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两大中心课题。为研究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对共同富裕“四个统一”的内涵、数字经济的新特征与新趋势进行分析,论证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创新效应、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和普惠效应,为均衡发展提供了共享机制,推动了全社会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生态协同和价值共创是其中重要的机制;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培育互联网产业平台,做强做优做大数字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市场向农村、实体经济融合; 数字平台企业需要承担更多公共职能,持续完善数字生态链、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创新创业提供条件和保障,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四个效应”,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不能仅仅从收入和财富分配和消费角度来考察,还需要从财富创造行为和过程来考察,更需要从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政府的职能和治国理政来考察,因为共同富裕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组织下共同创造和分配财富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因此,共同富裕的重点首先在于全体成员通过“勤劳+创新”创造财富的共同行为、共同过程,其次才是财富的科学合理分配并且使之公平化、公正化而不是平均化;在现代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需要把体现整个社会财富的社会总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有产品,这就必然使得财富制度分为公共产品和私有产品的创造及其制度。共同富裕实现的前提有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消除贫穷,防止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规律、实践、道路和制度切实运行的政治保障;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建成和实施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实践、道路和制度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既需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分配正义的价值支撑。《哥达纲领批判》的分配正义思想体现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中。他重新界定了分配和生产的关系,开辟了一条从生产来理解分配正义的理论道路。马克思强调:分配正义问题的核心是生产方式,分配原则须随生产力发展而调整,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阶段的分配原则是不同的,实现分配正义的根本前提是废除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在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握分配正义的阶段性特征,分步骤逐步推进共同富裕;夯实分配正义的物质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坚持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基本立场,实现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旨归的新时代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通过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参与主体和价值创造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价值共创平台为中心、选择生态位成员、管理价值共创平台等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静然 《国际公关》2024,(5):107-109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以数字经济为出发点,探寻其与共同富裕逻辑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创造社会财富、通过协同推进效应集聚多种要素以及通过共享效应让更多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动能。因此,需要突出问题导向,构建数字治理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环境,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为共同富裕提供源头活水,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为共同富裕提供基本支撑,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稳健前行。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旅游不仅是脱贫解困的可行路径,而且是富国富民的有效措施。在新时期的共同富裕中,既要把旅游经济这块蛋糕做大,这是进行各种分配的基础条件;又要把旅游经济这块蛋糕分配好,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文章尝试构建了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与分配体系,旨在充分发挥市场、政府、村落等多元分配主体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协同作用。其中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第一次分配通过创造机会、提升能力、区域联动等路径推动共同富裕;以政府机制为核心的第二次分配通过门票分红、扩展机会、优化空间等路径推动共同富裕;而以社会机制为核心的第三次分配通过就业带动、合作经营、经验分享与示范效应等路径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平台化是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趋势,对企业商业模式、社会关系与政府对互联网的治理模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法律模式在对互联网平台规制中存在明显不适,从监管义务到侵权责任都无法进行合理分配。设计互联网平台治理规范并不能依赖现有法律规则,而应该在继承现有法律规范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观察互联网平台对社会组织形态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根据互联网形式下出现的新型社会关系针对性地创造出互联网平台治理的有效规则,使得从使用者、平台、第三方和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责任共担,建构平台治理的良性生态  相似文献   

8.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社会分配方式和发展趋势的构想,基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探究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共同富裕是分配公平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分配公平的重要标准。当前中国分配领域存在劳动报酬低、收入不公平、贫富差距大等不足,影响了社会公平,减缓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应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保障,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手段,更好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追求。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着力点,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伟业,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回答了共同富裕的学理逻辑和现实基础,从历史维度和价值维度回溯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源流与价值取向,形成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纵览党的百年历史,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持续加深了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立论基础,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标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与战略指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国家的新财富观、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分配观、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观,织密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网,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推动共同富裕在推进人民经济的征途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三次分配是以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分配原则,以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为分配基础,把第三次分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收入分配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基础性制度安排,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有效措施。本题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原则,以“社会道德良知”为价值选择,以“社会共同富裕”为价值归宿,建构与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次分配问题的基本共识,突出强调改善收入与社会财富分配上的最大公约数。三次分配以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次分配必须遵从社会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导向,培育社会道德良知;加强政府对分配的监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共同富裕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民族地区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乡村生态振兴是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从理论维度看,经济增长理论、精神生产理论和生态正义理论为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逻辑机理。通过聚焦自然资源的财富属性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通过生态文化的精神产品生产与再生产,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通过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构建,促进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从实践维度看,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助力共同富裕面临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化传承、生态组织管理、生态主体协调、自然环境安全等诸多挑战。未来需要树立系统治理的思维方式,注重前瞻规划,坚持全局意识,促进多元协调,实施整体推进,以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提质增效,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按资分配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本文作者认为,按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作用范围的扩大,从而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收入,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与此同时,全体社会成员收入中的按资分配所得的存在与增加是共同富裕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为价值取向,其实践需求在于全民参与创业创富。基于价值取向和全民参与双重视角的演绎分析表明,融通创新与共同富裕不仅具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深层次的融通创新还能激发全民参与创业创富的内在动力。但我国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融通创新整体层次和水平尚有待提高,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禀赋效应和短期行为影响创新资源共享、市场体系不健全约束全民参与效应,体制机制性障碍制约融通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利益联结机制弱激励效应和规制欠缺难以体现融通创新成果普惠性。因此,应以政府有效干预、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协调利益分配,构建更深层次的融通创新发展生态,强化共同富裕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反映出社会主义的公平追求,“富裕”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效率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公平追求同市场经济竞争、效率的市场特性的统一。公平是共同富裕的目的善,效率是手段善,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是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过程。从财富分配的角度,共同富裕的财富分配在效率维度下应坚持正义原则,在公平维度下应坚持仁爱原则,二者是共同富裕的两个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财富分配首先应该立足现实,遵循正义原则,既保证竞争、效率,促进财富的可持续增长,又尊重、维护人的基本权利,为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坚定公平的价值理想,弘扬道德伦理,遵循仁爱原则,进一步补充完善财富分配体系。最终形成以正义原则为主,仁爱原则为辅,协同推进的共同富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对实现共同富裕展开了系列论述和谋篇布局,为深化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作出了卓越的新贡献,具体包括对实现共同富裕伟大事业的新安排、对实现共同富裕丰富内涵的新解读、对实现共同富裕价值关怀的新阐发、对实现共同富裕机遇挑战的新研判、对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新谋划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价值链重构是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首要任务,而价值链重构是基于价值重构的。为此,可以通过价值逻辑共生化、价值标准个性化、价值主体多元化、价值组织平台化、价值流向逆向化和价值核心创新化来实现价值系统的重构,从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基本还处于单项覆盖阶段,两化融合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水平不高,制造业新模式与新业态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原材料、装备和消费品制造业基本还没有启动。未来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中应该注重转变价值创造逻辑、创新顾客价值标准、协同价值创造主体。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优化分配制度安排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措施。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处理好分配制度安排中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通过与时俱进地改进分配制度来推进共同富裕。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等措施,着力优化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促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价值链重构是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首要任务,而价值链重构是基于价值重构的。为此,可以通过价值逻辑共生化、价值标准个性化、价值主体多元化、价值组织平台化、价值流向逆向化和价值核心创新化来实现价值系统的重构,从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基本还处于单项覆盖阶段,两化融合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水平不高,制造业新模式与新业态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原材料、装备和消费品制造业基本还没有启动。未来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中应该注重转变价值创造逻辑、创新顾客价值标准、协同价值创造主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同富裕宏观监测和微观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2—2021年山东省共同富裕实现程度和居民主观感受。结果表明,山东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物质富裕、公共服务均等、精神富足方面得到较大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均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统筹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城乡要素融合、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强文化与生态供给五个角度提出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