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潮汕《前贤诗萃》的编选和评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潮汕风采文丛》,对于当前的潮汕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件好事。丛书中有蔡起贤先生编选评注的《前贤诗萃》一书,笔者甚感兴趣,细细拜读,有所会心处则随手记下,遂想对蔡先生选诗之用心,及其说诗之深得诸诗人之诗心,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说点有关的意见。不当之处,尚祈蔡先生及读者指教。每一个诗文选本都体现着编选者的独到的用心,蔡起贤先生编选这本潮汕《前贤诗萃》所体现出来的编选原则最明显的有如下三个方面,即:一、审美的艺术的原则,它  相似文献   

2.
吴世昌先生是20世纪传统诗词创作领域重要的一家.作为一个赤诚的爱国者和坚定守望精神家园的知识人,他的诗词表现了感愤国事时政和自写"心史"两大主题.他诗词兼擅,诗词兼作,但诗与词的体貌风格大不相同;比较起来,他的词更为当行本色,更能代表他的创作成就.吴先生是学者型的诗人词人,他以学术题材和学术话题入诗词,在传统诗词创作领域独树一帜.吴先生曾以传统文化的"继风流"者自任,他的诗词在中华诗词发展史上确也具有"继风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章继肃先生的诗词创作灵感均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切实体认,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感性考察.这种感性,是造就其诗词作品独特美感的发端.章继肃先生的诗词作品最具辨识性的特征便是“无功利性”,这是其诗词审美的本质体现.章继肃先生的诗词作品颇具美感,“美”在其善于修辞,在其格式韵律,在其与读者之情感共鸣,在其意识形态之美,在其由内自外所散发出的追求真实之美.此外,其诗词作品体现了“兴”“观”“群”“怨”系列社会功能,既感发情志,又观照现实,具有催人奋进之力量.  相似文献   

4.
星汉是我国当代诗词界著名诗人之一,在海内外享有相当知名度。其在边疆生活近50年,对我国少数民族怀有深厚情感,创作出大量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的诗词。吟咏古今,新意间出,境界高远,在当代用汉语诗词体式写作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诗人中甚为少见,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拓展及诗词创作的繁荣做出成绩。  相似文献   

5.
苏轼涉梦诗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轼2 000多首诗和300多首词中,涉梦诗词达352首。这些诗词分真梦诗词和欲梦诗词两类,真梦诗词有的记录其真实梦境,有的记录其在梦中的感受和状态,有的记录其在梦中所作诗词;喻梦诗词则主要抒发其古今如梦、劳生如梦的生命意识,而后者又主要表现为世事如梦和时间如梦两种形式。苏轼之所以大量创作涉梦诗词,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敏锐的感受力及前人创作多涉梦有关。  相似文献   

6.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沙元伟先生现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著名的诗词楹联作家,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楹联学会发起人,曾荣获中国作协诗词评论一等奖和诗词创作一等奖。从小受父亲、著名新南社诗人沙树灌薰陶,4岁学诗,16岁大学毕业时得柳亚子和郭沫若题词,都给予“应占人间第一流”的评价。沙先生热爱南京,是原“金陵新40景”和“新金陵48景”评委之一,为宣传南京名城文化竭尽心血,所写楹联雄浑磅礴、警策清新、含义深远,现将“新金陵48景”作一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古典诗词的研究还是当代诗词的创作,我省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仅产生了全国性影响,而且还具有重大史料价值.但其中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以时间为序,从李叔同少年在津时期、在沪和留学时期、杭州任教时期到出家为僧时期,观照李叔同一生的诗词创作道路,分析每一阶段创作内容风格及影响。李叔同一生诗词创作轨迹反映其心路历程,其诗词创作贡献不可磨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积极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书法和中国古典诗词在创作旨归、题材内容、表达方式、解读多元化以及作品立意和构思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特征,这些多维相似点为书法艺术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互借鉴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0.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松柳近著《温庭筠研究》一书(2005年3月出版,27.2万字,责任编辑:杨纯)是一本视野开阔、逻辑严密,理论与考据并重,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与思辨色彩的学术著作,也是当代最优秀的学术著作之一。作者成松柳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晚唐五代诗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前,成松柳教授的温庭筠研究系列文章就散见学术报刊,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这大概是他系统研究的成果,而当时我们只是一般阅读,但已经感到非常敬佩。专著对温庭筠的诗词创作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归纳和…  相似文献   

11.
诗词翻新是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翻新,诗词得到更广泛传播,同时其文化内涵得以累积和增值。而诗词翻新在传播过程中易于获得名家效应。并且诗词翻新的一些特性使其既容易为创作者掌握又易于被阅读者接受。这些是诗词翻新促进诗词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傅雪漪作为古典诗词歌曲创作与教学的专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歌曲。本文即以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的歌词特色。该部分从选题广泛和合辙押韵两点予以论述。第二部分为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音乐本体分析。该部分对傅雪漪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运用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写法、节奏特点、调式调性选择、曲式结构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一一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华人学者、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教授创作有多首登高诗词,其所作融会古今中西,独具深情遥旨。叶先生的登高之作按主题分,大略有三端:故园之思、漂泊之生和弱德之美。前两端和中国古代多数登高之作同调,后一端则基于叶先生自成一格的“弱德之美”词学理论。叶先生的登高诗作既蕴含中国古典诗词的登高原型,又融注先生自我之生命、情志和学养,凝聚着海外赤子对故国深远炽烈的思念,对忧患飘泊多重自省式的感受,同时显示了先生在屡陷蹇境时坚持操守,执着理想,甘为弘扬祖国的古典诗词事业奉献一生,于诗里诗外都体现了感人的弱德之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列举了大量古今作品,分析、阐述了诗词中常见的技法,对于古典诗歌的欣赏、传统诗词的创作,都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旧体诗词鉴赏和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喜爱鉴赏和创作旧体诗词,而且鉴赏和创作的兴趣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批判地继承了旧体诗词的表现形式,又运用传统体裁表现丰富而崭新的现实内容,其诗词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传统,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思想内容上超越传统,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革命情怀。在旧体诗词遭到否定和排挤的情况下,毛泽东不因个人的偏好而无视中国诗歌的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而是以自己成功的创作实践和精到的诗歌理论擘画出新中国诗歌发展的格局与方向。毛泽东对继承和发展中国旧体诗词传统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丰子恺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总结了丰氏作品于不同时期体现的不同思想特色,进而归纳出丰氏创作的两大特色;只写旧体诗词而不写新诗,写作时间的两次相对集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丰子恺诗词创作的选择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的时代背景也不时左右着丰氏的写作取向.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整整地奋斗了7年.在这7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道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左"倾错误的打击下,在戎马倥偬间,还创作了36首诗词楹联,引用了4副楹联和1首民谣,达平均每年5首诗联.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涉及毛泽东精神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的展现了他不唯上,不唯"本本"、实事求是的反对教条主义精神.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亦有人误读,有待澄清.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是成功的,其关键之所在是他能够将马列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充满着必胜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词手书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且是理解和研究毛泽东诗词的重要参证和依据。本文运用毛泽东的手书资料 ,分析了毛泽东创作诗词的心理、意图、过程以及释义、辩伪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词语、形象两个方面入手,揭示了毛泽东在旧体诗词的创作方面对我国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旧体诗词”这个名称不太准确,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称。比如著有《香港诗词论稿》并在香港主办过十几次“诗词大赛”的黄坤尧教授主张称“传统诗词”,日本人称“汉诗”,还有人主张称“国诗”,等等,都不尽如意。总之都是指中国古代形成的各种诗词体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号召“诗界革命”,“五四”以后新体自由诗大兴,旧体诗词便不再是诗坛的骄子了。但其时隐时显,不绝如缕,在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圈中的命运不尽相同。百年间,旧体诗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旧韵与新韵、格律宽严、创新体制、旧形式与新内容如何融洽、如何提高艺术质量等。尤其是学术研究对现代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不管”现象,自有其复杂的现实缘故。近些年,文学研究界偶有学者关注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也有人以此申请到国家或省、部立项的文献整理或史实梳理研究课题,但总体看来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我们邀请了前辈学人姚奠中先生及目前在大陆、香港诗界非常活跃而且颇有影响的几位诗人学者写了这组文章,探讨一些具体问题,希望引起学界朋友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