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宋代文学家苏轼将比喻运用得美轮美奂。苏轼诗歌中以雪泥鸿爪、西湖西子、萧散霜风等典型意象比喻为切入点,运用人比喻人、物比喻物、人比喻物、物比喻人等多种方式,通过明喻、隐喻、借喻、曲喻、博喻等类型变换,赋予诗歌以平淡美、理趣美、禅意美的艺术效果。苏轼以"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比喻"的创作风格,不仅丰富了比喻的文学修辞技巧,也使其诗歌有别于"唐诗的艺术特色,开一代宋诗新风"。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于苏轼诗歌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考证、意象分析、艺术成就、情感表达等方面,忽视了其诗歌中大量出现的数字。数字对于诗歌等艺术作品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苏轼诗歌中存在大量的数字对仗现象,从数字对仗所表达的多与少的对立与统一、数字与其他词性的词语相结合所表达的含义与效果、数字在诗歌中的艺术效果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苏轼诗歌中的数理美。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一代文宗,才华横溢,对各种文学技巧运用纯熟.比喻是苏轼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本文认为,苏轼作品中的比喻手法有三大特点:擅长以人喻物;善用博喻;比喻中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4.
宋代诗人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苏轼。苏轼诗歌体现出对儒家文化的精诚实践、对道家文化的个性诠释以及对北宋书画文化的彰显,由此形成了苏诗的文化底蕴特点。  相似文献   

5.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首先,他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这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在他文艺观中的反映;其次,他主张诗贵传神,不仅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而且要在“超以象外”的远韵,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再次,他崇尚“天工与清新”,认为诗要有率真的感情、清新的意境,这一审美原则的渊源是庄子“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苏轼深受禅宗影响,其创作充满了禅思哲理。文章从禅宗空观、禅宗迷妄观、禅宗顿悟观三方面入手,阐述了禅思义理对苏轼诗歌风格形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轼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渗透着诗人的情才和画家的技艺,那泼墨淡写的构图、运动变幻的情韵以及融情优美的色彩.无不体现出绘画一般的艺术美质。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的创作趋于淡化社会背景,采用线型结构沿题赋诗,强调内容的切题.他在处理诗歌基本要素时,使景物皆著主观色彩,个人情感隐于意象与情趣之间,以叙事为主而穿插情景.他往往借虚拟的方式创造艺术中的景观、事物,并抒发诗人隐微雅致的情感,向往自由闲适的精神境界,以生新的形象启示某种价值观念,实现对"诗之美"的追求.这是黄庭坚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其实质在于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化处理.创造出美的境界。鲁迅先生的比喻.是建立在他对艺术语言生命力的准确把握和深刻体认的基础上的。他的比喻陈言荡尽.光景常新,独特精到的比喻把人带到一种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的艺术世界。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比喻的形神兼备,二是比喻意象的新奇,三是比喻的超常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论苏轼的对联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们忽视研究苏轼对联的原因谈起,对苏轼的对联进行了初步的搜集整理,并对苏轼对联的成就及其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代学者赵次公文学修养较高,他释苏诗之意,偏重于写作分析,通过分析苏诗的比喻、用典、借代、夸张等修辞方法,并分析苏诗的篇章结构,从而解释诗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苏诗在对偶、取材立意、表现技巧等方面的诗学成就,还附带了诗歌鉴赏;甚至赵次公的历史阐释,也不注重史实的考证,而是建立在创作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成为诗学阐释的一部分。赵次公的苏诗注,是寓诗歌批评于注释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风格多样的苏轼词受到了李商隐诗的广泛影响。苏词中有32处涉及李商隐诗,其中,在集句词中直接引用的有6处,其余则均为变化、揉合李诗入词的情况。对李商隐诗多方面优长的有意吸收,使得苏词意境、内涵等显得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与莱辛均致力于寻求诗画艺术间之规律,但一个侧重于共同规律,一个着眼于特殊规律,得出的理论截然不同。然而由于艺术共同规律的客观存在,二人观点抵牾的同时又存在着共识。  相似文献   

14.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诗歌中富含理趣,这是宋诗的一个典型特征,而苏轼则是其中最突出的体现者。其诗歌中蕴涵的理趣,按内容可以分为自然之理、人生之理、社会之理和艺水之理。  相似文献   

17.
苏轼山水词的数量,超过了他之前的宋代山水词的总和。他的山水词词体形式主要是令词,也有中长调,皆运用自如,推进了潘阆、柳永等人之后词写山水景物的发展,使词咏山水情怀、刻画山水景物的功能大范围启动,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苏轼山水词以旷逸为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查慎行的《苏诗补注》,秉承了清初重视考证的学风,注重对苏轼诗中"今典"的考证,详细地解释了地理、职官、名物等历史名词,尤其是历史地理的考证。在此基础上,查慎行还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对苏轼诗中的句意、篇意进行了可靠的解释。《苏诗补注》是对宋代苏轼诗注本的有力补充,是清代诗歌注释的典型著作。  相似文献   

19.
苏轼作为一代文宗师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卓尔不凡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源于尚变的民族审美心理的潜移默化,源于四川地域文化的影响,源于苏氏家族门风的濡染,源于时代风会的熏陶,源于前辈名公的奖掖扶持,源于其性格禀赋和后天的造化,源于其坎壈的人生遭际。一句话,是民族、地域、家族、时代、伯乐、个人性格、后天努力和人生遭际等综合因素锻造了苏轼,使其成为穿越古今、生命永恒的文化巨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