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我国纳税服务的现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服务是指税务部门为执行税法、管理税收收入和方便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所采取的一系列安排和举措。优化纳税服务一方面可以降低税务部门的税收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是提高全社会纳税遵从度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的纳税服务虽已日趋完善,但纳税成本和征管效能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仍影响了纳税服务的总体水平。因此,应通过整合办税资源、完善税收征管服务、降低办税费用以及建立协税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纳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制度化的权利"才是真实的权利。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纳税人保护基本法,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主要依据《税收征管法》,虽然其在纳税人权利保护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制度设计与实施都难尽人意。在《税收征管法》修改酝酿之际,纳税人权利保护成为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课题。立基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理念,着眼于修改纳税人的概念条款;系统规定纳税人权利体系;增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可操作性;以责任法治来规制相关机构的权力;完善税收征管法中的纳税服务法律体系建设;改善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诉讼条款等等系列化、层次化的建设性变革,有利于以权利义务为核心构筑我国的《税收征管法》,提高税收法治程度。  相似文献   

3.
诚实纳税推定权是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对于税收法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被法治发达国家广为接纳。而我国对此还处于一片空白,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比较国内外有关诚实纳税推定权的理论与实践可见,要完善我国诚实纳税推定权立法,重点应当放在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改上,并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等税收规章作出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4.
税收依据、纳税人权利保护与纳税服务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依据产生于政府的服务职能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互利关系。为使纳税人的根本权益得到保障,应在确立赞同纳税权和政府服务权的基础上,将纳税服务从税收的征纳环节扩展至整个公共服务领域,使纳税人能够对从自己手中转移到政府部门的收入进行必要的约束和监督,保证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资金使用的合意性和高效率,最终实现对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纳税服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理论界》2005,(7):212-213
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维护纳税人权益已经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纳税服务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纳税服务现状,提出构建新形势下纳税服务体系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优化纳税服务就是在保证财政收入规模和有效避免税收扭曲经济的前提下,一切从服务和方便纳税人的角度出发,使纳税人充分享受其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地位,体现出以民为本,以纳税人为本的公共行政理念。  相似文献   

7.
彭玲  朱科勇 《南方论刊》2009,(7):118-120,F0003
近年来,深圳市地方税务局以转变现代纳税服务理念为先导,确立了“建立一个机构、抓住两个着力点、构建三大平台、打造四个品牌”的纳税服务工作新思路,促进了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高,初步构建了特区现代纳税服务新格局,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和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税收管理体系是改革的内部体系和以纳税人为导向的纳税环境的结合。在税收管理体系建设中,要坚持以纳税人为本,加快税收立法和执法建设,规范和发展税务代理业,建立健全社会化税收监控体系,强化纳税服务,从而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税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税收法律关系、公共财政与纳税人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税收法律关系,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属于单方面的权利或义务性质,纳税人的权利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的权利。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不强与纳税人对权利问题认识的不清,有着一定的关系。按照基本法理和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纳税人不仅仅是义务主体,纳税人的权利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权利。“公共财政”既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就应该在“公共财政理论”而不是传统“国家分配理论”的框架下来认识纳税人的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纳税人的权利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相应地纳税人就应拥有一定的权利。现行纳税人获取税务资料的有偿性、强制性和重复性是不合理的,应赋予纳税人免费获取税务公告资料的权利;现行税务咨询部门存在有偿服务,对咨询重视不足等问题,应该赋予纳税人可以免费得到税务职能部门咨询的权利;现行税务代理存在强行代理,收费偏高等问题,应该充分尊重纳税人的税务代理权;现行纳税人延期申报和延期纳税的权利被滥用,纳税人应正确行使这一权利;现行纳税人减免税、退税的权利存在违规减免、骗税问题,税务机关要严格减免,严打骗税;现行纳税人索取完税凭证和收据或清单的权利、行政复议和诉讼权、拒查权、被保密权、索赔权被忽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应重视这些权利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车船税管理规程(试行)》,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国内因质量原因被退回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车船,可以申请退还相关的车船税。纳税人可向纳税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自退货月份起至该纳税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退货月份以退货发票所载日期的当月为准。同时规定,地税机关与国税机关应当协作,在纳税人因质量原因发生车辆退货时,  相似文献   

12.
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财产权的“合法掠夺”,如没有相应的纳税人权利保障机制,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保护就是一句空话。纳税人在承担纳税义务的同时,也理应享受相应的纳税权利。而我国宪法第56条仅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对于相应的纳税人权利却没有规定。宪法的立法缺失,极不利于纳税人地位、纳税积极性和纳税意识的提高,且会给公共权力滥用进而损害公民权利带来极大的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对宪法第56条的法理分析,在基础理论上对在税收过程中出现的国家征税权力和公民财产权利之间的冲突作一梳理,并对我国宪法如何保障纳税人权利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纳税服务,首次作为国家新《税收征管法》的重要内容,标志着税收机关的税收理念从传统的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对纳税服务理解上的偏差、服务方式上的陈旧、服务角色上的错位等因素影响着纳税服务。改进纳税服务要转变观念,重新给自己定位,使纳税服务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4.
邱国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128-130
新《企业所得税法》采取纳税人法人判定标准,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是适应经济主体变化形式的必然选择。变化影响最大、最明显的就是跨地区总分机构的企业所得税管理,目前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实行汇总纳税的办法,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  相似文献   

15.
论诚信纳税     
许前川  黄泽勇 《天府新论》2005,(Z1):217-219
诚信纳税涉及政府、征税机关、纳税人三方主体,是这三方主体的行为规范,也是平衡三方利益的指导原则.诚信纳税不是纳税人单方面的义务.在法治视野中,要求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人共同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朱克强 《理论界》2007,(8):262-263
树立税收法制观,是依法治国对税收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表现在税收方面就是依法治税。普及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办税服务、税法咨询和纳税实务知识的教育,使纳税人进一步明确依法纳税是应尽的义务,并了解和掌握如何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的典型,潜移默化,引导纳税遵从,有利于健全市场的信用体系,促进公平竞争,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对纳税评估模型理论依据的分析,明确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纳税评估模型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而通过构建纳税评估数据仓库、处理数据和构建纳税评估模型等程序,对小型民营企业纳税评估模型进行了优化。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小型民营企业纳税评估模型能全面利用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数据等涉税信息,做出对纳税人"税收遵从"或"税收不遵从"的科学分类,提高纳税评估对象选定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世行BEE项目刷新了DB项目的方法论,有助于我国持续优化纳税人宜商税收环境。建议以迎接BEE项目评估为契机,编纂《税收法典》,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坚持立法宜细不宜粗的理念,慎重使用导致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模糊语词。建议压缩行政释法文件数量,提高释法质量。建议采取轻徭薄赋、涵养税源的价值取向,大幅降低有效税赋率。建议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与《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与个人的所得税率最高上限统一降至20%以下。税务机关公共服务现代化的核心是法治化、数字化、理性化、普惠化、透明化。建议将《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为《税收征收管理与服务法》,将公共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税法体系。为保护纳税人产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涵养可持续税源,建议出台《纳税人权益保护法》。建议基于保护纳税人权益的程序正义理念,重构争讼化解规则。我国要理性看待世行BEE项目评估,纳税企业才是宜商税收环境的权威考官。  相似文献   

19.
强化公民纳税意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纳税意识淡薄,有其经济根源、思想根源,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就要大力加强正面教育和税法宣传,也要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注意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治税。  相似文献   

20.
《南方论刊》2013,(1):117-119
<正>税收宣传对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税务局坚持将税收宣传工作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始终,积极通过上门送税法、提供纳税咨询、赠送税法宣传资料等形式,将税法宣传寓于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之中,有效提高了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的满意度,税收宣传工作成效明显。为进一步提高税收宣传的辐射面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