊语言的精确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语言的模糊性是与精确性相对立的一种客观实在,是人类有效地进行交际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功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相辅相成,而语言的模糊性所产生的美感使语言丰富多彩,韵味无穷。在现实生活中,模糊语言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和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模糊语言是表现客观现象的手段;第二,模糊语言是表达主观情感的需要;第三,模糊语言有利于美的创造和欣赏。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语或模糊词组引起的,所表示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于明确确定或精确确定的语言,也包括一些约定俗成、语义能为人们理解的语言。模糊语言具有模糊性、依赖性、相对性,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避免报道的呆板化、绝对化,使新闻报道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古汉语中的名词作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作补语是古汉语名词用法的一个特点 ,它和介宾词组作补语有时相通 ,但不是介宾词组作补语的省略形式 ,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补语形式 ,在现代汉语中仍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12.
立法语言中的模糊现象不可避免。在区分“模糊”与“歧义”“笼统”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建的当前我国立法语言语料库中的模糊现象进行穷尽性考察后可知,立法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可分为“表达上的模糊”和“内容上的模糊”。其中“表达上的模糊”表现在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上;“内容上的模糊”表现在代词与助词上。立法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是法律简洁性的需要,也是法律周延性的需要。针对模糊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从立法技术规范的视角,应通过“避免不必要的模糊词语”“列举相关信息”或“条款补充”“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手段,使模糊信息明确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他们是在海外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这部分人中,有必要加强古汉语的教学。古汉语的学习,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审美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就是古代汉语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与古代汉语的“诗性”之间具有深层的联系,但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现在研究得还非常不够。把中国古代文学翻译成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文学行为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对于语言“诗性”的误解。《关雎》的文学价值就存在于它具体的语言之中,改变其语言形态就是改变其文学性,所以《关雎》是不能翻译的。《关雎》的不能翻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雎》可以作多种解读,而翻译实际上消解了《关雎》的复杂性、多义性以及开放性;第二,《关雎》在语言上的形式美没法翻译;第三,《关雎》的“意境”没法翻译。现实的把《关雎》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理论上经不起深入追问。翻译本质上是对原作的一种解读和欣赏,而不能替代原作。本文通过追问《关雎》为什么不能“今译”而追问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性。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是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诗人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特殊手法。古诗叠词蕴含丰富的模糊意境美感,是进行诗歌翻译的难点。从模糊语言的视角探讨模糊语言和叠词翻译,分析古诗叠词的模糊美,从而找到古诗叠词英译的最佳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多学者对上古汉语专书中的复音词作了定量——定性式的研究,得出大量可信的数据和可靠的结论。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把定量的考察与定性的说明结合起来,把数量变化的规律当作衡量上古汉语构词法发展变化规律的标尺,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说明。  相似文献   

17.
发挥医古文课的多重作用——谈医古文课的内涵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医古文课现状、所处环境、现有条件、现实和长远需求以及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考虑,认为应把医古文课建设成传授古汉语古文化知识的课堂,展示古文献风貌和中医学术价值及其文化底蕴的窗口,提示中医治学门径的阶梯,拓宽学业视野的了望台.介绍新编医古文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从发挥中医古文献学术"窗口"作用、发挥科研启蒙作用、发挥中医古文献导读作用3个方面,介绍在深化和拓展医古文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比较法是古代汉语课堂上一种应用面很广的教学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对比和类比两种。要用好这种教学方法,既要弄清宜于比较的内容,又要选准恰当的比较方式,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行。教师要用好比较法来教,更要使学生用好比较法来学。  相似文献   

19.
论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模糊性指词语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模糊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而模糊语言的本质特征及成因则是研究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修辞的关系、模糊修辞对象及模糊修辞构成手段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有效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有助于日常交际的成功,还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作者从认知的角度,主要分析了模糊语言的基本涵义、存在的原因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