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文帝的“皇储正统”地位,其父献文帝、皇室诸王及朝廷重臣均无异议,孝文帝本人及当时侍卫近臣常用“母子”之称来指代冯太后与孝文帝,可知孝文帝为冯太后与献文帝所生。由此可以解释冯太后“躬亲抚养”孝文帝以致罢令不听政事的非常举动,以及对于孝文帝的诸多责罚之举。冯太后教子严明是其性格及恒代风俗所致;冯太后的过失在于诛杀李夫人及其家门;冯太后利用子贵母死以求自保,但并无处心积虑为冯氏经营门户,而是有其更高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2.
孝文帝对汉化改革形成的明确、坚定的态度,是促使他推进北魏太和改革并促其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孝文帝对汉化改革态度的确立经历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孝文帝幼时因国家实权由其祖母冯太后掌握,对汉化改革只能表现为顺从;随着汉文化的熏陶渐染及对北魏政权面临形势的了解,加上冯太后的着意培养,孝文帝对汉化改革的态度,很快过渡到自觉认同;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对改革的认识、坚持与投入,证明了其汉化意识逐渐内化。  相似文献   

3.
<正>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北魏太和十四年以前的社会改革称为“孝文帝前期的改革”。认真探究一下,此说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这一段时间的改革应归功于冯太后。现代史学家在记述这段历史时,不少著作对冯太后的作用只字不提,笼统地把所有的改革措施都归功于孝文帝。有人认为:“北魏第五代皇帝(不是“第五代”,应是“第六代”)拓跋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就是著名的‘魏孝文帝改革’。”①还有许多中国古代史著作,大致都是如此。也有少数著作涉及到了这个历史人物,但对她的作用缺乏应有的估价,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就  相似文献   

4.
拓跋珪为了防止后妃和外戚干政制定了“立子杀母”制度,此制在孝文帝以前一直被一丝不苟地遵行。但尽管 如此,太后干政现象仍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北魏前期两者几乎呈现并行发展的状态。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立子杀母”制 本身存在很多弊端,而且北魏政权一些独有的特点也为太后干政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魏明帝曹(睿见)驾崩后,魏齐王曹芳继位,由于曹芳年幼,宗室大臣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受遗诏共同辅政,后曹爽推举司马懿为大傅,将其架空,自己独揽大权,专擅朝政。在这期间,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将太后迁于永宁宫,《晋书·宣帝纪》记其事曰:“(正始)八年夏四月,……曹爽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而《晋书·五行志》记载此事则曰:“魏齐王正始二年十一月,南安郡地震,……六年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是时,曹爽专政,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后与帝相泣而别。连年地震,是其应也。”这里,作者把正始二年到六年的地震都咎于曹爽“迁太后于永宁宫”,认为这是曹爽“迁太后于永宁宫”的报应。那么,这就可以证明曹爽“迁太后于永宁宫”应在正始二年十一月发生地震之前,而不是正始八年。另据《魏志·后妃·明元郭皇后传》记载:“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这  相似文献   

6.
献文帝拓跋弘是北魏封建化进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较有作为的年轻皇帝 ,其执政年间 ,在以往道武、太武诸朝的基础上 ,励精图治 ,整顿内政 ,增强国力 ,四出征讨 ,致力统一 ,保卫了北魏封建化的既有成果 ,并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为孝文帝改革和北魏封建化进程的最终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向南迁徙是拓跋鲜卑的历史传统。孝文帝舍平城而选洛阳作为都城,乃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孝文帝的正统思想和大一统理想体现了迁都洛阳的必然性,其后进行的风俗改革则彰显了迁都洛阳的必要性。从东晋迁都洛阳之争来看,洛阳是统一帝国的都城首选。孝文帝迁都洛阳正是看中了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昭慈圣献孟皇后为宋哲宗第一任皇后。这位皇后一生3次被立、2次被废、2次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后。孟皇后出身于小官门户,不易恃宠而骄;本人端庄、娴熟、识大体,符合当时择后的标准,因此,册封孟皇后的仪式相当隆重。孟皇后第1次被废,是在章与刘婕妤相互勾结下形成的悲剧,是外朝与内朝夹击下形成的冤案,充当了政治牺牡品。宋徽宗即位后,恢复了孟皇后的后位。孟皇后第2次被废,是以韩忠彦为代表的政治派别与蔡京一党争斗的结果。建炎元年宋高宗立孟皇后为隆太后,此尊号再未被废。孟皇后第1次垂帘听政是在张邦昌伪政权时期,她能主持大局,迎立康王赵构继位,显示了她的机警理智;第2次垂帘听政是在苗刘之变中,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内外结合,平定叛乱,体现了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政治智慧。孟皇后的两次垂帘听政减少了北宋到南宋过渡时的政局动荡,稳定了南宋初期的政治局面,在稳定民心、安抚官员、任用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是南宋政权的开创者之一。关于孟皇后的生卒年,《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183;高宗本纪》的记载应当是正确的。孟皇后生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卒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享年59岁。宋高宗认为孟皇后对南宋有功,孟皇后去世后,初谥为昭慈献烈,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擢升为昭慈圣献。一个“圣”字,见其至尊。  相似文献   

9.
铁腕冯太后     
拓跋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的皇后冯氏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女政治家之一,但她的巨大政绩一直写在孝文帝的身上。我认为有还其历史本来面貌的必要。冯氏称文成文明皇后,“长乐信都人也。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母乐浪王氏。”(《魏书》卷十三)她出身贵族家庭,但她年幼的时候,父亲“坐事诛”。她有个姑母是魏世祖的左昭仪,同情这个无依无靠的侄女,就把她带入宫里,“抚养教训”。到她十四岁的时候,世祖死了,高宗做了皇帝,看上了她,把她选为贵人,后来立为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后制度是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后为“六宫之主”,“母仪天下”,在历史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皇后制度的产生、发展,皇后在内宫中的地位、职责;皇后的舆服卤簿、中宫朝会、享先蚕、临朝称制等各种礼仪制度;各个朝代册立皇后的不同状况,以及皇后与妃嫔之间严格的等级区别。  相似文献   

11.
《晋书》卷31《惠羊皇后传》载:“惠羊皇后讳献容,……洛阳败,没于刘曜。曜僭位,以为皇后。……曜甚爱宠之,生曜二子而死”。羊皇后究竟为刘曜生了几个儿子? 《晋书》卷103《刘曜载记》称:“羊氏内有特宠,外参朝政,生曜三子熙、袭、阐。” 《资治通鉴》卷91虽未明确记载羊皇后为刘曜生下3个儿子,但提到了《晋书·刘曜载记》中所记载的她的3个儿子的名字:刘熙为皇太子,刘袭为长乐王,刘阐为太原王, 总之,羊皇后被前赵国君刘曜抢去后共为他生了3个儿子。  相似文献   

12.
武则天(六二四——七○五年),名望(音照),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少年时代被选入宫为才人,六五五年,唐高宗立她为皇后。她“兼涉文史”,精明强干,颇有抱负,当时高宗李治体弱多病,于是,她参预朝政,亲掌政权。由于政绩显著,六七四年她与高宗被群臣尊称为“二圣”,实际上武后“胜高宗十倍”(李贽:《藏书》)。六九○年,她突破了太后临朝称制的惯例,正式登上皇帝之位,改唐为周,立称号为神圣皇帝,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唯一创举。  相似文献   

13.
“军用”问题是南北朝史学的传统问题,北魏“军用”研究的核心是揭示北魏军事物资的供给、补给对国家社会形成了何种影响。在平城时期,尚未摆脱部落国家形态的北魏,其“军用”呈现出义务性和原始性,“军用”以调役和抄掠形式促进了国家的张大。到了洛阳时期,孝文帝官制改革使得“军用”形态迅速改变,“军用”开始走向农业化和职官化,形成以汉士族为主导的“军用”结构,从而能够提供“殷广”的“军用”物资,极大地提高了北魏的“军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据张家山M336汉律盗铸钱条文及王国建置情况,其最后修订时间约在文帝即位初至二年二月间。M336《功令》很可能是按各令颁下年代编次,据最晚纪年及称“代郡”而非“代国”,其最后颁下时间应在文帝二年十一月至二月间。据《功令》“斗食、学佴”“雁门、代郡”“北陵”“恒-常”“戊寅赦、丙申赦”等关键内容及削改痕迹,可初步厘清高祖、惠帝、高后、文帝所颁令的起止及年代结构。北陵或为吕后所置前少帝陵,至文帝时罢废。《功令》经过数次大幅增删修订,才形成目前面貌。《功令》第一或是高祖五六年预设立法的结果。《功令》之预设立法与《津关令》之整理编纂,或是生成事项令的两种主要模式。M336《功令》的年代与内容,亦显示文帝初年“高皇后纪年”历史叙述模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蒋波  杨爽爽 《南都学坛》2020,40(1):18-24
汉代统治者仿照朝廷九卿官制,于皇后宫、太后宫、太子宫设置宫官。宫官中的太仆值得关注,他们主要负责宫廷车马等事宜。宫官太仆的主要职责在两汉变化不大,但其具体官称、禄秩、统属等多有变动。各宫官太仆之间亦有较大差异,服务于太后宫的太仆地位高于皇后宫太仆、太子宫太仆,甚至高于朝官太仆;皇后、太后两宫太仆的人员选用,由士人、宦官杂用逐渐向宦官转变。这些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与汉代盛行孝道思想、太后频繁的干涉朝政、士人入宫的严格限制以及士族日益强盛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包括张继《枫桥夜泊》在内的数首唐诗所言之“寒山”、“寒山寺”,皆为诗歌意象,而非实指。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宋人称今天寒山寺为枫桥寺或普明塔院。今天寒山寺之名虽肇端于张继夜泊之诗,而实乃定名于元明之际。寒山子“寒山无漏岩”诗所言之寒山,应是苏州虎丘。张继诗中的“寒山寺”若被理解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7.
《后汉书》、《后汉纪》和《东观汉记》三部史籍,记载了东汉时期掸国三次遣使到洛阳奉国珍宝及献幻人,它对于研究我国傣族和缅甸掸族的古代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不少史学家,对此作了研究。本文就掸国之称和掸献幻人两个问题,提出一点粗浅见解,望有关专家、学者指教。  相似文献   

18.
从平城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事先做了大量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准备。对于反对迁都之官员,多加劝诫,对于普通民众,大规模赐民爵,尽量减少迁都阻力。孝文帝总览全局,南征北巡,开拓前线,稳定后方,并伴随有官制改革,使得迁都洛阳过程分步有序、有章可循。孝文帝迁都洛阳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而确定的迁都方案,并非仓促和草率之举。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今日南国》2010,(14):40-41
第一次入棺:1908年 同治五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按清制,他的两位皇后慈安、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选址,并只能建一座皇后陵。当时便定下给两位皇太后建一座陵,棺椁并排奉安。慈禧看了奏折很生气:“哪个陵里葬两个太后?这不是明着欺负我们姐妹?”  相似文献   

20.
奉国寺     
奉国寺在辽宁省义县城内,初名咸熙寺,后改称奉国寺,因大殿内塑有七尊大佛,所以也称七佛寺或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平面布置前狭后宽。山门一间,两侧各开一便门。山门外左右列石狮二座,门内设四柱三楼木牌坊三间。再进为歇山式的无量殿五间,殿后有甬路直达月台,月台前部东、西两侧有六角和方形碑亭各一座。月台后部为大雄宝殿,耸立在月台之上,宏伟壮丽。前人曾作诗称颂“大雄宝殿势威雄,今昔人称建筑崇,庙貌盛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