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量结构的分合与音节的单双有着直接的关系,表明正词法规则与公众语感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因为句法分析单位与语言使用单位不处在同一研究平面上。因此在制订正词法有关规则时,应适当考虑韵律构词因素。  相似文献   

2.
徐通锵先生曾说:"人类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隐含在语言特点之中,要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由个性而共性,立足特点,去探索共性;二是由共性而个性,立足共性,解释个性,来丰富和补正共性。"(2008:1)本文正是从英语和汉语在韵律制约构词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分别列举了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名名复合结构作为构建新词的重要手段,能产性极强,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名名复合结构,对于该词汇现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英汉语名名复合结构构词机制的异同进行对比,寻找名名复合结构构词过程中共同的词义理据,同时探求差异背后的原因,旨在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同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新疆方言偏正复句有其独特之处,即关联词语不同。有时,普通话的几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一个或两个格式;有时,普通话的一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几个格式;有时,两者之间无对应表达。较之普通话,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更多的是使用意合法和紧缩句。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语的构造必须遵循汉语的固有规律,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信息交流中的理解障碍。本文拟对某些通过翻译而产生的汉语新词缀的分析,进一步阐明汉语词汇形义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汉语音变构词可以分为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三种简单的类型及其他复杂的类型。音变构词是传统的音义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义之学不仅在我国,在整个世界的学术体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及研究成果十分广泛,但是专门研究音变构词的诸家论著对于四声别义的材料有不少遗漏,因此音变构词的研究在资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研究音变构词对语言学特别是汉语史的研究和大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编纂修订以及古文献的阅读和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传注里记录的"破读"很多属于构词现象。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到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前贤时彦对上古汉语发生过的变声构词现象或自发或自觉地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系统理清上古汉语变声构词研究的状况,对确认研究方向,加快研究步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传注里记录的破读很多属于构词现象。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到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前贤时彦对上古汉语发生过的变声构词现象或自发或自觉地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系统理清上古汉语变声构词研究的状况,对确认研究方向,加快研究步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语两个音节为一个标准音步,三音节构成超音步。通常所说的离合词、复合词都必须首先是一个韵律词,三音节及其以上的多音节词是在标准音步以及超音步的基础之上组合而成。本文就并列结构的多音节词在韵律视角上的“自然音步”特点以及这类词在句法上有别于其他韵律词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闻"见"二字音变构词的具体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除了使动构词、意动构词等构词手段外,还有被动构词.上古汉语中,就已发现的材料看,被动构词是相当少见的.  相似文献   

11.
立足汉民族文化内部诸形式之间的认同和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等,论述了汉字构形的对称和汉语语法的偶意,寻绎了其深层通约的理据,初步讨论了与汉语有发生学关系的藏缅语构词法的双音化趋势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12.
副名结构是现当代汉语中出现的新用法,已经得到了学界的一定关注。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副名结构本身,对于副名结构的出现会给语法分析的理论带来什么样的困难,少有人提及。基于这一现状,文章将副名结构作为一个既成的语言事实,分析其对当前不同的理论范式提出的挑战:对中国结构主义来说,副名结构的兴起使得好不容易厘清的词类界限再次模糊;对生成语法理论尤其是管约论来说,副名结构似乎违反了X杠范式以及NP鉴别式;对于构式语法理论来说,副名结构的构式意义以及形成的认知动因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试图解决它们或是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美形成的深层原因并非学界历来认为的汉语的单音节结构和四声特点 ,而是由汉语的生成机制——象声表意——所预设铸就了的 ,即汉语的词音特征与词语所指称的对象的自然音韵之间具有一种象拟的关系。这不仅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了一种“天籁”般音韵美的特征 ,而且使人们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 ,即使脱离诗歌语词概念意义的导引 ,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 ,就可以获得对全诗情景韵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刑法体系经过新中国成立至今数十年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形式相对统一,内容相对完备,结构相对科学的体系.将来,中国刑法体系应当坚持内容完备、结构科学的方向,通过颁布刑法修正案或者系统修改刑法典的方式进一步加以完善,并重点解决刑法典总则和分则的诸多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正从文化工业向人民的大众的文化转向,相应地,如何使不同的发展机制协调工作,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日常生活方式、文化主体、现代教育等的相互作用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发展机制,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结构等的相互作用构成文化的外在发展机制,两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立自主和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正从文化工业向人民的大众的文化转向,相应地,如何使不同的发展机制协调工作,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日常生活方式、文化主体、现代教育等的相互作用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发展机制,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结构等的相互作用构成文化的外在发展机制,两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立自主和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言接触过程中,现代汉语受英语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英语借词的涌现、词法的借用、句法的变异。本文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句子结构的差异,并用共时对比方法重点从"被"字句的使用、定语容量及位置的变化、判断句式的增加三个方面进行语言事实的描述,探讨英汉接触中英语在句法层面对汉语的影响的具体体现,同时分析了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将现代吴、闽方言的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音进行历时比较,分析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非入声韵的衍化问题。现代汉语阳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部分中古阳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阴声韵;其二,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阳声韵;其三,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鼻化韵。现代汉语入声韵与中古非入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两种典型情况: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变。  相似文献   

19.
"韵味"作为中国艺术的审美范畴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十分广阔的涵盖面,"韵味"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独特的审美品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精神风貌,它是中国民族声乐教育追求的美学理想,其精髓就是"声外之韵",是一种内在含蓄的音韵美和气质美。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厘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及其实现机制对于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阐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及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分析了其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及价值实现过程中所需关注的问题,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实现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