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部分同时是俄语简单句中动词谓语与时间状语之间的一种时间关系。这种时间关系主要通过由静词性组合与动词构成的结构来体现。本文介绍了表示部分同时时间意义关系的结构"ЗА N5 V"、"ВОВРЕМЯ N2 V",对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语义和语法上做了分析,并对两个结构处于同义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行为完成时间是俄语简单句中动词谓语与时间状语之间的一种时间关系。这种时间关系主要通过由静词性组合与动词构成的结构来体现。本文介绍了表示行为完成时间意义的结构“зA +N4+V”、“B +N4+V” ,对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语义和语法上做了分析 ,并对两个结构的异同之处及不同使用场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部分同时是俄语简单句中动词谓语与时间状语之间的一种时间关系.这种时间关系主要通过由静词性组合与动词构成的结构来体现.本文介绍了表示部分同时时间意义关系的结构"3A+N5+V"、"BO BPEMЯ+N2+V",对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语义和语法上做了分析,并对两个结构处于同义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行为完成时间是俄语简单句中动词谓语与时间状语之间的一种时间关系.这种时间关系主要通过由静词性组合与动词构成的结构来体现.本文介绍了表示行为完成时间意义的结构"3A+N4+V"、"B+N4+V",对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语义和语法上做了分析,并对两个结构的异同之处及不同使用场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由谓词性成分充任的状语与状态补语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这两类成分之间的差异是由它们与相关谓语动词在语义结构关系上的不同造成的。补语指称的是由动词指称的动作行为所引发的新情况,动词指称的动作行为是补语指称的状况的生发点;而状语指称的则是一个伴随性状况,与动作本身不发生直接的联系,不影响动作行为的主要进程。作者认为,状语、补语和相关谓语动词在句法层次上的语序的排列与它们在语义层次上的时间顺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名词作状语往往比形容词、副词作状语更加生动、形象、精炼,常能用一字而使全句生辉。现行统编中学语文课本对名词作状语的情况没有明确注解,因此也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状语是附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前,对动词或形容词加以修饰和限制的连带成分。状语一般是由形容词、副词、介词结构等充当的。这一点古今汉语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可以直接充当动词的状语,这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在教学中应当特别予以注意。名词充当动词的状语以后,可以起到表示动作行为的特点、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所用的工具、对待人的态度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例如:“我们八点钟上班。”“八点钟”是个时间名词,充当状语,修饰动词“上”。其他种类的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它直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血红”、“雪白”……这些名词用作状语,实际上已经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组成了一个固定词组或短语。然而,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其他种类的名词也都可以用作状语。《过秦论》一文中就是大量的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如;(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相似文献   

8.
汉语与法语的存现句有共性,均可描述场景,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变化。文章主要是探讨差异。汉语的存现句的前段是表处所与时间的名词,在句首多作主语,少数作状语;这些词语在法语中只作状语,放到句首句尾均可,在“il y a”结构中只能放在句尾。处所与时间名词同时出现时,汉语中必有一个是主语,另一个是状语;法语中两个全是状语。汉语存现句的时间名词对动词没有影响,法语的时间状语对动词有时态影响。  相似文献   

9.
状语与中心词结构(以下简称"状中结构")中的状语的语义指向会因为状语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有些类型的状语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而有些类型的状语的语义常指向动词中心语以外的名词性成分.本文即考察语义指向名词性成分的状语的情况.通过从《王朔文集·挚情卷》中搜集到的约1600个例子,分析归纳出语义指向名词性成分的状语的类型,并揭示这些状语和名词性成分在语义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记叙文,本文考察了时间状语与一般过去时标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虽然口语中一般过去时的标记比例明显低于书面语,但是不管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使用时间状语时限定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标记比例均高于没有使用时间状语时限定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标记比例,说明时间状语的使用对学习者标记一般过去时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使用位置型时间状语和次序型时间状语对一般过去时标记具有促进作用,而使用定量型时间状语对一般过去时标记具有阻碍作用.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的语域会影响一般过去时的使用,但是不会影响时间状语的使用对一般过去时标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受原型理论的启发,综合连动句中动词的使用情况和动词间的时序关系,即以连动句中的两个要素"连"和"动"为分类标准,将连动句划分为原型连动句、非原型连动句和边缘连动句,并指出非原型连动句中的VP1(前项动词)在句中多作状语,边缘连动句中的VP2(后项动词)在句中多作补语。这样的分类较之以前更为清晰合理,较好地解决了目前连动句分类的笼统混乱问题,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连动句。  相似文献   

12.
重动句的句式特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在外部表现为:句型上应归为"主 状 动"句式;在内部表现为重动句的内部差异性:即可以根据语法标记、补语的语义指向、句式在使用时的选择性等角度对重动句进行内部分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探讨普通话儿童感知空宾结构与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归属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对比,并列句与嫁接小句的对比,状语恢复中的平行情景与不平行情景的对比。结果表明:受试儿童能够区分形式相似的空宾结构和动词短语结构。一是对于动词短语省略,如果先行句是被动结构,那么句子不合语法;而对于空宾结构,即使先行句是被动结构,句子也合语法。二是动词短语省略只能用于并列句,不能出现在嫁接小句中;而空宾结构在这两种句式中都可以。三是在状语恢复方面,儿童能够区分动词短语省略和空宾结构,在对动词短语省略解释时,必须进行状语恢复。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大多数动量词产生于"动+数"式,少数动量词产生于"数+动"式;能够进入前一种格式并发展成为动量词的词,在语义上必须与需要计量的动词紧密相关:包括近义关系、概括动作过程或表示动作行为结果等;后一种格式中的动词发展成为动量词的必要条件是:它与另一动词同时受一个数词修饰(即"数+V1V2"),且该句义主要由动词V2承担。汉语动量词产生的动因是受名量表示法的影响。文章最后还对动量词为什么首先产生于"动+数"式,且为什么大多数动量词都产生于这一表示法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普遍认同:动词后的介词结构为补语,动词前的介词结构为状语。介词结构处于两动词间的语法意义相对复杂,我们从结构和语义两大方面尝试分析“V+介词结构+V”格式。  相似文献   

16.
介宾内容后置现象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宾内容后置致使不及物动词的语法特征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来作状语的介宾内容位移于不及物动词之后而作了宾语,不及物动词在具体运用中具有及物动词的某些语法特征并变成了有"系"动词.介宾内容后置实际上是古代汉语句式的一种继承和张扬.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使用的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中,对"到+N+V"(如"到操场跑")和"V+到+N"(如"跑到操场")有多种不同分析.除了用在动词前表示时间或处所的范围的"到……"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外,其他的"到"都应看做动词,因为"到"有明显的动词义,可用"V不V"的格式提问,可去掉后边的名词性词语,可以加"得"或"不"构成可能补语."到"在V前的是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之一,在动词后的是结果补语.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在现代汉语运用上,常常出现语序安排不当的毛病。消除了“宾、补争动”的矛盾,实质上是化解了汉语结构上线性排列同语义上立体关系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动词与宾语”、“动词与补语”、“动词与状语”的贴近原则。通过宾、补调换位置、重复使用动词、受事宾语话题化等方法就可以消除“宾、补争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式"有+V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 VP”在古汉语中早就存在。当前出现在现代汉语中的“有 VP”构式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 VP”结构在当今社会掀起的复兴,是汉语言发展与时俱进的表现。该构式的复兴也有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功能的原因。“有 VP”构式中,“有”依然是动词,在其为谓语中心的句子中作谓语,表存在,不是动词“有”的虚化;“VP”的内层语法特性依然是动词,表陈述,但在该构式的使用中,其体现的外层语法特性是指称,包括自指和转指,表行为事件本身或行为的对象与主体。“有 VP”构式是对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的一种补充,它具有形式简练、表达丰富、功能鲜明的特点。其中“有”的“存在”义使得其后的VP动态性弱化,从而使得其自身的意义得到强化,可以用来表明动作行为等的曾经产生、存在、完成和持续等,有表示肯定、强调、标示信息焦点的功能。但在一定语境条件下,“有”自身也是信息焦点,表“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