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编者按:“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在满足老年人保障性养老的基础上,强调追求精神生活的满意度,使老年人建立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乐观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山东省老龄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活动搭建平台,使”文化养老”不再是富裕老人享有的特权.而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共享福利。  相似文献   

2.
养老服务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养老服务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全社会养老工作水平。为此,一是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借助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组织,建设养老服务网络,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建设一批老年活动站和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地方去健身和娱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积极推进适度普惠型老年政策,健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沧浪区成功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人口22.6%。近年来,沧浪区以“9064”养老格局为目标(即让90%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6%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4%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导,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老干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待遇养老”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养老”就成为促进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精神养老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强烈且普遍的,显著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解决好老有所养的深层次话题。精神养老问题包括了代际关系和主体努力两大方面的问题,但通常人们只看到代际关系问题,即“精神赡养”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未来人口结构要求我国大多数老年人要在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方式和这一养老方式下的文化建设是对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未来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发达国家开始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意喻放下一切事务、享受最快乐的人生。近年来,有关人士提出了“文化养老”的理念,鼓励老年人“走出来、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实践表明,快乐养老需要文化先行,即以养心、养德为基础,围绕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健康状况,快乐需求来设计,探索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和服务内容,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8.
面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下银色浪潮的汹涌冲击,全社会的老年人如何养老、谁来为他们养老、怎样更好地安度晚年,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人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由此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场所,也不断开辟创新出许多新的养老渠道和养老方式,使为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最初从老年旅游业引发和开展起来的异地互动式养老,近几年发展得很快,已经成为促进老年人旅游观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解决老年人阶段性养老服务需求的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9.
养老问题历来是社会民生的热点话题。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逐渐兴起,即基于“智慧养老”与“医养融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探讨新型养老模式的目标和应用,并研究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实现路径,为养老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的合理匹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傅亮 《现代交际》2011,(7):79-80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汉代的统治集团提倡“以孝治天下”,注重维系人心、安定社会;汉代作为一个并非首创又非晚近的封建王朝,其文化制度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自豪地以“汉人”自称,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先秦的养老礼制至汉代形成为完整的制度,这一制度以及其中包含的尊老、敬老的精神成为汉以后历代养老制度的蓝本,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本文试从出土文献中“鸠杖”的角度浅谈汉代的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1.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家庭养老的文化基石。但是,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孝文化的功能逐渐弱化。我国在"未富先老"的社会条件下,为解决养老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孝文化的宣传,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从家庭、学校、社会、法律法规上来完善家庭养老,让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相似文献   

12.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8,(8):51-51
“暖巢管家”是一种养老模式。这是一种专门为空巢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引入管家概念,让老人做主人,为他们配管家。  相似文献   

13.
《老人天地》2014,(6):58-58
5月4日至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京启幕,参展的单位涉及养老服务、养生产品、养老公寓、医疗保健、康复器材旅游文化等100多个门类。老博会聪厅内人头攒动,一件件新奇的玩意儿、一个个新颖的服务理念让老年驯友们兴趣盎然,无论是“60”后,适是“70、80”甚至“90”后都能发现兴奋点。  相似文献   

14.
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似乎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受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管理不完善、公众认可度低等问题的困扰,机构养老仍难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其中,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较为突出。为节约成本,部分民办养老院甚至采取“歇冬’的办法,冬季不做老年人的“生意”。  相似文献   

15.
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是中国式现代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家风家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六个世代的养老观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认同家庭养老,认为子女应当承担家中长者的医疗照护和给予经济支持,并希望其他子女和老人的同住者共同分担养老责任,持家庭分担式养老观念。中国青年依然奉行传统孝道文化,愿意承担家庭养老责任,并赋予家庭赡养新的时代内涵。这既传承和发展了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对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福利制度和家风家教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马淑 《老人世界》2013,(11):30-30
据报道,从2013年7月起,外埠常住北京的老年人,可享受包括65岁以上部分公园免票、免费乘公交车等9项社会优待,与北京户籍老人同等对待。实行“同城的老年人要同等待遇”的政策,给老年人“异地养老”提供了方便,是件大好事。如今,一方面,由于“人老随子女走”的老年人多起来,另外一方面,有些老年人“旅游养老、候乌式养老、度假式养老等移动式养老方式”多起来,“异地养老”大军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3,(19):13-13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盟委关于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突出在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上下功夫,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两个阵地”建设,通过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满足老同志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养老成为当今社会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而居家养老是人们特别青睐的养老方式,如何进一步完善服务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的工作,使老年人真正获得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是居家养老模式不断探索的主要方面之一。南宁市和宁波市的很多社区纷纷探索出了一种居家养老的新模式—社区“结亲认养,包户服务”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努力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给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薄弱,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需求,存在着“三少”、“四个不足”,建议加大“五个力度”。  相似文献   

20.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构建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一种共识。北京市也确定了“9064”养老发展模式,即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作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居家养老综合性较强,涉及诸多领域,因此,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求解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各项难题,2010年伊始,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其中每项规定都直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软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