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学派(Property rights School)或产权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pertyrights),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虽然这一学派的历史可追溯到30年代约翰·康芒斯和罗纳德·科思等人对经济中所有权的研究,但真正使这一学派初具理论体系、为学术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泽尔滕及其对策论唐久红德国学者赖因哈德·泽尔滕与两名美国教授约翰·纳什和约翰·豪尔绍尼因在把对策论运用于经济分析方面取得的卓著成就,而荣获199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笔总额为95万美元的奖金将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纳什、伯克...  相似文献   

3.
K·威廉·卡普教授是美国著名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写过许多文章和专著,对研究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于1976年10月逝世。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为纪念他六十五岁诞辰,出版了一本论文集,题为《制度经济学的展望》,1977年由D.C.希思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发行。本文是该书的一章。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离度概括性的考察。作者指出该理论的理论渊源是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和大卫·休谟的政治哲学,是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和瑞典学者威克塞尔的经济思想,并在较为详细地分析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的同时,还对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和领袖詹姆斯·布坎南的学术思想演变过程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和局限性作了有根据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曼柯·奥尔森(Maneur Olson)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1932年1月22日出生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场主家庭,1954年获得北达科他州州立大学的理学士学位。随后到牛津大学学习,受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罗伊·哈罗德经济思想的影响,1960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61年进入哈佛大学,师从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  相似文献   

6.
卡尔·吉纳尔·密达尔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学荣誉教授,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制度学派是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一、对制度学派的新关注80年前,自T.凡勃仑发表《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进化科学?》始,美国的制度主义运动已有悠久的历史。80年来,这个运动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制度主义运动由于当时凯恩斯经济学占统治地位而逐渐走下坡路。近年来,人们对制度经济学似乎又重新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部分是因为受了J.加尔布雷思和古纳·  相似文献   

8.
评哈里·哈丁新作《脆弱的关系:1972年以来的美国与中国》[美]J.斯塔尔李向前编译最新一期《亚洲研究杂志》发表知名学者,美国耶鲁─中国协会教授约翰·布赖恩·斯塔尔(JohnBryal。Starr)的文章,对哈里·哈丁新作《脆弱的关系》作了评述。斯塔...  相似文献   

9.
史家之绝唱——布罗代尔的《地中海史》简介常绍民叙述当代史学,不能不涉及法国的年鉴学派,因为它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史学流派之一。年鉴学派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创立,他们以1929年创刊的《经济和社会史年鉴》杂志(1946年起改称《经济、社会和文...  相似文献   

10.
书讯     
R.芬克主编:《供应学派经济学评介》(最新经济学论文集) Supplv-Side Economics:A Critical Appraisal.By Ricard Fink.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美国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美国弗吉尼亚州乔治·马森大学理查德·芬克主编的一本最新经济学论文集。这本论文集收集了25位经济学家新近发表的有关供应学派理论及里根政府实施情况的争论文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尖锐批评和讽刺了现任政府。托宾宣称:里根经济学同供应学派并无联系,或者说不存在继承关系。相反,他  相似文献   

11.
沟通中俄文化的使者──记十九世纪来华的俄国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史上,随俄国传教士团来华的俄国医生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拟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期引起国内学术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 早在1711年,清朝理藩院在准许俄国传教士团换班时,便要求俄国派一名外科良医随传教士团一起前来中国①。 1715年俄历12月 2日,彼得一世下令派遣彼得堡医院外科医生英国人托马斯·加文随洛伦茨·朝格一起前往中国②。这是俄国政府派到中国来的第一个医生。在此之后,俄国政府又于1719年6月初,决定派遣英国人医生约翰·贝尔随俄国特命使臣列夫·伊斯梅洛夫(旧译伊兹迈洛夫)前往中国③。…  相似文献   

12.
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79年1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是对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阶级与阶级冲突”问题的六本书的综合评述。这六本书是:《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里的劳动过程与阶级斗争》,安德烈·戈尔兹编(1976年);《阶级结构的社会分析》,弗兰克·帕金编(1974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当代英国研究》,约翰·韦斯特加德和亨利埃塔·雷斯勒合著(1975年);《先进社会的阶级结构》,安东尼·吉登斯著(1973年):《工人阶级的社会形象》,马丁·布尔默编(1975年);《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阶级》,尼科斯·普兰策斯著(1975年)。作者除介绍上述著作中提出的问题,还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新现象、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国自傲,是最愚顽的自傲。国家好比荒草丛生的庭院,这是一些芜杂的荒草,良莠不分,妍媸互混。还会有什么样的堂吉诃德会为这个杜尔西内娅去卖命打斗呢? ——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  相似文献   

14.
朱风云 《社会》2002,(8):35-36
在现代生活中 ,商业氛围异常浓郁 ,由此而产生的商业广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它的存在及其巨大的诱惑力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已经成为一种令人兴奋或焦虑、满心喜悦或厌恶恐惧的文化行为和文化控制体系。英国 ,毋庸置疑的也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 ,商业广告业也相当发达。英国作家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在他1973年的《英国人》著作中阐述了自己对商业广告推销的看法 ,并对商业广告深感忧虑。他同时也阐述了英国人特性的种种风貌 ,并且认为 ,英国人是与众不同的 ,这种与众不同充分反映在英国人的特性中。他认为英国人有独特的…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科学技术及新兴产业有了广泛而高速度地发展,形成了新技术革命。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预测未来的著述也纷纷问世,提出各种关于这次新技术革命的理论。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是指本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的各种经济学流派和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现代凯恩斯主义(包括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托宾、琼·罗宾逊、卡尔多等人;货币主义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哈耶克、罗宾斯、罗普克、缪勒──阿尔玛克、艾哈德等;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是加尔布雷思、包尔丁、海尔布罗纳等。此外还有瑞典学派、供给学派、合理预期学派以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可以说学派林立,学说纷云。如果只考虑其政策主张或趋向,可分为两大经济思潮,即国家干…  相似文献   

17.
宗教哲学人类学是以西德亨斯坦贝格、哈默、科列特、拉涅尔等著名思想家为代表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人类学的一个流派。其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是现代德国哲学人类学,及其奠基人马克斯·谢勒、赫尔穆特·普列斯涅尔和阿尔诺尔德·海伦的著作。马克斯·谢勒的哲学人类学实质上就是宗教哲学人类学,它含有决定这个学派进一步发展的某些因素。如:论证人对世界的“开放性”理论、通过与动物的对比确定灵魂的本体论地位,等等。这个流派的特点是它的拥护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动用了当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全部武库。同时,广泛地运用了现象学、释义学、先验的新托马斯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出版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杂志第6卷第1期(1992年秋出版)报道,由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的约翰·迪金斯、罗马大学的弗朗科·弗拉洛蒂、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阿瑟·J.维迪奇和内华达大学公共管理执行主任雷克·蒂尔曼组成的一个专门筹委会最近宣布,“国际索尔斯坦·凡勃伦协会”将于1993年12月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成立并召开一次学术讨论会。成立该协会的目的是:1、按照凡勃伦  相似文献   

19.
一、姓名的排列顺序现代英语人名通常由本人名字与家姓组成。名字与家姓的常见排列顺序是名前姓后,如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是名,Shakespeare是姓。若干结构较为复杂的人名,其姓与名的常见排列顺序也是名前姓后。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姓名形式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前两节,Charles是狄更斯的  相似文献   

20.
制度学派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所强调的制度分析、演进观念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 ,都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集中体现了制度学派的学术影响 ,二者在制度分析、交易成本概念、权力分析、企业组织和制度变迁研究等方面 ,具有理论继承关系 ,因此不能忽视制度学派的学术影响。并且根据已有的迹象和趋势 ,可以预言随着经济学的融合 ,制度学派也可以进入主流经济学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