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在历史中的地位 ,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历史记录着男性的丰功伟绩 ,女性不过是“孩子的生产者” ,甚至被贬为“祸水”。但是与中国式的奴性相比 ,西方女性却多了一些独立性。因为 ,中国女性孜孜以求的是家庭中的“名本位”、“份本位” ,而西方女性的生活圈子要比中国女性宽泛得多 ,所以西方女性的争人格远不只是家庭内部 ,她们追求的多是与男子一致的“人本位”。而这种区别的根本所在 ,则源于文化 ,即性压抑与无压抑文化使然。  相似文献   

2.
命名模式,是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共同的研究对象,可以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菜肴名称是交际活动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其中有大量 的名名组合结构,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和命名模式的“语料库”。命名模式具有不同的层次 性,从语言的角度看,有语法、语义、语音等不同的层次,从文化的角度看,有修辞、心理 等不同的层次,把“名+名”式菜名放在这样的层级系统中考察,可以窥见名名组合结构的 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3.
女性修辞是指以女性为主体的修辞,从女性修辞的现实表现来看,“求谐”是其核心特点,这一特点具体指女性在修辞时利用各种有效的修辞策略来与修辞受体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女性修辞“求谐”特点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女性天赋的生理性别的影响,另一方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的定位与制约。  相似文献   

4.
合意是信息利用的过程与结果,但总存在着诸多的客观不适应,即“合意差”。“合意差”主要表现为表面式、片面式、混淆式、暂时式、欺骗式等五种类型,其特点具有真相的隐蔽性、自识的滞后性以及行为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薇 《金陵瞭望》2011,(15):83-83
“千芳名窟早含辛,刻意伤春是惜春;香土一杯愁万种.落红全似葬花人。”这是周汝昌先生为“黛玉葬花”所作的诗。  相似文献   

6.
王薇 《金陵瞭望》2011,(26):74-75
“千芳名窟早含辛,刻意伤春是惜春;香土一杯愁万种,落红全似葬花人。”这是周汝昌先生为“黛玉葬花”所作的诗。  相似文献   

7.
狄金森的名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金森的意象具有无限包容性和适应性,这是因为她在诗中大量使用不带或少带限定词的类名词。类名词是名的一种,具有虚买合一的特点。名“以某类具体事物为外延,以此类事物共有的属性为内涵”。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狄金森用名意象作为诗歌信息的符号,使计达到无限包容与适应。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具有强势的推动力量,然而外来的话语资源与本土的现实语境之间具有难以弥合的裂隙。文章从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等系列范畴的情形入手,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处境。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研究的考察中,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沿着横向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名”的本义、“名”的产生、“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命“名”的要求、“名”与“实”的关系、“名”与“正名”的关系以及“正名”的规则,对“名”究竟是什么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诠释,旨在不断逼近“名”在先秦逻辑思想史中的本真涵义。  相似文献   

10.
从儿童视角剖析了废名20年代诗歌创作中“儿童艺术世界”的特点和两重情感向度,以及诗人在两重情感向度中的矛盾和焦灼心态,总结了废名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按照“物名”与“事名”之分,并结合词的”立意”之义与“所指”之义的不同存在,来考察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得其主要规律:凡物名同源,或是立意之义相同,或是所指之义相类相关;凡事名同源,或是所指之事现象相类相关,或是所指之事事理相因;凡物名与事名同源,或是事名所指之义即为物名立意之义,或是物名所指之物与事名所指之事直接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回味。但评论界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却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从文本入手,以历史的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可以发现海明威虽然更倾向于以男性视角进行创作,善于关注男性世界,但他确实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笔下的许多女性不仅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具有“硬汉”的某些特征。他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这个课题具有综合性系统研究的性质,又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一不要说需要涉及的学科,诸如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和文学史学、现代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学等门类繁多,就说题目标示出的“社会性别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的跨度就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4.
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绩来源于区域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文学史批评的不断增长。区域女性文学史写作是对传统的文学史理念和写作模式的突破,也是对女性文学史批评的细化。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女性文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化生态研究等多种批评融合视阈的产物。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在区域的地理和文化版图上绘制“女性文学地图”,探寻女作家的“地理籍贯”,开掘女性文学的“地理基因”,阐释其具有“区域地标”意义的地理意象,探寻女性文学的地理叙事特点,发现女性文学区域性文化和审美差异,从而建构中国女性文学生态化格局。  相似文献   

15.
老舍创作的婚恋叙事及女性形象是新世纪以来老舍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察婚恋类型及内涵特点,有“民间性”“传统性”“清醒理性”诸说;分析各类女性形象,对悍妇尤其是虎妞形象做了有新意的阐释。从婚恋叙事及女性形象出发,发掘所表现的文化社会学内涵,探究老舍婚恋观和女性观的传统倾向和男权意识,刷新乃至深化了此前的认识,拓展了研究空间。某些论述重复旧议,是“泛学术”时代很难避免的弊端。老舍婚恋叙事及女性形象研究昭示了新世纪老舍研究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诸多值得注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维莱特》中的女性书写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女性作为一个具有审美主体性的生存个体,历来被塑造成主体属性缺失的“天使”或“恶魔”形象,这是男权话语对女性实施客体化、物化的一种叙事策略。基于此,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探讨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绝笔长篇《维莱特》中的女性书写策略,以揭示身处男权社会的女作家夏洛蒂大胆地把女人当“人”来写的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墨经》“辩学”实质上是从墨翟的“辩乎言谈”发展而来的古代逻辑学。“辩”相当于“逻辑” ,“辩”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名”、“辞”、“说”。“辩学”的实质内容是“以名举实” ,“以辞抒意”和“以说出故”。“辩”同时具有思辨的意味 ,并由此而通上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名实关系论     
“名”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命名的符号活动,“实”是指客观实在本身。“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大体可概括为三种情况一是“名”与“实”存在着对应关系,二是“名”与“实”偏离,三是“名”具有生产“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与伴侣》2009,(9):56-57
最新出版的性健康书的作者指出,男人和女人天生就具有不可调和的“性程序”,女性具有先进的完全版“性软件”,而男性则只有“仅供繁殖”的基本版“性软件”。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杨百翰大学2012年推出的美国肥皂剧语料库为基础,以互信息值为标准,提取语料库中与“女性”一词呈显著搭配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以此说明在美剧中与女性话题共现的题材、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女性的动作行为,可以帮助解读美剧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