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神剪     
一位剪纸艺人,近年来,被中央、省、市电视台拍摄了近20部专题片,斐声大江南北;他的剪纸作品在国内外频频获奖,享有“中国神剪”美誉;他受聘担任数十名外籍学生的指导老师,以剪纸为载体传播友谊,使祖国的艺术瑰宝走向世界:他成功地将手工艺术推向市场,在大都市经营剪纸艺术品,使一部分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荣获“十佳创业明星”荣誉称号。可谁能想到,  相似文献   

2.
落榜,致残,他在逆境中奋起,如痴如醉执著追求剪纸艺术,并铸就了独特的“饭碗”。高考落榜,剪刀剪出新天地1962年,陈耀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林梓镇一个书香门弟家庭。幼时,他迷醉于民间彩灯上的剪画,常常以葫芦画瓢临摹一两幅,赢得大人“啧啧”喝彩声。入学后,陈耀“一根筋”似的痴迷于剪纸。他常常放弃同龄孩子的玩耍、嬉闹,一剪就  相似文献   

3.
《新少年》2014,(3):40-40,F0003
向艺术家致敬 《蓝色的人体》是马蒂斯创作的剪纸作品之一。晚年的马蒂斯由于关节炎和其他疾病,不能坐在画架前继续他心爱的绘画,只好借助剪刀制作一幅幅剪纸作品。在作品达到完全满意之前,他总是在反复修改,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剪纸创作中,并以剪纸的形式创造出新的辉煌。面对这些美妙的充满生命力的作品,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位病痛缠身的八旬老人之手。  相似文献   

4.
剪纸忆雷锋     
《社区》2017,(9):8-9
2017年3月2日,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展示自己创作的雷锋剪纸作品。当日,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学雷锋”主题剪纸活动,让特教学生亲手制作一幅雷锋剪纸作品,了解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5.
何卫东 《社区》2012,(21):51-51
一幅幅祈福龙年美好生活的龙图案剪纸作品,让人们不禁赞叹作者张丽云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张丽云是河北兴泰发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的一名档案管理员,多才多艺,对声乐、戏曲都有浓厚的兴趣,有“金嗓子”的美誉,公司内外举办文艺活动经常会见到她的身影。10多年的档案管理工作练就了她细致和耐心的性格,因心灵手巧,同事和朋友送她一雅号——“生花妙剪”。  相似文献   

6.
7月1日下午,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新荷社区居民袁士正的家中,随着一声轻轻的"咔嚓"声,袁士正终于完成了他的《红楼梦》剪纸作品。这幅剪纸作品花费了他整整七个月的时间。袁士正今年70岁,是新荷社区的剪纸高手,几十年来对剪纸乐此不疲。而《红楼梦》剪纸作品则是从去年年底就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阳国际剪纸艺术节,作品《五福临门》获三等奖,《学安全、促生产》获优秀奖。 ◆2008年北京迎奥运剪纸艺术大展,作品《中华民族、前程似锦》获纪念奖。 ◆2009年中阳“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剪纸艺术作品展,作品《我也当个火炬手》等两幅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相似文献   

8.
郭元鹏 《百姓生活》2012,(10):47-48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白楼村的民间剪纸艺人晁友廷,对汉文化情有独钟,耗时5年创作了近千幅以汉文化为题材的剪纸作品。现在,晁友廷老人还有个心愿,就是到全国各地办展览,宣传汉文化。  相似文献   

9.
郑永 《北京纪事》2014,(3):89-90
李景玉,年近六旬,房山长沟镇东良各庄人,爷爷和父亲都以剪纸为生,受家庭熏陶,李景玉从小就从爸爸那儿学会了“玩儿刀”的本事,能够雕刻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虽然他只有高中一年级的文化水平,也没有专门学过美术,但凭着喜欢什么就钻研什么的劲头,很早以前他就学会了制作景泰蓝和剪纸的艺术,并把父亲的剪纸发展演变为刻纸。  相似文献   

10.
杨飞 《社区》2012,(33):47-47
7月1日下午,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新荷社区居民袁士正的家中,随着一声轻轻的“咔嚓”声,袁士正终于完成了他的《红楼梦》剪纸作品。这幅剪纸作品花费了他整整七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崔寿伟 《社区》2023,(10):52-53
形状不一的纸片如落花般飘散到地上,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的工夫,江苏省盐城市级非遗项目“冈西勇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施君君就完成了一幅剪纸作品--《立春》。作为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的美术教师,2014年,施君君和其他老师一起在学校里成立了剪纸社团,同时在建湖县图书馆、建湖县培训中心等场所开展传统勇纸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彭粉女获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称号.她的剪纸艺术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综观彭氏的剪纸作品,无论是沟通天地的抓髻娃娃,还是表达生命意识的生命之树,无不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意蕴,而生存环境、地方风俗、生活态度、个人性格等方面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何卫东 《社区》2012,(14):51
一幅幅祈福龙年美好生活的龙图案剪纸作品,让人们不禁赞叹作者张丽云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张丽云是河北兴泰发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的一名档案管理员,多才多艺,对声乐、戏曲都有浓厚的兴趣,有"金嗓子"的美誉,公司内外举办文艺活动经常会见到她的身影。10多年的档案管理工作练就了她细致和耐心的性格,因心灵手巧,同事和朋友  相似文献   

14.
回族民间剪纸,既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保留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宁夏知名剪纸艺人、回族女教师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经历及其剪纸作品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一体,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丰富着回族民间剪纸及我国民间剪纸的种类,是我国民间剪纸艺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疯狂的收藏     
《阅读与作文》2009,(3):39-39
古往今来,许多收藏家都爱收藏名人使用过的物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一些收藏家甚至“疯狂”到了嗜好收藏世界名人死后留下的身体部件和器官!爱因斯坦的眼球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的大脑被保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但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眼球也被他的眼。科医生摘走,并且成了他手中价值连城的“收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剪纸作品的形象分析,将剪纸符号的理想形象的表达内涵进行归纳,借助物象将内心情感的表达进行完美释放,对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观念进行分析,总结出具象的图案象征抽象的寓意、隐喻象征、谐音象征等几个方面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至今,“阜阳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渐渐为国人所认识、了解,并走出国门,被世人赞赏、收藏。探寻其文化命脉,虽然有图册出版,学术理论研究上有一定发展,但内涵不够丰富,也不够深刻。阜阳剪纸研究要突出文化渊源和审美价值。这有助于提升阜阳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8.
正"这头牛有三个头,代表总书记说的‘三牛精神’,这是两只喜鹊站在梅花枝头,代表‘喜上眉梢’……"在江苏省新沂市合沟镇的苏北民间艺术馆,81岁的王桂英老人正在一边熟练地剪纸,一边向我们讲解着她剪纸的思路,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王桂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王桂英"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  相似文献   

19.
钟孟盛 《老友》2012,(3):44-44
在赣州有这样一位老人:从小酷爱绘画,尤其擅长画梅,素有“江西一枝梅”之称。他笔下的梅花高古奇特、千姿百态、洒脱豪放。其作品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多次获奖,有500余幅在报刊上发表或被堂、馆收藏,有的还传人美、英、法、日、韩等国家。如今,他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在书画的世界辛勤耕耘。他就是欧阳武老先生。近日,笔者慕名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0.
著名作家孙犁,四十年前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小说《荷花淀》时,他的作品就被人们誉为是“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的确,他所描绘的那一幅幅冀中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那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至今还使人难以忘怀。孙犁作品之所以这样充满诗情画意、隽永清新,与他作品中描绘的一幅幅风俗画是分不开的。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