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碗     
这是8年前的事了。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锁住了一个立在墙角的黑木柜。奶奶让我把锁打开,说要取一件东西,却又不给我钥匙。我正纳闷儿,奶奶才伸出干瘦的右手往下一沉,示意我将锁拉开。我握住铁锁轻轻一拽,锁开了——原来这锁簧早锈蚀坏了。不料木柜里竟空空如也。我忙拉开抽屉:一只空着,另一只放着一只木碗,仅此而已。我打算将木柜重新关上,奶奶说“:把那件东西递给我!”奶奶年已8旬,像黑木柜一样苍老了。这个散发着陈腐气味的黑木柜,还能藏什么宝贝东西吗?是的,奶奶要木碗!木碗为枣木做成,呈棕红色,尽管边底有磕磕碰碰的痕迹却未变形——这…  相似文献   

2.
一个健康的女人,会在婚姻中呆上三十年不止,那手捧一只戒盈碗,就不会对爱人有那么苛刻的要求。心中有一只戒盈碗,比手握一只戒盈碗更重要啊。我是偶然得到这只破口的碗,是笨人无意得到的,但我知道,我终于要在心中修得一只戒盈碗,那才真的是聪明爱人呢。  相似文献   

3.
礼拜二晚上加班,十点多钟才到公司旁边一家小店吃饭。我点了一碗鱿鱼羹面,辣得我鼻涕直流。吃到最后,碗底一坨面,汤却已经喝完。正当我在为碗中面多汤少烦恼时,走过我旁边的老板很随意地问:“要不要加汤?”当时我想:卖鱿鱼羹面不就是卖汤吗?如果她免费加给我,她赚什么?但她大方地接过我的碗,把汤盛满,然后把碗端回我面前掉头把鼻下的汗擦干。  相似文献   

4.
刘卫 《当代老年》2006,(7):12-12
“五一”回老家,母亲似有隐情,几次欲言又止。直到我回城的前晚,她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端到房间后,在我一再追问下,母亲这才道出了她满腹的心事。  相似文献   

5.
一根鱼刺     
忽然在灯下,遇见我的所爱,一只碧蓝的琉璃碗。如一泓九寨的水或者孔雀断羽,我捧起它,有光在它身体里隐约穿过,细看又瞬间消隐。它是光影流动通体菲薄的诱惑,我嘻皮笑脸问售货员:"可以用来盛汤吗?不会爆炸吧?"  相似文献   

6.
美丽时刻     
美丽时刻文/张琳图/白增志这只悬挂在屋子中央的气球就这样一天天地瘪下去,如一个丰满健美的少女日渐消瘦。我心里的惋惜与遗憾却在一日日地增长: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气球啊!它有着令人凝神屏气的天蓝色,它的形状象一只大苹果,我不知道那卖气球的人用了什么法子将它...  相似文献   

7.
刘墉 《金色年华》2008,(8):24-25
天热,吃凉面。“你不知道吗?我从来不爱吃面。”八十七岁的老母,居然把碗一推,转身去冰箱拿了面包和肉松。一边把肉松往面包里夹,一边没好气地说:  相似文献   

8.
老张上班时,是工厂的劳模。每次得的奖品,能吃的吃了,能用的用了,唯独剩下一只搪瓷盖碗还摆在柜子里。这碗有两层,上面装菜,下面装饭。碗盖上有一个大大的红色“奖”字。儿子参加工作时,老张用这碗给儿子装饭菜。儿子在工厂倒了10年班,这碗陪了他10年。后来,儿子结婚了,再上班就嫌自带饭菜又麻烦又不好吃,便在外花钱吃盒饭。老张将这碗细心藏了起来。添了孙子,老张当上了爷爷,高兴得不得了。他将搪瓷碗找出来,说给孙子买牛奶、豆浆用。这一用就是好几年,搪瓷碗除了有几处掉瓷外,依然白白净净。孙子很聪明,一见有红“奖…  相似文献   

9.
学会笑里藏“幽” 幽默是情趣与哲理的统一。 有一个乞丐在街边乞讨,他坐在街道边上,左右手各自拿着一只空碗,等着行人往里面投钱。一个行人路过此处,停下来往一只空碗里投了一枚硬币,然后奇怪地问道:“另一只空碗是做什么用的?”乞丐回答说:“最近我的生意做得比较大,我决定再开家分公司。”行人听了,不禁又往另一只空碗里扔了一枚硬币。  相似文献   

10.
赵燕 《老年世界》2014,(5):31-31
毛泽东捐红烧肉 1935年2月4日是春节,遵义会议刚刚确立毛泽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后勤部门想多弄点鱼、肉庆祝一下,但部队有几万人,谈何容易?毛泽东也只分到一碗红烧肉、一碗米酒和几个辣椒而已。  相似文献   

11.
电台有一档晚间热线节目。这天,一个男性倾诉者刚把电话打进直播间,就失声痛哭。主持人鼓励他说出事情原委。倾诉者说,我和我女友要分手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主持人问,为什么分手?他纠结了一下,答,我今年二十六岁,女友大我两岁,我们同居六七年了。在我最痛苦的时候,她陪伴我一路走来(哽咽)……我们在一起,曾经一天只吃一碗面条。这期间,她还宫  相似文献   

12.
戏新郎     
多少年来,湖南省嘉禾县一直流传戏新郎的习俗。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新郎官提一条猪腿、一只大肥鸡,来到岳父岳母家拜门。新郎临近女方家门前,先放一挂鞭炮,在家等候的岳父岳母及叔伯兄弟,迎出门来,接下新郎的礼品,热情地拥着新郎进门。鞭炮一响,3天前为新娘伴嫁的伴娘们,就会闻风而动,聚集到新娘家,嘻嘻哈哈准备戏新郎。这一闹,便把娘家嫁女后的冷清气氛一扫而光。新郎进屋后,岳母娘先请爱婿到桌旁坐下,手脚麻利的伴娘会端来一碗热腾腾的茶,请新郎喝。路途饥渴的新郎,接过碗就咕咚咕咚大喝起来。哪知那是碗辣椒茶,呛得新郎…  相似文献   

13.
她只图我的钱晚饭,白蕾又是只切了碟酱肘子,外加一碗蛋汤就打发了。结婚两年,她仍然没能把厨艺练出来,不,也许是根本没有练厨艺的意识。哥们儿都对我说,你多幸福啊,娶了只天鹅放家里。白蕾是天鹅吗?我不能确定。如果她是天鹅,那我岂不是癞蛤蟆?因为我不帅,从外形上看,我们是  相似文献   

14.
宋存哲 《公关世界》2016,(16):116-119
记得在孩提时,最大的快乐就是攒上几毛钱,买一本小人书。几个小孩凑在一起看上一天,甚至忘记吃饭,一口气把它翻完。里面的故事固然精彩,但配图才是我的真爱,有好几本小人书至今还珍藏在我身边。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小人书”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15.
聪聪是一只小老鼠,他已经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 第四天,聪聪想:我一定要去找些东西吃。说着,就走出了洞穴。聪聪来到厨房,啊!厨房里放着许多食物:馒头有碗大;香肠有碗底粗;饼干成盒……聪聪看呆了,没有发现自己的敌人一大花猫正按老经验藏在碗柜的后面呢。  相似文献   

16.
木钟     
木钟吕磊居室正壁挂的一只木钟,已经很老很老了。青漆的木框剥蚀得斑斑驳驳,剩下的那点点红痕表明它也年轻过、辉煌过。钟盘同样锈蚀得失去了光泽,像爷爷遗像上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木钟确乎老了,盘上的指针一天比一天退缓、凝滞,有时看着它,竟无所话从。于是,我把它...  相似文献   

17.
爱情蒙太奇     
前几天,我在医院病房里输液,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在我的左边,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在我的右边。 女孩的男友在陪她。两个人的头顶在一起,像两只亲密的小羊羔。她输完了液,他把她的手凑到嘴边使劲吹,疼惜地问:“疼吗?”  相似文献   

18.
关怀     
关怀是诗。是寒窗苦读的冬夜那位低年级男孩捧来一碗黄灿灿、热腾腾的小米粥;学生宿舍是禁用电炉的,关问他是如何变出的,他只笑笑,不作答案,后来路过他立着一只煤炉的宿舍门口才恍然大悟,以后每一年每一个坐读的寒夜都会想到束手笨脚的他那晚忘样坐在炉前生怕熬糊了地精心地煮粥,又怎样小心翼翼地将它倾倒在快餐杯里,然后快步下楼、上楼、穿过雪积很厚的活动场,将热气腾腾的温暖端到我面前,而他爸运动衣的肩上却落满打屯打不去的雪花,那雪花在我心底湿润至今。关怀是长大之后第一次答应那位男孩子去看电影,“票买得晚了。”他慌…  相似文献   

19.
中午准备做菜。一只手浸入水缸冰凉的水里,开始捉鱼。几条鲫鱼买回来才一天。它们在一方浅水里优游自在,而它身体周围的水温,却已降到冰凉。把几条鲫鱼取出水面时,我的手冻得开始疼痛,手心里还紧紧地握着它们身上坚硬闪亮的“细甲”。  相似文献   

20.
贾乙 《当代老年》2006,(8):34-35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这时,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劲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