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  相似文献   

2.
一个单音多义词在降级为语素构造复合词的过程中,多个义位可能都参与构词,从而形成一组"同源语素",而那些在构词过程中意义唯一并且不会发生变化的语素则是一个个"同一语素"。复合多义词义位之间的关系与构成复合多义词的语素在不同的义位上是"同源语素"还是"同一语素"有重大关联,它们造成了复合多义词的平行义位或引申义位。  相似文献   

3.
剩余语素是人们运用剩余对比法对语素进行提取时提出来的概念,是共时语言中构词能力极弱的不自由语素,是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成分。汉语植物双音复合名词中的剩余语素是指称义明确的语素。语义演变与文字形体分化产生的植物名称专字是剩余语素形成的主要原因。剩余语素参与构词的主要方式有前加修饰性语素与后加属语素两种。  相似文献   

4.
中古时期汉语双音节化趋势加剧,构词方式日渐增加,其中附加构词构形语素构成新的双音节词的形式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着重讨论《生经》词汇中的构词构形语素,以期为全面研究汉语构词法提供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5.
仡佬语中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功能多样的泛用量词t藜扪33,能与多个个体名词搭配,其句法表现与语义特性值得关注。t藜扪33能充当构词语素,与名词结合后构成复合名词,还具有计量性、体词性、定指性等特征;t藜扪33与数词、名词、代词、动词短语等搭配后可充当主语或宾语;其来源可能是表示男性长辈亲属的t藜扪55。  相似文献   

6.
N-L是以L为形式标记的结构式,经常表示时间和处所。N-L结构式由于汉语方位系统具有数量有限、后位粘着以及单独使用受到限制等特点而被看作一个半自足系统。该系统中方位词和方位语素两级单位并存,一般人依据韵律构词原则及形式标记将单音节认作方位语素,双音节认作方位词。可见汉语社团对“词”这一级意义单位的感知是受韵律因素的影响,N-L结构也不例外。因此正词法规则的制订应适当考虑这一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和公众词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词的拆用将语素临时当作词来使用,是语言表达的有效机制之一。构词语素在意义上的独立性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拆用式对原式的正偏离满足了语义表达的现实需要,并列式复合词的构词语素由于语法和语义上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最容易发生拆用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 1996年版所收录的双音节复合词为研究范围 ,主要从分析比较影响构词的各种因素以及语素构成词时各种组合关系的变化入手 ,试对语素顺序在汉语构词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历时角度,"亲"的用法可大致区分为古代单音节词"亲_1"、构词语素"亲_2"和单音节称呼语"亲_3"三种。"亲_1"到"亲_2"和"亲_2"到"亲_3"语言演变过程分别是语素化与去语素化。语素化与去语素化符合人们对"亲"认识的范畴化、去范畴化、再范畴化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复合动趋式+宾语"的四种语序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法现象。文章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这四种语序演变的动因与机制,认为整个动补结构的发展、韵律的制约、复合趋向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以及"把"字句的繁荣是这四种语序产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功能分化的角度解释了四种语序并存局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一种文字高度集中凝炼的文学形式。在进行诗歌翻译时 ,我们要解决的不仅是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本国语言传达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思想的问题 ,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诗一样精炼的语言、巧妙的形式来传达原作的美感的问题。要把诗的美用另一种语言成功地传达 ,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简单转换 ,即“形似” ,更为关键的是意境的复制 ,即“神似”。中英二种语言由于所属语系不同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 ,逐步在文法、句式、修辞、格律等诸多方面形成各自的特点 ,这些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中英诗歌互译的不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中使用的联绵词比较多。根据联绵词的语音特点和使用情况,可以把《庄子》中的联绵词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研究发现,《庄子》中联绵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论英语广告的词汇、句法和修辞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广告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英语广告在词汇上大量使用形容词,创造新词,运用外来词来吸引消费者;在句法上常使用简单句、祈使句、疑问句和一般现在时来加强说服力;在修辞上则常采用明喻、暗喻、双关、拟人、押韵等手段。掌握了这些特点对于掌握英语广告的设计与创作,增强英语广告的促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汉字是由母系形类字原二百字,子系声韵字原九百六十字,合千一百六十文,而成无穷之字。由此揭示:任一汉字。不是母体字,就是同源字;任一汉字无不出自每一同源字群;万千汉字各同源!  相似文献   

15.
从发声来看,尤韵属于平声韵、阴声韵、柔和级韵,发音时,由央元音或前高元音滑至后元音,双唇逐渐收拢,舌位逐渐后移,有欲吐还休之感;尾音醇厚绵长,深沉和婉,有呜呜之声。与尤韵搭配的声母多为喉音和齿音,喉音浊重压抑,齿音阻塞凄切,组合之下,尤韵字的发音带有呜咽幽怨之感。从表意看,尤韵字大多带有忧伤的感情色彩。缘于此,有不少中国古典诗歌通过尤韵来辅助诗歌表现难以排遣、无从诉说的忧伤愁怨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双音合成词结构的非句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前,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研究中,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采用句法与构词法同一的纯形式方法成为主流。近年来,学界已经感到用这种方法研究双音合成词有明显的局限。汉语双音合成词在结构形式上具有非句法的特性,对构词法与句法采用相同的术语和结构分析法的做法存在问题,构词法应当脱离语法学而进入词汇学领域,并且应接受理论训诂学语义中心的观点,重视从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双音合成词的结构模式和用法。  相似文献   

17.
复合词与短语的区分问题一直是个非常辣手的难题,而正确地划定韩国语复合词和短语、划定汉语复合词和短语对韩国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都十分重要.从音韵(有无连接处间隔、重音和长短、音素变动)、形态(构成要素的排列顺序、构成要素的内部扩充、外部分布关系)、语义(语义的特殊化)三个方面探讨韩、汉复合词和短语的判定标准,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找到区分复合词和短语的方法,有利于韩国语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论吴芳吉的现代格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芳吉不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新诗诗人,而且是第一位创作现代格律诗的诗人。他创作现代格律诗52首,分齐言体和杂言体两大类。在音顿、字数、句数、段数及押韵等方面都具较严整的格律。内容丰富,关系国计民生和日常生活,抒情言志,情真意笃,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有现实主义诗篇,还具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美学家洛特曼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强调了重复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对诗歌的意义。而重复性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特征,不仅属于诗歌的形式和结构因素,对诗歌意境的建构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古典诗歌文本中,词语(言语)在语调、语义、句法、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相等(相似)或成对的相等,激活了差异,差异转为对立,进而形成张力,使诗歌文本成为无尽的信息源。平仄、押韵、对偶、重章叠句等重复性因素对意境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其所造成的高度语义结构以及特殊浓度思想,是创造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与印欧语相比,缺少发达的形态,因此在词和非词、词类的划分、各种句子成分的划分之间都存在中间状态。引进短语词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对"词和非词"的中间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结合分析,从历时的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短语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短语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许多古代短语词的形式,发展到现代汉语,已凝固成为复合词,沿用至今。现代汉语中的短语词多是一些固定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