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朝至隋代前期,相州窑是北方青瓷的重要窑口之一,面积达90000余平方米。相州窑烧造的器类非常丰富,制作也相当精美。安阳博物馆占地域优势,得天独厚,收藏有隋代相州窑各类精美瓷器精品。这些器物选料精细、制作精良、器型俊美,反映了相州窑制瓷业的高超技艺与高度发展水平,彰显了相州窑瓷器在北方青瓷中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是研究我国隋代北方青瓷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李清,男,生于1966年,重庆万州人。199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当代陶瓷窑口"蜀山窑"的创始者,也是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以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九三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在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陶瓷烧制窑口,继往开来,当代四川窑口"蜀山窑"的创始者李清主张以巴蜀文化为核心元素,传承创新,结合技艺、艺术、工艺三者,传播"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美学思想,为当代四川的陶瓷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笔者在郧县青曲镇的汉水沿岸各村工作时,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考察了几十个古代遗留下来的人造葬丧文化遗址——"自死窑"。因该镇有巷子口、油坊沟、孙家湾、郑家河、杨家沟、店子河、后房、王家山、弥陀寺、安沟10个村在汉水北岸,几乎每个村的汉水岸边及其对面的辽瓦、安城两乡的汉水岸都有"自死窑"存在。可以说,这一带汉水两岸只要有崖壁存在的地方,就有"自死窑"存在。与"自死窑"有关的是一个在这一带老少一词、妇孺皆知、世代相传的故事: 远古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人老了就失去了价值,一到60岁,儿孙就把老人送到"自死窑"里,堵上窑口,只留一个小洞送饭3天,然后封死洞口、让老人自死在洞里。  相似文献   

4.
湖北马口窑是江汉文化的典型形态之一,数百年来影响过一代代荆楚子民。作为一个地方窑口,马口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一直被人忽略和漠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马口窑彻底倒闭,随后迅速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近年来,马口窑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意义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不断进行着新的审读,特别是其多变的器样造型、丰富的纹样装饰、圆熟的刻画手法,在中国陶瓷文化中堪称独树一帜。如何保护这脉极具性格特色的地域陶瓷文化,是摆在众人面前一个郑重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收到正芳寄来的一本厚厚的书稿《拜伦研究》,往事随着欣慰,袅袅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2000年,正芳开始准备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当时,他十分喜爱法国作家梅里美,毕业论文打算深入研究他的作品。梅里美是一个个性独特、艺术上也很有成就的作家,值得研究,而且,国内对他的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正芳的这一选择很有学术眼光。然而,经过慎重考虑,我建议正芳还是选择英国大诗人拜伦作为研究对象。近些年来,国内学界一再呼吁重写文学史,但大多停留于理论,付诸实践者不多,收效也因此甚微。在我看来,重写文学史至少得有两个基本支撑点:第一,新…  相似文献   

6.
山东淄博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处重要的瓷窑业中心,创烧于北朝时期,历经隋唐时期的发展,在宋金时期达到繁荣,明清时期逐渐衰落。由于受到社会佛教文化的影响,淄博窑产品中有一类和佛教相关的产品,主要用于佛教建造过程中的琉璃建筑构件、供奉的佛造像、寺庙中的佛教用瓷和信奉者居家崇佛礼器。北齐和金元时期是佛教文化盛行的两个时期,僧众和信佛的民众也比较多,尤其是金元时期,信佛更加世俗化和平民化。淄博窑两次成规模地的生产佛教相关器物,产品类型主要是青釉莲花尊、三彩胡人狮子型炉及僧俑像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众多名画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时代的变迁,名画几经易手,加上好者喜欢模之,使画作的断代成为难题,《韩熙载夜宴图》便是其中之一。诸史家通过对文献与画作中的人物、服饰、器用、家具等进行研究,建构各自的时代归属之文本。然美术史家依赖图像中的诸多视觉要素,本身具有多源性特点,对《韩》卷鉴别形成的文本亦同样有多样性和争议性。这些文本在流传时,由于是立足于各自鉴别立论背景下,势必反过来对《韩》卷中的陶瓷器物的窑口归属形成相异性,在器物的释读方面亦造成干扰。故而,通过出土器物形制与画作中的器物样式及窑口史料比较分析,可探究《韩》卷中器物的窑口来源。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变化显著,但问题也不少。诸如:积极性降低使农民减少、生产组织分散及生态恶化使粮食危机增加的农民和农业问题;农村人求学困难、就业压力大与社会保障负担重问题;住房混乱、公共产品短缺、土地占用与浪费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值得深入研究,并探讨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德化县科委、德化县文化局和我校历史系、人类博物馆四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德化窑学术讨论会,于七月三日至七月九日在福建德化县召开。有来自北京、南京、上海、江西、广东、广西和福建等七个省、市、自治区三十八个单位的六十多名文博界、陶瓷界和史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参加。提交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和资料有三十多篇。其中有德化县文化馆和我校人类博物馆合作编写的《德化窑》和《德化瓷器史话》两本专著以及《德化瓷器史料汇编》(上、下两册),对历史上德化窑的主要成就和建国三十年来德化瓷业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论述。广东省博物馆与新会县博物馆整理的西沙群岛北礁和新会县崖山出土的德化宋代瓷器,对研究德化窑瓷器的外销和南航路线,提供了极其宝贵新颖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4— 5月间 ,许昌市区内一建筑工地新出土了一批古瓷片。这些古瓷片揭示或证实了以下几个问题 :1.许昌曾是古代中原一处重要的瓷器转运枢纽和大型瓷器集散地 ;2 .确有“碗豆青”色的“汝州新窑器” ;3 .邓瓷中也有底、足满釉芝麻支钉支烧 ;4 .童贯家可能在临汝窑定烧过瓷器 ;5.柴窑瓷片首次出土 ;6.清宫所藏“黑釉柴瓷”当属后周前期“郭窑”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中古后期,北音系统处于激烈变化过程,从语音史角度看,这一时期北音系统入声韵的变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为了研究《中原音韵》,确定其音系基础,也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对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北音系统入声韵的变化,进行深入探讨。 这个时期的韵书、韵图,是研究语音史的重要材料。但韵书、韵图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因此,主要根据韵书韵图研究实际语音的变化,不一定是很可靠的。考察时人诗文用韵也是重要手段。周祖谟先生曾强调“语音随时转移,迭有更变,文人抒写情性,发为歌咏,无庸与  相似文献   

12.
论苏过的诗     
苏过在宋代诗坛上虽不是很有影响的诗人,但其诗歌创作颇具个性特征,值得研究。苏过的唱和诗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其纯审美性的山水诗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其准山水诗和抒怀诗多抒发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13.
正张仁是一名温州藏家,专注于瓯窑拾遗。和张仁一样,在温州地区民间收藏爱好者中有这样一群收藏者,他们潜心收集大量实物和资料,并热衷瓯窑的收藏和研究,推广瓯窑陶瓷文化。一群瓯窑拾遗人2003年夏季,一个偶然的机会,朋  相似文献   

14.
岱山古泗洲堂是古代舟山群岛的重要对外海上交通渡口,其所处位置历来多有争论,<岱山古泗洲堂考证>以<参天台五台山记>等日本古籍为依据,结合实地考证,认为其址在今泥峙江窑村下张家一带.岱山书院在岱山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南宋岱山书院觅踪>对岱山书院的建立过程、院址及规模等作了较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境理论的深入研究,其在翻译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因此,从多角度研究语境理论对翻译理论的丰富以及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6,(3):31-34
《怀州修武县当阳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记》是目前见诸报道的全国范围内两通宋代窑神碑之一。碑文关于窑神祭拜现象的记载,明晰了宋代窑神崇拜现象的起源;碑文反映的祭拜对象从自然神到人物神转变的趋向,表明宋代窑工制瓷技术的逐渐成熟;碑文中还记载了北宋当阳峪窑窑工凭借高超的制瓷工艺和先进的销售理念,开辟了产品销往外地的道路,促进了当地制瓷业的繁盛,为探究北宋政府与制瓷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材料。此外,窑神祭拜活动为宋代窑工的流动提供了契机,为研究宋代瓷业技术交流问题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很高兴来参加今天的表彰大会。有这么多的优秀企业的代表、优秀的企业家和优秀的班组,在这里领奖,值得祝贺。我也很赞同刚才张世尧同志代表商业部的讲话。现在我讲讲我的主张,八个字:“无商不活、无商不富。”  相似文献   

18.
岩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古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其中有些岩画图形可能与古文字有关,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大麦地岩画约有近万个图形,其中约有1500个图形符号,我们从中找出了一批与古文字有关的图形进行研究,以引起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相关学者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研究。从人文社会维度审视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陶瓷是人类发展史的永恒载体;《红楼梦》中隐含着一部陶瓷文化之精史.一、在曹雪芹笔下,处处都闪烁着陶瓷艺术的宝光.前80回,至少有10回书则多处写及100件以上的陶瓷器具.最集中的是写贾府鼎盛时期生活的40、41回,名品荟萃,美不胜收.二、《红楼梦》集陶瓷发展史上名窑名品之大成,如始于唐五代、盛于宋代的定窑及其产品白粉小碟,北宋的汝窑及其产品“汝窑美人觚”、“汝窑花囊’,大观窑及其产品“大观窑大盘”;明代瓷器旷世精品甚多,如成窑所制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官窑所制的脱胎填白盖碗,宣窑斯制的精巧粉盒,还有“美人耸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