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14,(19):28-29
每一个都市里的人都希望能够吃上绿色无公害蔬菜,而都市里真有一类蔬菜,从播种一直到收获,它们都不曾“吃”过一粒化肥,也不曾“喝”过一口化学农药;每一个都市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在都市农场享受采摘的同时,还能够享受亲子娱乐项目。 薛光是个80后,2012年他辞掉央企旅行社主管的工作,自己在北京通州西集开了一家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101农场”,立志打造一个都市绿色无公害农场。  相似文献   

2.
同一个普通城里人到乡下散步,特别是在四、五月里,不为他对事事无知感到惊奇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到乡下散步,不为自己对事事无知吃惊也是不可能的。成千上万的人浑浑噩噩地过了一生,分不出哪是橘树哪是榆树,也听不出画眉和山鸟的鸣声有什么不同。住在现代城市里的人能够分辨这两种啼声大概是极其罕见的。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这两种鸟,而是因为我们从不去注意它们。  相似文献   

3.
早在2004年1月之前,贵阳市大多数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就已经以煤气、电力为主了。然而,入冬以来,人们又看到送煤人的身影在都市的街头巷尾时隐时现。送煤人,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也确实留存在许多人的大脑中。住在城东小区的方先生家,气、电生活灶具样样都有,可年迈的老母亲说:一个家庭冬天没有个煤火不象家。于是他们家又买了 200公斤蜂窝煤。一家生煤火,多家人遭殃,管子里冒出的煤烟气令楼上住户苦不堪言,其实这不是个别现象。冬季的贵阳,都市里送煤人的身影及他们稀疏的吆喝声,给都市人留下不一样的感慨:有人期盼有人烦。  相似文献   

4.
现代都市,楼房鳞次栉比,人流摩肩接踵。有人说这样的环境极为有利于人们扩大交往,但也有人喟叹都市人的“生理距离不能再短,心理距离不能再长”。如果是说社区居民间出于尊重隐私等原因而来往不多,或者为居家安宁而不愿与邻居交往,以致“住在对门不知姓,天天见面不相认”,确也是事实,但并不尽然。君不见,不少社区的老年人就彼此过从甚密,相处甚欢,他们你帮我扶,互敬互助,倡导了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下面记录的就是我们在走访座谈中听到的滚烫话语。接力养老新途径马长祥(老干工作部门干部):目前,我国银发浪潮汹涌而来,由于…  相似文献   

5.
这场灾害再次给人们烙下了一个强烈印象;中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太脆弱了,在人们生活的都市里似乎随处潜藏着“地雷”“我们重庆不像北京,也不像上海、广州,我们像香港。”重庆著名的解放碑广场上总是走动着许多人,一个漂亮的重庆女孩对身边的朋友这样说。当然,这也是很多到过重庆的外地人的感受。1997年成为直辖市市民的重庆人总喜欢拿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与香港比较:起伏的山地,狭窄的街区,令人眩晕的高楼大厦,摩肩接踵的人流……“漂亮、繁荣、现代。”甚至连境外的游客也如此感叹。城市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文明和发展的象征。现在,每座中国城市都希望有  相似文献   

6.
入夏以来,大江南北,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数据表明,今夏我国高温地区范围广、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实属历史罕见……其中,浙江、福建两省在整个7月里,几乎天天都处于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在欧洲,持续高温同样让人们日子不好过。橙色高温警报覆盖了半个法国,已经热死了40多人。  相似文献   

7.
柳柳  晓晓 《女性大世界》2004,(5):116-117
C型行为,cancer的第一个字母。是一种会导致肿瘤病发的行为模式,C型行为不是指那些患了癌症的人们的行为特征,是说,快节奏的都市社会中,们面对不愉快,压力大的事情,不敢发泄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甚至过分忍让的行为。结果,这样的人群其肿瘤的发生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尤其是作为都市生力军的白领阶层,C型行为更加普遍,同时也意味着,这些白领人是癌症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8.
入夏以来,大江南北,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数据表明,今夏我国高温地区范围广、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实属历史罕见……其中,浙江、福建两省在整个7月里,几乎天天都处于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在欧洲,持续高温同样让人们日子不好过.橙色高温警报覆盖了半个法国,已经热死了40多人.  相似文献   

9.
方亮 《公关世界》2010,(11):20-21
建筑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必需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声地展示着城市的历史与风情。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在现代都市里,触目是一幢幢或现代时尚、或古朴雅致的高楼大厦,它们张扬的姿态让城市变得流光溢彩、魅力十足。而在这些凝固的音乐背后,则是建筑设计师与房地产企业默默的付出与创造。广西龙基集团就是这一个创造了一系列地标性建筑、让城市更美丽的房地产企业。  相似文献   

10.
小宽 《中外书摘》2014,(7):92-94
春天是一个吃货狂欢的季节。据说要是寻找春季鲜美的极致,还是要在长江里摇曳,沿着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一些洄游的鱼类开始停泊在一个个城市,它们带来鲜美的口感和动人的传说。如果以时间为线索,长江里最有名的三种鲜美的鱼类的排序应该是:刀鱼、河纯、鲥鱼。在传说中,它们日渐稀少,于是身价百倍;它们鲜美无比,于是万人追捧;它们风光无限,于是流言不断。对于北方人来说,很难吃到货真价实的长江三鲜,北方人的童年味蕾上也没有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都市婚礼最新潮□东方时下,一些青年一反结婚时摆婚宴的传统,追求新颖、富有文化品位的婚礼。旅游结婚:天涯海角皆有情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都市里忙碌的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当城市的拥挤、嘈杂使人们心神疲惫的时候,唯有到大自然中走一圈,听溪流、看云飞,才能得以...  相似文献   

12.
别样的关怀     
都市里,人们喜欢如荫的绿地、如幻的霓虹、如云的高楼,但是住宅高楼里的小广告单恐怕就没有人喜欢了。不喜欢没关系,小广告单不计前嫌、执著地占领着楼道里的墙面、窗口、栏杆、门边。人们望“单”兴叹,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不知道,作为最忠诚的古都守望者,已故的梁先生如果看到长安街边上的“巨蛋”,会不会痛哭失声。但我们知道,当时那位副市长的预言已经完全应验了:北京“到处建起的高楼大厦”的确映衬着老房子成了“鸡笼、鸟舍”。而今,许多人陶醉在国内城市的“起吊机”经济里,似乎世界上其它现代化都市里有的,中国已经一个都不缺了。如今的中国城市也当仁不让地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了,但用了几百年上千年积累的那种曾经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古老庄严的底蕴也消失殆尽了。而城市,与过去相比,确实不再是千篇一律了,但是她却满身是法国的影子、瑞士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公共关系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公关现象可也说充盈于人们的生活空间,国家公关、城市公关、企事业单位公关、个人公关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学者认为,“公关的首要任务,在找回因都市化而失去的社群感,即一种街坊相亲、休戚与共的感觉”,社会学的视角让人们看到在都市丛林里重建交往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说美感     
一人类用“美”来形容的对象过于宽泛,稍加深入思考就会发觉,宽得有些离谱。我上句话中的主语是人类,就是说,不仅中国人如此,其他诸多民族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如此。人、物、景观,统统可以用“美”(或者用beautiful等词汇)来形容,但其实它们完全不是同一品性的东西。一个美女可以唤起男人的激情和性欲。一朵鲜花、一块宝石、日出东海、月挂中天、飞湍瀑流,也可以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愫,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交际》2005,(3):11-12
《向左走,向右走》 冬天,我习惯坐在街边有落地玻璃窗的快餐店里看外面的行人。人们把大衣的领子高高竖起,低头擦肩而过。每到这个时候,我会感到孤独,一种只属于城市的孤独。 正如同《向左走,向右走》里写的那样:"就像都市里大多数人一样,一辈子也不会认识,却一直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微博     
城里的穷人 现在的大学生,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基本上则毕业就已经可以被归为贫困人口了。——谁家猫猫 靠死工资生活的都是穷人,新税法下不需要缴纳个税的也基本上都是穷人。——花果山大王 相对城市穷人而言,生活在农村的穷人更幸福,起码空气公平呼吸,如果生活在城市,你没天天开空调,你只能被别人家排出来的热气热死;  相似文献   

18.
城市里的人对于“舍宾”这个词汇,如今已经不再陌生了。即使不明白“舍宾”这个词来源于哪里,词的原意是什么的,人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舍宾是一种新兴的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09,(23):61-61
说话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说话也是保持身心健康必要和重要的条件。为了健康,就天天都要说话。上了年纪的人,人际交往的机会相对少了,行动受了限制,那么就更需要留意与人多说话、多交流。如果身边没有人,心理学家建议,老人可以对自己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话。  相似文献   

20.
杨柳 《公共关系》2001,(1):76-76
我觉得处理家庭问题比在社会和单位里处事,更需要公关技巧。朋友或同事,相处得不舒服了,可以疏远他,甚至不理他,但是家人不行,你不能随便开除一个人的家籍,你得天天面对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