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杨杏佛救国思想主要具有稳定性、体系性与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育救国思想”是我国近现代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其核心思想认为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应该首先或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把发展教育视为国家强弱兴衰的指针和救亡图存的要律。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洋务派以“发展军事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救国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以“育人才”为变法本原的教育救国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它突出并强调了教育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地位 ,但因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没有认识到教育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 ,而导致了它的最终破灭。  相似文献   

3.
教育救国思想发端于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尽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单纯依靠发展教育来救国是抓错了根本,不可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但是教育救国思想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育救国论者的教育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仍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对教育功能的肯定乃至夸大对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期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最先选择了教育救国这一救国救民政治方案,期间经历了对教育救国的信仰,到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救国思想和最终放弃教育救国主张的历程。本文大致勾勒了早期毛泽东教育救国思想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5.
胡适教育救国思想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概述了胡适重视发展教育、以教育为救国之根本的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胡适贯穿一生的这个教育救国思想的若干特征作了概括性的理论描述,指出它在现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积极意义及其历史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早期维新派是十九世纪中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资产阶级最初的思想代表,是戊戍维新派的思想先驱。其教育救国思想至今缺乏研究,对此作番探讨,不但有助于全面了解早期维新派的思想,而且对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救国思想的产生具有溯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救国思想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吴稚晖是这一思想的服膺者.他以无政府主义的政治立场为基点,加盟教育救国的行列,主张发展科学工艺,普及平民教育,并积极奔走宣扬教育救国的思想,不可谓无功.但他初期以此反对暴力革命,继而加盟国民党反动阵营,顽固坚持反共立场,成为教育救国队伍中政治上最为堕落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教育救国:陈嘉庚倾资兴学的思想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嘉庚的兴学动机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救国,"教育救国"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与20年代一般的"教育救国论"有所不同.陈嘉庚的教育救国动机,产生于愚昧、落后的旧中国,来源于海外华侨赤诚的爱国主义热情;凝聚了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也是他的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既符合实际又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陈嘉庚对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了透彻的、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论述,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分析了张学良"教育为民族存亡所系"教育思想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基本内涵,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注重"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兼收并蓄"开放式的办学理念等.特别强调了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中的战略性地位及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严复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以时代启蒙者的敏锐眼光,倡言教育救国,矢志不渝。他的教育救国思想自成体系,是强烈的情感与冷静的理性相结合的产物。在适时变通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高远鲜明客观求实的教育目标以及独树一帜兼收并蓄的教育内容论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教育救国思想的丰富内容,特别是蕴含于其中的宝贵而浓厚的理性色彩至今仍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大工业生产下劳动异化状况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境遇。马克思为工人争取权利而斗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为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的革命理想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之前的教育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等提出的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蕴含着劳动教育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价值取向、劳动教育为无产阶级解放服务的价值立场、劳动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归宿。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要办好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教育研究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研究的取向应该是一种包含了本土和非本土方向的多元化目标体系 ,其对外域先进文化、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借鉴 ,对国际教育学术潮流的跟进 ,以及对国际教育前沿性问题研究的参与和呼应 ,可以说都是中国教育参与世界教育潮流的正常现象 ,对其包容和理解是中国教育发展和进步必要的教育文化基础。而鼓励做“无用的学问”、“为知识而知识”、“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等世界大学的办学理念 ,也应该成为我国高教文化建设中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素质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和教育创新思想。江泽民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现“两基”目标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解决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出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教育体制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根本。以上这些思想都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青年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建设共产主义是时代赋予广大青年的历史使命;鼓励青年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坚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斗争性;将教育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列宁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教育我国当代青年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社会急需的本领和技能、积极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及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 ,论述了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指出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健 ,并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设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虽然在微观和宏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并不理想。研究重心多倾向于其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与地位,成果中重复研究现象亦颇多。为了推动与深化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应对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和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要注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发现一些创新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的世界发展格局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 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高校德育要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思想, 新的观念,不断推进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幼儿教师教育思想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鹤琴丰富的幼儿教师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教育论著中,并体现在他亲自创建的幼稚师范学校的教育实践中。陈鹤琴在幼儿教师教育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提出了高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办了高质量的幼稚师范教育,开创了形式多样的职后教育体系。陈鹤琴的思想对当今的幼儿教师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即幼儿教师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的取向,幼儿教师应由专门的学校机构来培养。  相似文献   

19.
罗素作为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其教育思想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意蕴和特点。罗素认为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重以学术研究。大学教师应该具有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和品质,不仅要懂得如何去教,更要明白怎样提升自我修养。同时,他还指出大学的学术自由应该体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并以此体现教育的民主与公平。虽然罗素的大学教育思想还稍显零乱,但对于一个站在哲学高点的大师来说,也属于不易了。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承担着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教师这一主体。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做好学术带头人教育、管理、监督工作,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