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淑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100
基于两个小型语料库,对 90 篇中美实证类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转述据素的使用情况、语言呈现方式和立
场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国语言学学生都能理解转述据素在学术语篇中的功能,但中国学生显著少用转述
据素;中国硕士生在表达自己立场方面过于谨慎模糊,倾向于使用中性词汇和积极词汇表达观点,不使用消极词汇,而
美国硕士生则立场明确,能使用积极、中性和消极的词汇对前人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中国硕士生的转述据素的语言
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且在使用质量上出现中介语特征。研究结果对我国语言学硕士培养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
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开启高等教育研究大门的金钥匙。国内学者对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就其内容而言,大多停留在“介绍”和统计层面,系统和深层次的研究较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可改进之处是:树立科学的方法论意识,为各种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提供思想基础;在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更多地运用多元化、整体化、综合化的研究方法;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优化研究结构,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发展混合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硕士学位论文成果的内部特征透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格局和未来走势。通过对2000年到2008年城乡规划硕士学位论文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规划研究生培养方向基本覆盖了目前城乡规划一级学科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研究成果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优势或特色研究领域,对于前沿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不足,在城市规划历史理论方面存在缺位的情况。才培养所折射出已有的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有待强化;同时,师资“学缘”结构有待更新;研究应与现有的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进行整合,设立前沿问题跟踪研究的长期立项和成果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已有的科技平台优势以真正加强科研投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54-157
为探索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内容要素和影响因素,对国内某综合性高校近两年1 185篇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结果均值基本呈正态分布,成绩优良率高,总体质量良好。论文盲审结果明显低于明审结果,盲审结果相对客观,明审结果存在虚高现象。按各分项指标及学科大类进行描述统计,发现大部分评阅专家认为论文的选题还是很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人文社科类论文的研究成果得分低于良好,说明其创新性不够;自然科学类论文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成果较好,但论文写作方面有待提高。对评阅总体评价与6个分项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选取美国电视医务剧《急诊室的故事》的10个医患会话为语料,采用量化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解析据素在医生话语中的人际功能。研究发现,据素在语料中出现频率的高低由交际语境和医生的交际意图决定。推测据素帮助医生降低权势地位,避免潜在的争议;信念据素凸显医生愿为信息负责的态度;感官据素和转述据素可提升医生话语的可信度。四种据素都是为了缩短医患间的社交距离,建立情感联盟,维系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林馥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44-48
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分析各类据素在英语新闻报道中语用功能,指出据素在读者阅读新闻语篇过程中起到了明示导向作用,降低处理信息所需的推理努力,增强语境效果,促进语篇信息的关联性从而使信息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传入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其中的跨文化传播学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国内学者对其发展情况研究较少.笔者选取中国期刊网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的跨文化传播学论文作为样本,从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研究关照的地域三个方面对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实践的领域,从而对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现状调查问卷,对西南大学2009级150名教育硕士生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教育硕士论文写作中,存在选题难、获取资料难、教育硕士生与指导教师之间以及教育硕士生之间的深层次及时互动交流受阻、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过程性管理和评价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出构建一个网络平台,为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 相似文献
9.
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
我国于2000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以下简称农推硕士),近些年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农推硕士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其学位论文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特定的农业职业背景相联系新型学位类型,学位论文作为其培养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反映并适合农业用人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农推硕士学位论文的严格评审要求,目前已答辩的农推硕士学位论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部分学位论文为分析样本,参照已有标准指标,找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农业应用部门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英汉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语料来自英汉语言学核心期刊各40篇。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学术论文动词性据素呈显著差异:(1)英语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的语言形式数量和总使用频率都高于汉语学术论文;(2)英语学术论文作者使用最多的是“论证”类动词性据素,使用最少的是“思考”类,而“思考”类动词性据素却是汉语学术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汉语学术论文作者对信息来源和可靠性所承担的责任大于英语学术论文作者。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两种语言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使用情况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郭丽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74-75
依据Swales“三语步”的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结构 ,运用三种统计方法调查了中国六所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言部分的写作情况。统计结果表明 ,所抽样本中符合该体裁惯例的各参数概率值均低于理想值。作者分析了引言写作失败的原因 ,提出为实现学术科研写作的交际目的 ,应将目前国际语言学界所力推的体裁分析教学法切实有效地应用到中国学生英语学术科研写作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言据性是作者对所述命题信息的来源及其可靠程度的语言编码。通过对大学生英语论文中言语证据(言据性)手段使用的考察后发现:论文得分与言语证据、感官证据等手段的使用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与信念手段的使用也显著相关,但方向为负;与演绎手段的使用呈弱相关。大学生在论文中言语证据手段使用的差异既体现在使用的频率上,又表现在使用的质量上,而且具有中介语特征。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规范、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类言语证据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刘思琪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约数是模糊限制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中国大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和英美大学生作文语料库(LOCNESS)作为语料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没有完全掌握应该在何时、何处、为何以及如何使用约数,且使用about等约数词的频率明显低于本族语者的使用频率。通过研究发现,老师和学生都应加强对使用约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英汉约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杨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50-152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研究歧义现象不仅有现实的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类型、歧义形成原因及歧义消除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增强对这两种语言的理解,更好地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写作和翻译. 相似文献
15.
张忠慧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在英汉礼貌准则的理论准则上就存在异同, 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在称赞语、自谦语、致谢与道歉语、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异同,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星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5-66
从英汉被动句的界定、表示法及其基本用法三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阐释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差异,并介绍了英语被动句在汉语中的相应表达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英汉被动句的异同,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言地名文化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英地名的来源、语言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的异同之处,即:地名文化重合、地名文化错位、地名文化空缺。揭示地名所蕴涵的文化特色,有助于掌握该语言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8.
张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6):165-167
比较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形成的的一种思维概念,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义范畴。通过英汉语级范畴和比较句式的对比分析发现,英汉比较结构存在相同之处,更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韩海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302-304
颜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英语和汉语在色彩词的使用方面多有不同。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这些不同进行描述,着眼于对六种原色黑、白、红、黄、绿、蓝的在英汉中联想意义的异同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