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石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25-229
为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针对当前我国哲学界很少研究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关系的现状,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思辩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有以下主要区别:一是直接性与间接性;二是基础性与依存性;三是在知识单元上以感性形象和理性抽象为基础;四是在扩展知识的主要认识形式上的感知、抽象和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理论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伯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3):49-51,56
根据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这为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无危机发生的思维定势提供了认识基础。应当说 ,经济危机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 ,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但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需要一定条件。社会主义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计划、市场两种经济体制中 ,由于供求失衡、决策失误等原因 ,也会发生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经济危机既有可能性 ,又有现实性。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与基本制度无关 ,它具有或然性的特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 ,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客观条件进一步具备 相似文献
3.
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现实意义和目标要求出发,对新形势下高校培养高素质学生干部的理论认识进行论述,这将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春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4-7
认为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是随着生产目的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由此产生了不同外延的生产劳动概念。SNA的生产理论是确定 GDP生产范围的理论基础 ,它对生产活动的界定相当于马克思第一层次中的生产劳动 ,由此确定的GDP生产范围是非常广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为止,人类在话语分析方面,基本都处于语言本身的研究层面,对语言结构与系统的研究比较匮乏,这使得话语分析研究一直无法实现突破性进展.而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话语多模态理论被提出,这为解决话语分析研究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以英语多模态理论为内容,对其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3):169-170
为了总结前人图书校勘理论,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分析,将古人的校书理论总结为六个方面:一、充分认识到图书校勘的重要性;二、认为图书校勘的前提之一是校勘者具专门之学;三、指出校勘的原则是不可以对原书妄加修改;四、总结出校对有死校和活校两种方法,认为活校是校对的最后目的;五、主张校书时要总结、分析书籍出错原因,并建议校书者应该久任;六、认识到校书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了解这些理论认识对今天的图书校对工作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黎庶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57-359
阿尔都塞所标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以反理论人道主义为出发点的,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唯科学主义的定位都无法真正地把握他的理论。因为,与其说结构主义是阿尔都塞的理论目的,不如说是他反理论人道主义的手段。由此,阿尔都塞的理论实际上是反理论人道主义的一种结构主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劳动的合理观点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的本质,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认识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1):1-9
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个体差异性、发展阶段性、供给约束性和收入约束性等特征。重新建立劳动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文化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有利于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构想、预测和初步认识。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不断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问题进行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并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刘凤元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23-26
高等职业院校是知识生产主体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是知识生产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対学科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加工和对职业或行业分类的实践性知识的提炼性加工,生成通向能力转化的、职业性的知识体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区别于其他知识生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知识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深入研究知识生产的新特点和知识价值论的新发展。本文从劳动概念、劳动创造价值的新内容和重点以及劳动价值的测度等方面,论述了知识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它对于指导21世纪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应用SC I作为估计有关部门知识生产贡献的指标对高校的知识生产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知识生产单位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高校在知识生产系统中仍然处于中心地位,而且与其他知识生产部门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要重视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中心地位,只有重视高校的投入产出效率,增加对高校的科技经费投放,加强高校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才能加强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武二虎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2(1):1-3,13
长期以来,传统哲学教科书只从经济学意义上,片面解读马克思生产理论,单一追求物质生产,而忽略与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之间的关系,造成对马克思哲学的片面理解,导致对唯物史观理论的肢解;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实践本体论思维取代物质本体论思维,重释马克思生产理论及四种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当前唯物史观研究的深入,有助于推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5.
叶方兴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4):21-26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指标、理论创新的基础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科学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为基本元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为基本表现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特殊性的认知和把握,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特征及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以政治性的价值指引为导向,以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为动力,在国家提供的资金、组织和制度保障下,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要产生聚合效应需要着力建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着力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交往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伦理与学术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郭嘤蔚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73-75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上辨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从辩证法的实质和内容上二也是一致的;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统一,具有客观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多价知识观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强调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特定要素或某个片段的视阈,内在地要求以集成性的观点来审视科学组织。在分析知识多价性与科学知识生产场域集成性关系的基础上,阐释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混成组织是一种科学知识生产的集成性组织。它捕捉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包含学术、市场和政策的多元重叠关系,使科学知识生产所需的资源、组织结构及运作过程都具有集成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知识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富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4):361-368
知识价值论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和知识论为基础的关于知识价值的理论。知识的文化价值观认为:知识价值是结构在作为价值实体的知识内、实现在人的心理与行为中的,观念性与非观念性对立统一、真善美与假恶丑对立统一的文化价值;是创造者在自身整合力控制下,运用自己的智力、意志力、情感力与综合性的行为能力,通过对被思对象的观察、学习基础上的思维,将对对象的认识、意向、审美、信仰和相关社会意识,结构并转化在所创知识之中的。 相似文献
19.
刘国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庄子的知识论丰富而复杂。学者多认为,庄子怀疑进而否定世人之俗知,而崇尚真人之真知;真知即体道之知,只有抛弃世人的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方法及其知识,才能直觉体证本原之大道。因此,世人之俗知与真人之真知完全地对立、割裂开来,且真知及直觉的方式颇有神秘性。俗知分为事实之知与价值之知,庄子质疑进而否定事实之知的真实性、确定性,质疑进而否定价值之知的普遍性、确定性;庄子之真知不是在人世间获得真实性、普遍性的知识,也不是齐之玄知,而是忘知、无知;真人通过忘的工夫彻底地忘却一切知识,心虚静虚无,不识自我,不识天地万物,从而与天地万物混而为一,即回归原初浑沌未分或混而为一的存在形态,即向大道的回归,即体道。真人彻底地消解了自己的主体性,一方面自我养心养神,另一方面万物自生自成自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非均衡赋权、自下而上的民意吸纳和点面结合的试点推广等方式,不断增进政策认知和积累政策经验,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政策试验模式。本质上,中国特色政策试验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制度体制、组织机构、信息技术和空间距离等因素构成知识生产的内在驱动力,政策专家、地方官员与利益相关者等多个行动者围绕试验议题组建学习网络,彼此交流试验信息、互换试验经验和共享试验资源,持续将碎片化的政策知识转化为制度化知识,甚至形成技术性方案,最终促成政策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根据中央政府的主导性强弱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高低的差异性,中国特色政策试验的学习模式可以分为条块互动模式、政治动员模式、等待观望模式和边干边学模式,不同学习模式生产不同的政策知识。探讨中国特色政策试验的知识生产与学习模式,有利于深化中国改革发展的政策认知,对于解读中国制度文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