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研究者和我国学者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培养训练的研究,包括(1)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分享物的价值与数量、同伴关系、赞许的需要与互惠准则等因素;(2)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与训练,如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移情训练、教育引导等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孤独症儿童会话发起和维持技能在不同会话情境中的表现特征,采用半结构对话任务评估法,比较孤独症儿童与词汇能力匹配的普通儿童在不同会话情境中的会话技能。结果表明,在角色扮演和主题会话情境中,孤独症儿童会话发起方式与普通儿童一致,均以言语发起为主,但发起数量显著落后;会话维持方式单一且维持数量显著落后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在会话中产生的中断类型主要为不能解释的回应和无回应,中断数量受到会话情境的影响;在会话中产生的非言语动作类型受到会话情境的影响,其非言语动作数量整体落后于普通儿童。  相似文献   

3.
绘本对幼儿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根据绘本角色类型,可以将绘本分为人物绘本和拟人化动物绘本。这两种绘本在幼儿人格教育方面是否存在效果差异是当前国际幼儿教育领域正在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选取176名332-631岁幼儿为研究对象,以助人主题绘本(角色类型为人物/拟人化动物)为实验材料,通过利他性助人行为情境,考察绘本的角色类型对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人物绘本在提高幼儿利他性助人行为方面显著优于拟人化动物绘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网络助人行为的概念入手,对共情、道德判断、自尊、过往经历这四个施助者因素与网络助人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引入一个情境变量——虚拟收益作为调节变量,然后据此提出了理论模型;最后利用对564人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1)共情、道德判断、自尊、过往经历这四者与网络助人行为均显著正相关;(2)虚拟收益对施助者因素与网络助人行为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3)虚拟收益对共情、道德判断与网络助人行为间的关系均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但对自尊、过往经历与网络助人行为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情境营造和体验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包括情境营造?体验与交流?启发思考与知识重构?知识应用四个步骤,应用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课堂讨论?体验式作业?项目教学法等?该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前期情境营造?中期分析总结和后期评价方式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榜样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独特的作用。从幼儿开始,模仿他人便成为儿童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心理特征。因而榜样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关于榜样的心理学问题,国内外进行过一些研究。如榜样教育的心理机制,影响榜样发生作用的条件,榜样人物的形成和发展等等,但对儿童选择榜样的顺序的研究却不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学前儿童的榜样教育。蒙学读本、教材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素材,蒙学读本、教材中的很多典型人物为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远大的志向,形成良好的品德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蒙学榜样教育对现代学前教育仍然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人格品质的发展对于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尝试以微型戏剧游戏为载体,通过确立人格特质培育目标,创编有人格陶冶意义的戏剧故事,遵循重视情境导入、引导感受音乐、互动创编故事、组织戏剧表演和反思提升的五步骤活动流程,以及营造故事情境、优化游戏环节、树立典型榜样、巧设两难情境、发挥正向激励、践行人格行为六类实施策略来帮助幼儿发展积极人格特质。研究表明,微型戏剧游戏作为开展人格培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对促进幼儿自护、勇敢、交往、关怀、诚信、合作等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具有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临床心理学教学方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床心理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视频材料组织教学,用实验的方法、角色扮演的方法和课堂讨论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临床心理学教师应该了解国外临床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大胆尝试,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临床心理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幼儿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已引起人们重视,正在进行着有意义的探索和有成效的实践.作为人生起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具有环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家庭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儿童形成环境上理想的个体行为.家庭环境教育包括使儿童初步树立起生态学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家庭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利用环境进行环境教育;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渗透式的教育;利用直观、真实的情境开展环境美学教育;以及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育由于集合了榜样、陶冶、传情、启迪等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直接的情境经验,从而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因此,情境教育更适合于青少年的德育。文章以《定海保卫战影集》为例,总结了情境教育材料的选编、表现形式以及操作要点等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王悦 《新天地》2011,(9):47-47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词汇运用能力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以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儿童语料库研究法,从词类的角度考察同伴游戏情境中儿童词汇运用特征,研究发现:同伴游戏情境中儿童词汇发展有共性规律但存在差异;同伴游戏情境中儿童词型与词频运用频率较母子互动更高;同伴互动情境中儿童想象、协商、礼貌类词汇运用更为丰富。主要建议:教育工作者应合理把握儿童词汇系统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同伴互动游戏情境;鼓励儿童在解决问题中积累词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了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对其角色扮演现状的自我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较好地扮演"学生的榜样"、"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者、学习者"等角色,而认为自己不能够很好地扮演"心理治疗工作者"角色;建议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在职进修和培训,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和验证尴尬情境故事来编制小学儿童尴尬情绪理解能力测量材料,进而考察236名一至六年级小学儿童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在五至六年级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女生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2)小学儿童在三种尴尬情境中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棘手情境、失礼情境和注意中心情境;在注意中心情境和棘手情境中,女生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高于男生,而在失礼情境中,男生的尴尬情绪理解能力高于女生,但差异均不显著。(3)小学儿童在三种尴尬情境中的后继行为策略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且后继行为均以解释策略和弥补策略为主,但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榜样多元化产生的原因,社会榜样多元化的进步意义。列举了我国目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存在的几种社会榜样,讨论了社会榜样多元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且针对社会榜样多元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以利他性和亲和性为特质的人类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通过加强培养亲社会行为,可以克服以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由于忽视行为训练而导致的青少年道德认知效果差和知行脱节的弊病.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归因训练法、行为激励法等.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以1960-2013年间《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新闻报道为对象,研究"榜样女性"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变迁。研究发现,榜样女性是主要新闻人物,是新闻事件的主要实施者;榜样女性是生产偶像而非消费偶像;榜样女性主要活跃在工作场所和公共领域;其媒介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情境的改变,榜样女性的媒介形象发生了以下变化:从"神"到"人"的转变,从男性气质向女性气质的转变,从单质向丰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的责任推断、情感体验、群体关系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责任判断、情感体验、群体关系和提供帮助上存在相关性。维纳提出的行为归因→知觉控制性→责任推断→情感体验→提供帮助的理论假设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对他人的责任归因、情感体验、群体关系,影响大学生是否愿意提供帮助行为。内外群体关系影响助人行为,大学生对内群体成员更愿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其以后的人格、性格和身心健康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榜样的作用;第二,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第三,利用表扬和奖励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