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以及"党的建设"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以及"党的建设"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有关部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而联合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号召全党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交流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更好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使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保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还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破除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障碍,坚持在实践"三个代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对胡锦涛同志今年"七一"重要讲话的学习,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党的性质和宗旨进行分析,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而要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就必须洞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条件--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正是邓小平领导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实践和邓小平理论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进行了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的、文化观念的、理论思想的等多方面的条件准备,江泽民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根据形势需要,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共历史上四次"大错误、大挫折"即"四落"时期均程度不同、不自觉地背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国家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三个"十三年"即"三起"时期则基本上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党、国家带来福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视中共党史,并将其作为对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义"考论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是其重要的两端.本文从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自孔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等儒家学派不同时期对"义"的发展和规范,认为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伦理道德范畴孤立存在,而与"道"、"仁"、"礼"、"勇"等紧密相联.它既是政治理想的规范,道德伦理的标准,又是完美人格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国民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般哲学基础。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为标志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法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性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体现了它的辩证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孝具有文化、伦理、教育、政治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其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的"家一国"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孝文化是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是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孝心理是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是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反思现代文化的西式建构模式,我们应对中国孝文化结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先秦社会家庭组织的类型结构、地位形态加以认真审理,重建现代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才能对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有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在当今农村“孝文化危机”的情况下,应当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政府主导、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术研究、孝德教育、法律监督等方面着手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孝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朝历代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纵观我国传统孝文化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把握其理念形态首先应明确传统孝文化的精神本质,那就是敬与忠。而要传承传统孝文化,就不仅要吸收传统孝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又要有所创新,树立新型孝道理念,使孝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建设现代社会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中孝文化是其重要成分,其内涵主要从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劝谏父母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如何让其继承、发展下去,同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基督教的信条之一,"孝道"则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督教感恩文化和儒家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都是"爱"与"感恩",都提倡"敬爱父母"、"感激父母"。在国内当前社会道德普遍滑坡、感恩之心缺失的背景下,尝试将两种文化进行融合,通过诵读古文经典,汲取传统"孝道"文化的养分;并借鉴基督教文化"感恩"的教义和美国"母亲节"的表现形式,内在以"感恩"作为"孝道"的心理基础,外在把"母亲节"纳入节日序列中,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唤醒大家的孝道意识,从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中的精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孝文化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其中不乏偏激否定。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等西学思想的影响下反传统却又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在精神层面与实际行为上常常会有两种文化力量的对立冲突,从而影响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人格。传统孝文化既包含了亲亲之情的孝道,同时也包含了维护封建专制的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和作家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孝文化是支持中国家庭养老的主要价值理念。孝文化自产生后不断调适,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变迁过程,较好地支持家庭养老方式。但当前社会剧烈变迁使孝文化面临挑战,进而使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危机。缓解这种危机,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无疑是必要的,但人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行为均深刻地嵌入其历史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天仍有其存在的文化与伦理意义。因此,基于文化调适理论,加强传统孝文化的自觉意识,推进孝文化的再生与创新,为家庭养老提供坚实的文化伦理基础就成为必需。  相似文献   

20.
《庄子》论“孝”的内容不多,但颇为惊艳,是传统道家“孝”文化思想的突出体现。《庄子》论“孝”,反对虚饰和强制,注重“孝”之情感的本然真实和自然实现,追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忘亲”之“孝”的理想境界,并要求将这种理想境界落实到“孝亲”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忘”之为“忘”,在《庄子》中,存在着“因困而忘”和“因适而忘”的不同运思理路;“忘亲”之“孝”,由此展开为一个由易而难、不断提升的多层次之“孝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的“以敬孝”和“以爱孝”的实现方式之上,《庄子》开出了一个更为超越的“忘亲”之“孝”的浑化境界,具有在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上的独特性,对我们今天的“孝”之实践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