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峰 《社科纵横》2008,23(6):39-40
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贿赂行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商业贿赂,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在当今世界,商业贿赂行为普遍存在,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贿赂形式.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显示了商业经济活动中贿赂行为的严重性,极大破坏了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国家、社会利益和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利益.鉴于此,探讨商业贿赂的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采取高效严厉的法律手段治理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贿赂行为便显得十分必要和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浅谈市场经济中的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市场经济中的道德问题梁德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与拓展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大趋势,它对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无疑正发生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运作的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种种非道德行为也日益增多,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产品、...  相似文献   

3.
韩灵丽 《浙江学刊》2003,(4):193-19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 ,无论是在初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还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都面临着如何重塑信用制度的问题。本文从信用与市场经济和商法的关系着手 ,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原因 ,阐述了商法对建立信用机制和完善信用制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私有化运动是俄罗斯国家经济改革的主体性内容。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内部进行的私有化运动无论是在最初的自发阶段,还是1992年以后的国家大范围的改革,都具有典型的道德负面性。它使俄罗斯社会和经济陷入无以拯救的混乱状态,加剧了普通劳动者生活的艰难,更从社会道德的物质存在原点上培育了恶性的道德因素,恶化了社会风气。可以说,私有化是俄罗斯社会道德价值观嬗变的肇始之源。  相似文献   

5.
杨礼 《创新》2013,(4):87-89,98
诚信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伴随而来的却是信用缺失、道德失范等现象的日益凸显,诚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一个国家的公民是否讲诚信,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社会信用体系。可见,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否健全完善,对于一个国家诚信文化的积淀、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对日益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关系,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民法都是无法完全适应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的;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合乎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文章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性质和要求、经济关系的参加者、国家对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四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七五”期间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和建立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道德观念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对于道德观念的转变,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如何正确地评价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的转变,怎样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原则,以及如何加强道德建设,已成为道德建设方面当务之急的任务.一、正确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发展,使社会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转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普遍关注,由此而展开的理论研讨亦持续了好几年.应当说,这些争论与反思,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制度结合的内在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 ,又是伦理经济。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要靠两大手段———一个是制度 ,一个是道德。当前 ,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程度较低 ,社会道德严重失范 ,现实迫切需要完善道德的约束机制 ,实现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的高度结合。于是 ,道德与制度相结合的问题就产生了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现实要求。首先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现实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道德观受到冲击 ,一时间 ,一些活动领域呈…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计算机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伙伴.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维护维修技术也日益成熟,并成为一个逐渐升温的技术领域.如何辨别计算机故障,使计算机尽快从故障中恢复过来,这就要求用户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维护技能,出现常见故障时可以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10.
现代通讯、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公众日益拥有更充分的条件获取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信息 ,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使国际利益的变动与公众个人利益变得日益相关 ,因而促使公众对国际事务、国家对外行为日益关注 ,公众也因此会萌发各种各样情绪。公众情绪在根本上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应 ,是某种刺激的结果 ,它会影响国家的对外行为 ;其中居于主导性的情感孕育着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趋向。公众情绪所显示的力量丰富了人们对国家意志的认识 ,增进了对公众情绪的重视。操作公众情绪已成为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领域 ,“公众外交”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但对国际社会中恶意炒作公众情绪的现象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生活中,民意测验的应用已从选举的预测、国策的抉择等政治生活的领域逐渐地扩大到文艺创作、剧目的评选、商业市场的预测以及社会问题的调查等经济、文化生活的领域中去,成为实现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手段。在有些东欧国家中,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中开始的物质生产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改革,其目的是加速国家的发展。无论是已开始的改革的实质和前景,还是这些变革的可能前提。都需要从哲学高度加以理解。改革正在为哲学开辟着广阔的研究领域。在农业活动中,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在社会生产的其他领域中一样,总是要受他们的意识(从群众日常意识到最高理论形态的意识)的支配。正如苏共27大的政治报告所指出:“经济结构的任何一项改革,都要从改变意识开始。只有摒弃那些已成定型的思维和实践的旧框框,才能明确地理解新时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促进产品的销售,或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就必须借助于广告宣传。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广告产生正面作用,指导人们的消费,传播新文化,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广告对道德负面影响的表现、成因及其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国家,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一方面,法律作为现代社会的守护神,其权威性地位日益加强,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压力和人的心理惯性使人们的行为向“自然合法”转化,法律的制裁性大大减弱,法律的道德化、人道化成为共同趋势。另一方面,道德的法律化(即道德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科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明显地看到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强大推动力量,也越来越认识到经济科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还应充分估计作为研究政治领域活动直接关系国势盛衰的政治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政治科学的研究,让它在四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一)社会主义是人们按照历史发展规律自觉创造的社会制度,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中建立的各种制度和一切活动,都不应离开科学的指导。“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我们不仅要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整体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活动与诚信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生产者、营销者和消费者互为主客体,并具有不同的诚信道德规范。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如果诚信道德缺失,则会严重地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鉴于此,在加强道德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形成道德规范与法律制约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并以此作为市场经济建设和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道德建设的新思考姜春梅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也促使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样地,人们为道德观念和偏性行为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如何正确认识现象生活中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变化,进而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道德体系,这...  相似文献   

18.
蒋致洁 《社科纵横》2007,24(4):44-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活动与当代商业精神息息相关。这种商业精神又可为体现为诚信精神、平等精神、竞争精神、开拓精神和效益精神。当代商业精神的感召和激励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文化圈 ,似乎没有什么概念比“全球化”更令人耳熟能详了。有关的统计数字表明 ,近年来 ,全球化一词是社会科学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毋庸置疑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 ,全球化的存在 (从现实到理论 )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或文化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军事现象和历史现象。不言而喻 ,全球化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进程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饶有趣味的是 ,全球化之所以重要 ,还在于它是迄今为止最具争…  相似文献   

20.
理论文摘     
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和 发展中面临的十个课题 1、总的出发点:公平第一,还是效率至上? 这里包含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政治领导人的抉择、改革与发展的目标等等之间相互矛盾的关系。现在人们已习惯于简单地把它称为社会伦理观与经济效率观的对立,或者说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是以社会公平、互帮互爱、道德协调为发展的基本参照系统,还是以强化个人竞争、优化经济效率为改革的主要原则?——这种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条件下尤其显得困难。 2.经济发展:速度第一,还是效益至上? 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同时见到经济发展的比较高的速度和比较好的效益,无疑是十分理想的事情。然而,经验证明,经济增长速度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效率(效益)不仅不能提高,甚至有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