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针对计算机教育相对滞后,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的现状,我认为中职学校一是要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让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二要更新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三要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健全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及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索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措施:要不断改变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网络教学,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旭 《管理科学文摘》2011,(31):185-185
中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中的许多理念和方法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因此在中职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上,一定要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财务管理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借助于实践教学,让学生们具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中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使用方法、教学案例和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4.
武秀琴 《科学咨询》2023,(1):254-256
实训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中间桥梁,也是中职计算机学生锻炼自身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就“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创新进行讨论,希望可以更好地提升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校目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冷就业现状入手,结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注重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如何适应就业需求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该论文针对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现状,主要探讨了课程设置的改革问题.鉴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缺乏兴趣及计算机专业的盲目性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状,就如何提升中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阐述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7.
翟广辉 《办公室业务》2012,(21):194+196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更应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为目的。本文通过开展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构建"校企合作"实训体系,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通过对我院连续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本文的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思考与探索,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努力将教学内容的枯躁变为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多举实例,多练,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计算机专业学生操作能力低下、专业设置太过笼统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三个方面指出了本专业教育存在的现状,并从教育教学方法、方式(实施项目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生自我肯定-自信心培养)和教师技能实践能力改革两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改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职财会专业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中职教育必须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实践教学的定位;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拓宽实践渠道,充实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改革和创新,为社会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周祥辉 《科学咨询》2010,(14):24-24
本文着重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思考与探索,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努力将教学内容的枯躁变为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多举实例、多练,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基础普遍不高,接受课本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尝试着把项目教学法引入计算机教学,在如何把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计算机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并以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为主要标志崭新文化形态,具有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的基本特征.中职《计算机文化》课程教学应该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来指导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讨论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应具有的伦理观与生活技巧.我在《计算机文化》课程教学中尝试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机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廖明亮 《科学咨询》2010,(12):59-59
在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基础普遍不高,接受课本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尝试着把项目教学法引入计算机教学,在如何把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瞿晓渝 《科学咨询》2010,(16):127-128
在中职学校的各个专业中普及计算机课程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参加了学分制教学改革实验,教革至今,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样化、立体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和充实了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社会对中职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而适应社会,适应学生.中职计算机教学应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中职计算机教育的重点不是培养出尖端科技人才,而是要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蓝领"甚至是"灰领".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上的分析,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即要加快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改革;也要进行课程整合和改革,让学校老师注入新的教学思维,让教学活动适应就业的需要,从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树立正确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鲁清云 《科学咨询》2023,(12):184-186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并探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通的意义,探索了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通的路径。本文认为,为了保障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中职院校应实施课程与证书融通。这意味着中职院校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作为教学目标的导向,加强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保障人才培养的对口性,加强师资水平建设,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并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继青 《科学咨询》2009,(20):119-119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纵观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些理论性课程教学内容较难,学生难以消化,职专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处在较低层次,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改革现行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根据职业的需要,应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改革,需要分析不同专业岗位背景,去制定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取消以考证为目的教学模式。本文就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分别从专业出发,就教学的内容,考核的具体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改革内容。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岗位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