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在团结抗日的目标条件下,群众团体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动员和组织的重要形式。在众多回族抗日群众团体中,成立于1938年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是影响深远的回族群众团体,为了更好地动员和团结各民族,1940年在延安成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抗日群众团体—延安回民救国协会,同年还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陕甘宁分会。通过对延安回民救国协会的观察和研究,以及对回族基层干部的关注,可以了解到回族基层干部主要是中共中央基层组织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本文以金浪白和马文良为例,研究他们的经历、参加中国革命的契机,以及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回族政策中的作用。此外,通过对其他回族干部来源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拔录用回族干部,并与鄂豫皖根据地选拔与录用干部方式的加以比较,探讨回族干部选拔录取方式的特点,提出有关回族妇女干部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中国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回族人民发扬富于反抗、勇于斗争的精神,广泛而持久地加入到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山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山东有回族人口20万,仅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和回民抗日武装的就有1万人;禹城县韩家寨(当时有回民人口5000多人),一个村子在抗战期间牺牲的抗日烈士就达30多人。回族人民在抗日斗争中的贡献得到了普遍的赞誉,这里将有关回族抗日的大事作一个简单的勾勒,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回民抗日历史,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一部分,是回族史的重要内容。全面研究这段历史,不仅可以发扬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还有现实的政治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武装主要有两支:冀中回民支队、渤海回民支队。对这两支部队近些年都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关于冀中回民支队,马进坡的《回民支队成立前后》(《民族团结》1961年第5期),全面叙述了它成立的经过和战斗历程,刘世昌的《民族英雄党的战士》(《人民日报》1982年2月4日),回忆了该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编印的《通讯》第3期(1954年3月),有《纪念回族革命先烈马本斋逝世十周年》、《追忆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同志》两文。马国超写的传记文学《马本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介绍了马本斋的一生;聂月华《党的关怀和教导》(《宁夏文艺》1961年第7期)  相似文献   

4.
论回族抗日斗争的特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胜利五十周年而作周瑞海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回族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和解放,坚决响应中国共产党“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伟大号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推动下,以高度的爱国...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回民联合会(简称哈回联),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东北回民支队领导下的区政一级的政权组织。在当时,它的职能大于区政一级的政权组织。它负责领导哈市各区回联分会工作。工作范围只限于解决回族人民内部、及回民与各民族之间的问题。在领导回族群众翻身斗争和组织、发动同族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建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日军对国土的践踏和对中国人民的屠杀,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军的侵略,广大回族同胞也积极团结和行动起来,建立自己的武装开展抗日斗争,成为全国抗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贡献,谱写了现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光辉诗篇。本文对刘震寰、王连芳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的创建、发展和战斗经历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回族长期受压迫求平等、自主的历史,以及回族群众逐渐接受共产主义新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过程的阐述,根据当时国内外战略形势分析,论述了建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少数民族自治自管的有益尝试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式回民教育在回族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文中论述了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包括回族知识分子、回族群众、社会名人眼中的新式回民教育,回族知识分子和社会名人积极倡导新式回民教育并为之努力奋斗,而回族群众从最初坚决排斥到逐步认可、接受,这反映出新式回民教育在这一历史时期较好地处理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实现本民族文化更新的同时,努力学习先进文化,从而为谋求本民族自身的发展所作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宣传和贯彻以往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各解放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团结各民族革命力量,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中国建立后党制定民族政策和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对回族政策及回民工作为例,对这一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内容及对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回回民族不仅以其勤劳勇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宝库,同时,还以其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彪炳史册。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开始,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回族同胞,与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奋战在每一条抗日战线上,成为保家卫国的先驱之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其中,1939年朝觐季节发生在麦加城下的中国回族爱国穆斯林与日伪“华北回民朝觐团”之间的斗争,就是一场爱国与卖国、侵略与反侵略的政治交锋,一场正义与邪恶,真诚与虚伪,事实与谎言、纯洁与龌龊的灵魂搏斗。  相似文献   

11.
王连芳同志(回族)生于1920年11月1日,河北省盐山县西关人。1933年5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任冀鲁边区抗日救国军特务团政治部宣传股股长、沧盐战委会宣传部副部长、盐山战委会组织部部长。1938年6月由刘格平、刘子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任冀鲁边区民族先锋队组织部部长、青年救国会主任。194O年7月任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主任、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后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政委。1945年任中共天津(地下)市委宣传部部长。1946年任渤海区回民协会主任。1947年个月任沧州市副市长、渤海行署回民工作委员会主任。1949年任中央民委…  相似文献   

12.
红军西征时在宁夏豫旺地区实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先后成立了豫海县单家集回民自治政权,帮助回民群众进行反对苛捐杂税和分财产的斗争;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建立回民自己的武装,实现多民族联合抗日.这些民族政策的伟大尝试.对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形成,对支持八年民族抗战乃至对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河间县有回族群众近一万人,主要聚居在西村、果子洼两个公社的两个大队。解放以来,由于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回、汉人民互相尊重,团结合作,民族关系一直很好。可是前几年,在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的影响下,某些地方出现了强迫回民实行火葬的现象,致使回族群众有一些意见,挫伤了回族群众的生产积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结合的角度揭示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特殊历史意义。认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回族、伊斯兰教政策大体轮廓的奠定。文分大体轮廓奠定条件的具备、大体轮廓的主要内容、助推大体轮廓奠定的四大因素三个部分。随后则是对本文内容意义的两点重要说明。  相似文献   

15.
1.朝鲜独立同盟的成立 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在武汉有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朝鲜青年前卫同盟”,有受中国共产党影响的“朝鲜民族解放同盟”和“朝鲜民族革命党”等各种政治团体。当时在武汉的周恩来同志提出各种抗日的朝鲜人政治团体虽然政治倾向有所不同,但要在抗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建议,在周恩来同志的引导下,1938年10月,四个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西北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中 ,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相结合 ,丰富了党的民族政策 ,形成和发展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为党和国家以后正确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马本斋1901年生于河北省献县一个回族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家乡河间、献县一带发动回民同胞,组织了“回民教导队”,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1938年率部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时,马本斋表示:“我决心为回族解放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继而在民族理论方面,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关系、民族自决权和回族等问题有了新的思想认识、理论突破和创新发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逐渐形成了由多民族结合而成论,平等团结统一建国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回回民族问题论等内容构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理论体系。这无论在当时为改善国内民族关系,促进团结抗日,正确处理中国民族问题,还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正确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都无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找到了正确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
禹得彦原是陕西有名的回族大财东,为反抗清朝民族压迫,曾主动放弃万贯家产,投入到陕西回民起义的斗争中,并成为陕西回民起义十八大营元帅之一。起义失败后,被强行安插在甘肃华亭县。晚年为民族团结、地方建设做了一些事,曾出资修建数座清真寺。  相似文献   

20.
孟村回族自治县始建于1955年11月,地处华北平原东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总面积386.73平方公里,辖4镇、9乡、123个行政村,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4万人,是我国北方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孟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八世纪,齐国迁民到此居住。以后汉隋唐宋各朝,都曾在境内设郡立县。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回民孟氏应诏迁来定居,以姓氏命名孟村,这一带逐渐成为回民较集中的聚居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这里是北方最早撒下革命火种的地方之一。1926年7月,回族党员刘格平回乡创建了津南第一个党的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