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目的论为基础,采用理论思辨、文献考察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予以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严复的西学翻译实践受其内外各种要素,特别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以目的性原则为最高原则,并在坚持目的性原则的前提下遵守连贯性原则和尽量遵守忠实性原则.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体现在其对拟译文本的选择、雅洁风格的追求和"非正法"手段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应坚持辩证的意识形态观点,把握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操控和意识形态创新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学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并举以及意识形态翻译与翻译意识形态并重的理念,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和深度阐释学等理论对文本意识形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系统科学中的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科学学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翻译辩证系统论予以辩证系统的元理论反思.认为,该理论不同于朴素整体性和机械原子性翻译理论,是一个辩证系统性的翻译理论,由关于翻译总体及其内外共时和历时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的辩证系统理论成分按辩证系统的结构构成,存在于由翻译、相关和横断领域的学科和实践构成的环境中,以辩证系统观为观点基础,以翻译的全部为认识对象,执行辩证系统的元理论、认识和实践功能,体现为辩证系统的创生、运作和优化过程,并呈现出特定的辩证关联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4.
从诠释学角度看,翻译的本质是解释。文本的开放性和译者的历史性共同导致了翻译过程和结果具有解释性。但这并不否定翻译标准,相反文本的确定性和译者视域中公共视域的存在决定解释应有度。这一度动态而开放,进而决定了翻译标准的相对性,而这种相对性正是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辩证思想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探讨翻译理论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以及翻译方法的规约限度,认为翻译理论和实践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指导关系,翻译方法的区分只是差异互补的模糊概念。将翻译研究与哲学辩证观相结合,有助于客观地描述分析翻译现象,深入认识翻译的过程与本质。  相似文献   

6.
围绕高校的翻译教学,采用例证的方法,以林语堂《浮生六记》翻译欣赏为背景材料,分析了常规教学模式下的高校翻译教学的不足,提出要实现辩证翻译策略与高校多媒体语境教学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对提高高校翻译教学效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奇葩,对它的研究和批评形成了至今仍蓬勃发展的"红学".<红楼梦>在世界文坛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它的全译本在许多国家陆续出现,甚至在某些国家拥有十几种版本.因而对<红楼梦>的不同翻译也成了众多学者热衷的课题.在借鉴和吸收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辩证翻译系统观为哲学指导,以解构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它的两个著名全译本: ADream of ReDMansions 和The Story of the Stone,力求系统掌握解构主义在<红楼梦>翻译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价值所在,进而推动"红学"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红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翻译等值相对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等值论是翻译界很有影响的理论 ,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对各种有关翻译定义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 :翻译是一个从源语文本向目的语文本的转换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译者的特定性、文本的特定性和接受者的特定性三种因素的制约 ,因而文本翻译的等值实质上是个变量 ,翻译等值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但在评判译文优劣的问题上 ,等值仍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翻译学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检验作用。作为一项活动联系着理论的完善和翻译活动实践的展开,备受理论家和学者的关注和反思,意义和价值深远重大。在此过程中把握做好翻译批评的"度"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翻译批评者和被批评者(译者)的关系;批评方法的把握和选用;评判标准设定等三个角度对此问题作一些讨论,以对翻译批评者在进行翻译批评活动中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翻译主体、翻译环境两方面将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进行对比研究。阐释了两种翻译观都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论证了关联翻译观所强调的认知语境是翻译生态环境包含的要素之一。揭示了在翻译环境的概念、范围和所指等方面,生态翻译观比关联翻译观更为宽泛。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解释学理论看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优势竞赛论.这一主张曾引起翻译界的争议.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论证,认为优势竞赛论应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看政治对翻译的操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西方操控学派的研究视角,结合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的理论成果阐述政治对于翻译的多层面操控的原因及表现,分析其操控的作用,指出在目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增强政治对操控的积极作用之根本方法是在坚持主旋律的前提下倡导文化及翻译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在法律解释中采取主观论还是客观论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针对这两种方法的缺限,结合哲学解释学理论,语境论应运而生.通过对法律解释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行重新阐释,语境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均显明独到见解,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严格意义上的迷信的对象 ,是某种超自然、超逻辑、非理性的神秘力量。迷信者往往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同这种力量沟通。从性质上看 ,迷信具有非理性和盲目性 ,它不像科学那样是怀疑的和批判的。从迷信的内涵看 ,它不仅是一种认识 ,而且包含着许多情感的因素 ,并且和迷信者的意志相关。迷信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人们之所以相信迷信 ,有多方面的因素。要克服现代流行的各种迷信 ,需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培养科学精神和理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代视野中的大众文化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商业效益原则和全球性文化互动大规模“制造”的产物,它在当代的生成具有深远影响。只有洞悉它生成的语境,领会其内涵的“为何”,才能明晰它的“何为”,才能提示大众文化研究中的“错位”意识,并对大众文化现象作出适当评判。  相似文献   

16.
就国内学术界对海德格尔重要术语"Dasein"的多种译介方式这一现象,从哲学诠释学视野作一论述,说明各种译介方式是译者对"Dasein"的不同诠释方式,透出了海氏作品《存在与时间》在理解上的丰富性,从而揭示了海德格尔思想的鲜明风格。  相似文献   

17.
人口转变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人口转变,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比单纯的人口数量的增加更能考验中国,它不仅是人口学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等诸方面,尤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不仅是政策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我们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来审视、思考人口转变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养老保障问题,以达成国家应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共识,促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健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等观点将诠释学重心从  相似文献   

19.
通过法律见识贫穷——一个研究纲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贫富差距、使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能享受发展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揭示贫穷与当今社会的法律制度、法治社会所应该体现的正义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需要重新检讨限制穷人权利、导致贫穷的不合理的法律制度,将正义与自由作为解决贫穷问题制度变革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