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以华侨之乡大埔百侯村为个案,讨论民国时期的水客、侨批及其侨乡社会的影响,认为因客家山区的环境、侨批的特点及水客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联结家乡亲人与海外华侨关系仍主要通过水客来进行。水客和侨批对近代侨批社会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梅州地区客家侨批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时 ,梅州地区许多客家人或由于生活所迫 ,或由于政治原因 ,或由于土客械斗下南洋谋生存求发展。他们在侨居地辛勤劳作 ,赚钱后通过水客、侨批局、私营商号、侨批馆与钱庄寄信寄钱回唐山老家。由此 ,在客家侨乡社会发展起了一个具有侨乡特色的行业———侨批业。侨批为客家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海外闽南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闽南侨批多维度多侧面地呈现了闽南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感。闽南侨批流露的汉语情结,凝聚了闽南侨胞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书写的奋斗人生,彰显了闽南侨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构筑的家国观念,表明了闽南侨胞对家国一体同构观念的政治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4.
侨批文化研究的兴起已成为潮汕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侨批文化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饶宗颐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在侨批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侨批文化研究学术史的角度,综合评价饶宗颐的侨批文化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分析饶宗颐侨批学术思想在侨批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5.
侨批互动有一定的周期变化,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在侨批互动的整体周期下面,还隐藏着受个人节庆影响的家庭小周期。侨批互动的周期变化还会导致华南金融市场的周期变化。侨批互动的节律变化也体现在各区域侨批结构的变动上。在二战前后,香港和东南亚各区域与中国间的侨批互动节律变化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有较大的差异,其背后主要受东南亚各地区潮州人口的结构、移民政策、侨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侨批文化中蕴含的家庭伦理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并从家国情怀培植的角度探析侨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提出要从讲好侨批故事、弘扬侨批文化、搭建学习平台、研究侨批文化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爱家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共梦想之中。  相似文献   

7.
侨批列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侨批封上的列字及编号,是海外批信局对批信运作的管理方法,是海外侨批信局走向专业化经营及管理的产物。侨批实物显示,侨批列字主要有六种。研究侨批列字的规律方法.不仅能折射出批局的兴衰史,而且能折射出华人文化与异国文化的交融状况。  相似文献   

8.
水客与客家侨乡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客是客家侨乡社会的一个独特现象,是非现代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水客通过携带钱款、物品、人及书信,起到沟通南洋与家乡的桥梁、纽带作用,而经水客引进的海外思想与物质实物导致了当地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风气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构建理解侨批业与制度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于广泛场域的关系系统中分析1860-1949年间侨批业组织场域和制度的共同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场域是一个对话或者是权力角力的平台,侨批业各利益相关者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对话、竞争和合作,从而推动了侨批业和制度的共同演化。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制度所构成的三大制度支柱对侨批业的经营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文化-认知和规范性制度支柱是支撑侨批业经营的主要制度要素。三大制度支柱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当三大制度支柱能够较好结合时,制度能够促进侨批业的发展,形成侨批局、邮政局、银行共同经营的局面,但当三大制度支柱不能得到较好结合时,侨批业行为趋于混乱以至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0.
透过李芝敏的十二封批信的内容,对1947-1950年印尼三宝垄华侨侨批状况作一个很浅显的探讨。通过批信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荷印政府的华侨政策和中国国内的货币变动及政治变迁对三宝垄华侨侨批的影响极大,这一时期侨批呈现相当复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的、量化的角度探讨东南亚潮人社会与潮汕侨乡间通过侨批经营网络而进行的广泛的侨批互动。通过对1911-1949年东南亚与华南间侨汇与侨信的双向考察,揭示出侨批互动中的双重变动——侨汇与侨信的变动、维持性侨汇与改善性侨汇的变动,它们分别体现了侨批互动稳定性与奕动性并存的双重特征,同时也表明了海外华人与侨乡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12.
侨批档案是“世界记忆遗产”,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通过剖析侨批档案蕴含的爱国、爱乡、爱家人等家国思想及其道德教化、人生指引和榜样示范等育人价值,提出厚植家国情怀、滋养民族文化内涵、传承华侨精神、凝聚侨心侨力等实践理路,发挥侨批档案在培育和滋养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人文情怀和民族情感的精神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侨批,大多数人可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为何物。"批"是语相通、俗相同的闽南和粤东侨乡人及其海外乡亲对"信"的习惯叫法,海外华侨的书信称做"侨批"。侨乡人寄信叫"寄批";收到的侨信俗称"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侨批的历史是华侨的酸甜苦辣、血泪沧桑的历史见证,是见证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珍贵历史文物。起码在清代,闽南和粤东就有侨批出现。在食不  相似文献   

14.
清代潮帮侨批业对我国原始金融市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侨批业是一笔集腋成裘的巨额流动资本,也是一股足以操持“商贸互动”、“盈亏互补”的强大势力。公元1775年至1890年约一个世纪的时期,潮帮侨批业对我国原始金融市场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侨批文化内涵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侨批文化研究的兴起,成为当下潮学研究的热点。侨批业是基于特殊的华侨社会需要而引发的特殊服务行业。它产生于19世纪末叶华侨侨居海外逐渐众多之时,集商业贸易、金融货币、交通运输、人文道德、风土民情于一身,具有地域性、商业性和服务性,以及突出的信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性别观念是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和反映,从《潮汕侨批萃编》第一辑收集的493封侨批中,可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寄批的海外潮人的女性观。主要有两种一是”男尊女卑”的传统女性观,体现了海外潮人身在海外,仍传承着潮汕社会重男轻女、尊长重嫡的宗族意识;二是提倡接受教育,追求自立的女性观,说明了海外潮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女性观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潮汕侨批网络与国家控制(1927-194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7-1949年国民政府(及日伪政府)介入侨批业后与侨批经营网络间产生了磨擦,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涉过程展示了华人商业网络在其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与国家控制间的紧张关系与合作空间。侨批经营网络覆盖范围的广阔性使它与海内外华人社会构成水乳交融的关系,奠定了其在民间社会根深蒂固的地位,国家侨汇经营体系是自上而下垂直控制的体系.其渗透的范围难以覆及底层民众。如果国家体系试图干涉民间商业网络,必然引起两者间的摩擦,假如国家体系和民间商业网络都明确各自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进行合作,那么两者间就可能出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潮汕移民暹罗约在宋元时代开始,而于明清为最。基于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每有积蓄,必千方百计送到家乡,以赡养家人骨肉,原始的"侨批"由此产生。侨批业的产生约在1782年,以后慢慢地又产生当地送批人,于是暹罗、潮汕批局真正应运而生。考察批业历史,其兴衰的过程不仅反映了中泰两国金融、政治方面的历史状况,也可看出华侨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潮汕侨批发展迅速,形成了覆盖各城乡地区的经营网络,并与传统的墟市体系相互交织。近代潮汕的墟市数量在民国后期也出现了激增的现象,隐然呈现向现代转型的迹象。在潮汕墟市缓慢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海外华侨寄回的投资性汇款和捐赠性汇款,以及大量批业商号的进驻等因素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作为侨批汇款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赡养性汇款,却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港人与内地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先是内地孕妇的话题,然后是内地富豪赴港买楼、接着连续不断出现所谓奶粉事件、香港餐厅的简体字餐牌事件、“蝗虫”事件、国教和殖民地旗风波,以及引发颇大影响的“水客”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