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尔王、泰门、高老头分别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雅典的泰门》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这三个人物虽然形象各异,性格不同,但他们的悲剧命运以及产生悲剧的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却十分相似,很有必要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广大读者来说,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典范作家巴尔扎克,并不陌生,因为,他是从本世纪30年代就介绍到我国来的法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连中学生都知道巴尔扎克,因为,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等早已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而且在“作者介绍”中,便把他以及他的《人间喜剧》介绍给了广大的中国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高老头》(1834年)是巴尔扎克《人間喜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关于《高老头》中的“父爱”問題,历来为許多人所爭論。归納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高老头》中的父爱,“表现了人类的崇高至性”;也有的人贊賞高老头把他的“全部人类感情都集中在女儿的慈爱上”,有的甚至把高老头的父爱捧为“父爱的基督”,竟以高老头自命,說什么“我就是高老头!”  相似文献   

4.
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29年,巴尔扎克出版了一部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文化界,但是也有人对这部作品很  相似文献   

5.
《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总集,恩格斯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认为,这个历史是以金钱来描绘的,金钱是《人间喜剧》所表现的最广泛、最成功的主题。 巴尔扎克经历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年代。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给予他特殊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都发生了巨大影响。今年是巴尔扎克逝世一百三十周年。我们用这篇文章简要地介绍他的生平、思想、创作成就及其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贡献,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世界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7.
狄更斯是以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闻名的,但在他的作品中,却往往可以发现一些与一般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的风格。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试先作一个比较。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有一个著名的开头。为了交待环境背景,巴尔扎克不厌其烦地把书中主人公活动的主要场所“伏盖公寓”详细描写了一番,从座落的位置、周围  相似文献   

8.
论高老头     
<正>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中,以严格的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有堆积商品、贮藏货币的高布赛克,有贪得无厌追逐金钱的吝啬狂葛朗台,有买空卖空、穷奢极欲的纽沁根。高老头则是又一种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高老头与其他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一样,他的发家史是一部对劳动人民的血腥掠夺史。而巧取豪夺、追逐金钱则是他的特征之一。高老头的中年是在大革命动荡的年月中度过的。一七八九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大革命前,他是一个普通的面条司务,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长期的生活磨炼,使他具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养成了省俭的习惯,办事精明强干。但是,  相似文献   

9.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与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当时的时代为背景,同样真实地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的过程,让后人窥见不同国度贵族阶级的衰亡.由于两位作家的经历不同,其作品的创作理念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在对批判对象、斗争方式和对女性观念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0.
《高老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是作家产生关于“人间喜剧”构想后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故一向被称作是《人间喜剧》的序曲 ,其无论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 ,还是在艺术的经营布局上 ,都堪称《人间喜剧》的典范作品。本文从比拟手法在小说中的使用入手 ,谈比拟对文本的重要意义 ,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说明巴尔扎克思想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巴尔扎克具有敏锐的人生洞察力和深刻的社会剖析力 ,能够透过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客观事物的整体和实质。对于高老头这样一个父爱的悲剧人物 ,他立足于生活的真实 ,从伦理与人性、社会与自然等多层面表现悲剧所具有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展现了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全部经历、心理状态和性格发展 ,反映了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的全部复杂性 ,使得作品显示出强大的悲剧力量及其超越时代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赞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法国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而长篇小说《高老头》又是作者为《人间喜剧》这座宏伟壮丽。浑然天成的建筑群精心雕琢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3.
中文科外国文学教研组在教学活动中,组织七九级学生,就巴尔扎克代表作《高老头》中主人公高老头的父爱开展课堂讨论。我们从中选择了两篇在观点上较有代表性的发言稿,作为学生习作,刊载于下。  相似文献   

14.
《欧也妮·葛朗台》阅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巴尔扎克,一七九九年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七岁开始学法律,后来,在诉讼代理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但他的创作除了现实主义以外,还有浪漫主义的一面,而且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高尔基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一文中曾经谈到,象巴尔扎克、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这样一些古典作家,我们很难正确地说出,他们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因为“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象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高尔基特别以巴尔扎克为例说:“巴尔扎克是个现实主义者,但是他也写过象远非现实主义的《驴皮记》这样一些长篇小说。”高尔基的这个重要的美学见解,不仅触及了文艺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完全切合巴尔扎克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概括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貌。他用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刻划了法国这一时期动荡不安、充满尖锐复杂阶级斗争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巴尔扎克作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经常引用巴尔扎克所创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或作某一方面问题的解释。而恩格斯在1888年给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更明确地称巴尔扎克为“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可是,即使对这样一位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充分肯定的作家,“四人帮”也没有对他加以赦免。巴尔扎克作品的命运在“四人帮”横行时,也像其他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一样,被列入封资修的行列,而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相似文献   

17.
本组笔谈主要围绕4位向来颇有争议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左拉、司各特和易卜生展开,由此得出相关结论。曾艳兵从对恩格斯关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伟大创作成就的经典概括的反思入手,重估了巴尔扎克和左拉的文学价值,认为恩格斯的结论中存在忽略巴尔扎克和左拉各自文学价值和意义等弱点。王钦峰分析了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实际发生或源起状况,提出了司各特应是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发起者的观点,并从文学影响及接受、司各特本人创作的角度提供了若干证据。刘洪涛主要分析了我国现代作家胡适、鲁迅、茅盾和郭沫若对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四种解读,指出现实主义文学在接受之维中隐伏着多种可能,认为现实主义不应该被僵化为某些固定不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乡村神甫》(《Le Cure du Village》)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陆续发表在一八三九年的《新闻界报》上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同《乡村医生》(1833)、《农民》(1844—1852)等小说一样属于构成巨著《人间喜剧》的《乡村生活场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虽然并没有描绘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可是针对社会弊病,提(?)了作家的  相似文献   

19.
提起巴尔扎克,人们首先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以无比惊人的毅力,在他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完成九十六部小说,构成雄伟瑰丽的《人间喜剧》大厦。巴尔扎克的艺术创作标志着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已达到一个高潮。可是,长期  相似文献   

20.
《高老头》发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举世公认,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部杰作,更是《人间喜剧》的一颗明珠。但是,这部作品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已有彭启华同志的“戏剧结构说”(武汉大学学报,1983年第8期),还有谢家驹同志的“情节线索结构说”(中文自修,1983年第8期),我无意再增加一种说法,只是觉得他们的说法都显得有点儿牵强,没有道出《高老头》这部杰作的独特结构状态。一部作品采取什么样的结构,直接取决于这个作家是什么样的现实审美观即艺术观。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